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儲備7千億美元 是福是禍?

標籤:

【大紀元7月15日訊】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周四公佈的報告顯示,2005年6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餘額爲71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1.1%。

今年上半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10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多增337億美元。6月份外匯儲備增加20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多增80億美元。

而4月公佈的報告則顯示,中國2005年3月末外匯儲備餘額爲659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9.9%。1-3月份外匯儲備增加49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多增126億美元。

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僅次於日本的8445億居世界第二。同時,臺灣的外匯存底爲2511億,全球第三; 香港的外匯儲備爲1226億,全球第七。據估計,今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可望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一。

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部長趙曉認爲,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漲幅,這個增長速度是歷史上的最高增長紀錄之一。在增加的外匯中,大概有40%是無法解釋的。

趙曉認爲,外匯增長將會加大央行貨幣供應增長的壓力,從而導致通脹壓力;外匯占款增加過多還會加大央行的對衝壓力,壓縮銀行系統的流動性;會使得中國貿易順差巨增。

中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可能有三個原因。

一個增長原因可能與臺灣有關。

臺灣在國際一直被打壓,所以臺灣以宣揚自己是“制鞋大國”、“制傘大國”、“外匯存底世界前茅”等來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於是中國在外匯存底上拼命補足,以此蓋過臺灣。

第二個積極增加外匯儲備的可能原因,是爲以財經手段阻擊美國,金融戰也確實是超限戰略的一部份。

儘管美國政府早已宣稱,對美國金融市場、互聯網路、衛星設施等的攻擊,將視爲對美國本土的攻擊。

還有就是政府在限制汽車、電器、電影等的進口,以國際貿易順差來累積外匯儲備。這是中國711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大部來源。

比如中美貿易之間中國是順差,就是中國賣的衣服、鞋子、電視機多,買的美國大豆、機械、電影少,美元就源源不斷的流向了中國。

2001年以來,中國外匯儲備迅速增加,按照適度儲備的理論,現有外匯儲備量已經遠遠超出標準。中國政協委員郭樹清承認:“中國外匯儲備肯定是超過了合理的水平。”

外匯儲備是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相應的資金存放國外,並末投入國內生産使用。外匯儲備說白了,就是手裏抓了一大把別人的貨幣。

很多經濟專家也對中國將大量的外匯儲備用於購買美國國債的做法表示質疑,認爲中國實際是用自己辛苦掙來的血汗錢去支援美國經濟的發展,這種做法很不明智。

外匯儲備異乎尋常的高速增長,對中國人民來說,不是福音。

兩次增長的高潮都是伴隨著中共統治的危機:一次是90年六四鎮壓後四面楚歌的危機,一次是2001年鎮壓法輪功騎虎難下、開始走下坡路的危機。

在超出外貿正常需要的前提下,如今在美元貶值,在虧本的條件下還拼命增加外匯儲備,那就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中共在爲自己準備一條後路。

人民幣財富、房地産不管聚斂了多少,出了國門就沒有用了,他們需要的,是可以自由兌換的硬通貨 – 美元外匯。

近年來6000多官員外逃,而攜出的款項動輒以上億美元計,而且貪官卷款外逃愈演愈烈。

外匯儲備的增長完全可能直接是中共信心危機、統治危機的産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尚農﹕破解中國外匯儲備之謎
香港外匯儲備跌至1224億美元  全球排行第七
尚農﹕外匯儲備激增的不祥徵兆
香港外匯存底降至1220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