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購物電子發票可創造業者消費者政府三贏

標籤:

【大紀元8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七日電)財政部制訂網路購物可採用電子發票制度,國家資訊基本建設 (NII)產業發展協進會執行長吳國維表示,紙本發票走向電子發票將為業者、消費者、政府創造三贏局面,而且將會促成未來產業型態和消費型態重大變革。

依據NII產業發展協進會統計,僅台灣3家知名電子商務業者去年開立發票數量即高達 632萬張以上,一年發票的寄送及處理成本達新台幣 1億8960萬元以上,預估今年的發票處理成本將超過 3億2800萬元。

吳國維指出,若購買50元的商品,僅發票的寄送與處理成本就高達15到30元,佔商品單價的30%到60%之多;若單價1500元,發票成本也佔1%到2%之間。若能減少發票處理成本,業者的競爭力會更強,甚至可以把生意網絡拓展到國外,吸引更多國外的錢潮。

他認為,電子發票對消費者來說,未來可不必單買一本雜誌,可改成只買一篇文章,網路音樂也可以逐首買。發票成本幾乎降到零,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大大改變,將會改變整個產業的銷售型態。

對政府來說,電子商務交易原本沒有稅收,但經過這項措施,可以獲得額外稅收,有利於開闢政府稅賦來源。

吳國維說,全球新興 B2C電子商務模式發展逐漸走向「低單價、高銷售量」趨勢,包括線上音樂、 Skype、e-Article等。例如iTune網路音樂每首收費99美分,台灣業者因為寄送發票成本高達商品價值的45%到90%,不但無法經營此類創新商品,在無力阻擋國外廠商透過網路行銷給台灣消費者的情況下,不止消費無法納入業者的營收,更造成政府稅收外流。

吳國維指出,消費者在網路購物時,交易與發票遞送的時間差、退貨時須依法收回發票才能退款等作業所造成的糾紛,以及寄回等處理與等待的不便,皆顯示發票電子化遞送的推動對台灣電子商務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相關新聞
風城購物中心成立管委會 化解財務危機
稅稅平安 與您生活息息相關的稅務常識
進軍商業 任職七月就失業 劉嘉玲成“短命”CEO
美多州用「免稅假期」刺激消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