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杜哈談判 台灣問題浮上檯面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7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十三日專電)二十國集團提出「杜哈回合」農業談判方案,其中將一貫使用的「新加入會員國」更動為「新加入開發中會員國」。這個看似微小的改變,卻使台灣在杜哈談判中的潛在問題浮上檯面,對台灣的談判地位和貿易利益可能會有不利影響。

二十國集團 (G20)昨天在中國大連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 小型部長會議中,針對農業談判的市場進入議題,提出最新的立場,受到與會各國的重視,陷入困境的農業談判似乎出現一線曙光,世貿組織已決定於下周加開談判,預料二十國集團的方案將是談判的基礎。

以巴西、印度和中國為主的二十國集團在提案中指出,「新加入會員國(RECENTLY ACCEDED MEMBER)」的特殊關切應透過特別彈性條款有效處理,對糧食安全、生計安全和農村發展具有迫切的重要性、同時在入會時已有重大承諾的產品應免除進一步關稅減讓和擴大關稅配額。對其它產品,應有較低的關稅減讓,較長的執行期和充分調適期。

這些內容對新加入世貿組織的台灣顯然非常有利,但是二十國集團在提案中將「新加入會員國」,刻意加入「開發中」,顯然有它的目的。一位權威人士不願「對號入座」和評論這是否有「針對性」,但他還是高度關切這個發展。

據了解,台灣在杜哈回合的基本立場之一就是堅持以「開發中國家」的地位談判,以爭取最大的彈性與待遇。但是以台灣的經貿發展程度,和在入會工作報告書中的承諾,部分國家對這些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台灣的談判策略同時強調「新加入會員國」的地位。基本上,幾乎所有世貿組織的「新加入會員國」都是開發中國家,但是二十國集團這次似乎有意在「新加入會員國」中再予以分類,台灣可能首當其衝。

事實上,巴西去年在檢討進口玩具特別防衛措施中,就將台灣排除在開發中國家之外,這也是台灣的開發中國家地位首度遭到挑戰。

除了低度開發國家 (LDC)外,世貿組織沒有任何有關會員國開發程度的分類,完全是由會員國「自我宣示」。但是許多專家早已指出,以新加坡、南韓與台灣等國的經貿實力與發展程度,還要比照一般開發中國的待遇,可能不太合理。

對台灣較為不利的是,入會工作報告書第六條指出,台灣將接受與它經濟發展程度相當的會員國所承擔的義務。台灣並表示,在從中央計畫轉變為市場、自由企業經濟的過程中,台灣將不會要求世貿組織協定中任何給予開發中國家的權利。

雖然入會工作報告書中的文字會有不同的解讀,但是台灣在杜哈回合要求享有開發中國家待遇是個潛在問題,如果再不適用新加入會員國的待遇,台灣將如同已開發國家一般,要承受較高的關稅減讓,對市場開放作更大的承諾。

據指出,在目前的談判階段,沒有會員國願意碰觸會員國定位的敏感問題,以免談判更為困難。但是如果香港部長會議完成杜哈回合的談判模式,明年會員國根據模式提出減讓表時,勢將無法迴避,而二十國集團提案已使這個問題提早曝光,也凸顯了台灣談判的困難度。

在杜哈談判中,「新加入會員國」待遇主要在於農業及非農產品市場進入NAMA議題,由於台灣是工業產品出口大國,在NAMA談判中主張較大幅度的開放市場,但是在農業談判則採取守勢,因此,「新加入會員國」問題對農業貿易的衝擊較大。

相關人士表示,二十國集團提案當然須要高度注意,但是基本上它只是一個集團的立場,整個提案內容都須要經過談判才能確定,台灣會特別關切有關「新加入會員國」條款,不能使二十國集團的建議納入正式文件。

此外,在去年通過的「七月套案」中使用的是「新加入會員國」,任何新的提案無論是內容與文字都不應超過套案的授與權限,因此,未來仍有很大的談判空間。

相關新聞
美國會報告:WTO杜哈回合談判兩年後見成果
敏感時刻台低調推動紡品大幅降稅
台推運動器材自行車零關稅
七十七國集團高峰會在即 將討論經濟議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