美牛肉禁止進口台灣 免下架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周富美、王平宇、編譯王錦時╱綜合報導〕美國農業部證實境內發現第二起牛隻感染狂牛症病例,台灣才解禁兩個多月,衛生署昨日再次宣佈停止美國牛肉來台,但已上市及載運途中的美國牛肉仍可繼續販售,衛生署也不會要求業者全面下架回收。

重開放兩個月 再度喊卡

台行政院長謝長廷昨天也呼籲民眾不必恐慌,因為美國牛肉進口之前都已經過專業認定,「安全無虞」。未來若再經其他驗證程序呈現不同結果,台灣會經過嚴密專業評估,重新考量重啟開放政策。

台衛生署是在昨天清晨六時接獲美國在台協會農業組告知,美國證實出現第二起狂牛症病例。台行政院長謝長廷即在昨天上午指示,要以台灣民眾的健康安全為最優先考量,即日起暫停進口美國牛肉。

台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長陳陸宏表示,在各出口當地時間的6月25日零時以後才裝船的美國牛肉禁止來台。至於已在運送途中、已上市的美國牛肉,並未在禁止之列,仍然可以繼續販售。

何時解除禁令 仍待觀察

至於何時會考慮重新開放美國牛隻進口?

陳陸宏表示,必須等到美國農業部向我方提出牛隻出生證明、飼料禁令、屠宰標準、狂牛症監測系統等流行病學相關資料之後,台衛生署才會重新考慮是否解除禁令。

美國農業部是在24日宣布,確認先前美國送驗的牛隻感染牛腦海綿狀病變,這是美國一年多來第二起狂牛症病例。

雖然美國政府官員表示,此一新的病例將不會對消費者造成危害,美國牛肉除了被一些國家禁止進口,美國並未禁止其國內牛肉出售及食用,不過美國的消費者團體已群起要求美國政府對牛隻進行範圍更廣的檢驗。台灣的消基會也要求衛生署全面回收市售美國進口牛肉,並建立牛肉「食品履歷」制度。

進口皆為小牛 幾無風險

台衛生署表示,目前台灣進口的牛隻都是三十個月以下的小牛,美國出現狂牛症病例的八歲「老牛」不符合進口牛肉標準,民眾不會吃到這一批問題牛肉,因此民眾食用牛肉幾乎沒有感染狂牛症的風險,衛生署不會要求業者將美國進口牛肉下架回收,也沒有必要在美國牛肉商品上標示食品履歷或相關警語。

台行政院發言人卓榮泰也強調,政府當初開放進口的都是三十個月以下美國幼牛,經專業認定,安全無虞,而且在台灣之前已經有數十國率先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台灣當初並沒有政策搶進的問題。這次是因為美國再度傳出第二起確定病例,因此政府決定採取「較高標準」為美國牛肉把關。

根據美國農業部長喬漢斯在華盛頓召開的記者會中表示,罹病母牛的檢體送至英國威柏里吉的實驗室檢驗,結果呈現狂牛症陽性反應,確認這頭牛感染牛腦海綿狀病變。

喬漢斯強調,病牛的牛肉並未流入肉品市場,也未供其他動物食用。

這頭病牛在2004年11月初次檢驗時,並未確認罹患狂牛症,後來經數次檢驗,也都未能確認有感染的症狀。直到本月農業部將檢體送往英國,採用國際標準的檢驗方式,才確認這頭牛感染了狂牛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狂牛症把關 消基會:日本每頭檢驗 美國抽檢
消基會籲仿日制度:建立食品履歷 防狂牛症
美國農業部証實發現第二起狂牛症病例
人類感染狂牛症潛伏期不詳更增憂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