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消費走進“她”時代

影響女性購車的6大因素

王向龍

標籤:

【大紀元8月19日訊】 一直以來,汽車銷售商們都習慣把目光鎖定在男性消費群體上,在宣傳、營銷戰略設計中始終以男性為主。但隨著社會性別角色的變化和消費觀念的改變,汽車已不再是男性的專屬,女性正逐漸成為汽車消費市場上的生力軍。

時下,女性駕車已成為道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的開著漂亮、時尚的雪佛蘭小車,宛若青春美少女;有的駕駛大吉普,顯現出一副巾幗英雄的灑脫氣概;而有的則是選擇了中規中矩但很實用的車型。那麼,影響女性購車的關鍵因素是什麼?本刊通過調查和採訪,發現左右女性購車主要有如下六大因素:

NO.1性價比高低
最具影響力→30~40歲女性

和許多男性一樣,多數女性在決定購車時首先考慮的是車的性價比問題。一項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有車的女性70%是通過自己奮鬥獲得的,因此,“ 物美價廉”是這些女性在購車時的“第一原則”。比如相同配置的捷達和愛麗舍,多數人選擇捷達,因為可以省下一筆不小的費用。在這個群體中,30~40歲年齡段的女性占的比例最大,25~30歲年齡段則居第二位。

NO.2顏色偏好
最具影響力→young girl

調查表明,一些女性購車時非常注重外觀。表面上,顏色雖然不及價格、售後服務、品牌、配置、油耗那麼重要,但也許是最終的決定因素。尤其是對女性而言,選車如同選衣服,色彩的影響力不言而喻。調查顯示,女性購車時對外觀和顏色的重視程度遠高於男性。“外觀顏色”是女性購車潛意識中僅次於“性價比”之後的第二重要位置。從顏色上說,年輕的女孩更喜歡草綠色、淡藍色、杏黃色等這些活躍的色彩,而穩重成熟的女性則多選擇橄欖綠之類更深沉的色彩。

NO.3操作感
最具影響力→office lady

多數女性對機械缺少感覺,動手能力相對較差,因此操作簡單的車型成了她們買車時的另一重要因素。不少駕駛小排量自動擋車的女性表示,她們對車的動力要求不是特別強烈,一般很少時速超過120公里,因此完全沒必要選擇大排量,1.6升以下足夠。另外,因為常在市區內開車上下班,一來自動擋可以免去頻繁換擋的辛苦,二是小排量車比較經濟,在油費及保險費上都可以省下一筆。這個群體中,選擇QQ、SPARK的居多。

NO.4安全性能
最具影響力→全體女性

一般女性相對於男性比較膽小,因此車輛的安全裝置對女性來說顯得更為重要。ABS 、安全氣囊一個也不能少。另外選擇具有中控鎖的車可以隨時關閉後車門,防止不法分子的侵犯;具有中控功能的車輛也可以讓媽媽在接送孩子的途中,自動鎖死後車窗、後車門,防止小孩打開車窗、車門發生不測;內後視鏡可以選擇具有防眩目功能的,這樣即使在夜間行車也不會被後車的燈光晃花眼;如果後視鏡能夠是凸透鏡就更好,凸透鏡的視野更開闊,對車輛後部情況一目了然;其他如倒車雷達、可調節的座椅及方向盤都是這部分女性考慮的重要因素。

同時女性的力量一般較弱,轉向時力量不足的問題顯得更為突出,因此助力轉向性能優良的車輛也是不少女性青睞的物件。

NO.5個性品味
最具影響力→成功女性

在購車時,一些女性比較感性化,選購角度與男性有很大差異。她們是憑著感覺去買車——外形是否華麗美觀、式樣是否具有特色等,常常一個小小的裝飾就能左右她們買車的決定。有一部分女性購車的目的就是張揚個性,喜歡自己的汽車與眾不同,鶴立雞群,開車行駛於路上尋求回頭率帶來的驚豔效果。特別是一些事業有成的女性,具有陽剛味道的賓士、奧迪、寶馬、沃爾沃等高檔車往往是她們青睞的車型。

NO.6實用體驗
最具影響力→家庭主婦

目前在車市裏有不少女性買車時更多地關注車的動力性能、行駛在路上的感覺以及油耗等實際問題,並且經常詢問車的最高時速、油箱容積、發動機的扭矩、馬力以及各種以英文字母簡寫出現的技術名稱等較專業的問題。尤其是挑選新車時,對汽車油漆的光亮度、車前蓋、車門與車體的介面框的間隙是否適宜、有無過大或過小、車門開啟是否靈活等都觀察得比較細緻。另外,對於品牌、售後服務、保養費用等方面也作為購車的重要因素。
不少女性買車除了代步外,往往還賦予了車輛載貨的功能。因此傾向於選擇後備廂容量較大的車輛。這樣外出採購時就不會因為沒有足夠的儲備空間而發愁。另外,對於一些有孩子的女性來說,還要考慮車輛能夠放置嬰兒車之類的用品。

可以說,女性汽車市場需求旺盛,前景看好。面對汽車市場出現的新趨勢,汽車廠商開始調整經營策略,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女性消費者。汽車廠商在以女性為受眾主體的廣播和雜誌上投入的經費大大增加。在美國,汽車生產商每年花費數百萬美元進行專門面對女性消費者的廣告宣傳和營銷活動。

但國內專門為女性設計的車型目前還存在空白,與女性汽車需求日益增長的趨勢很不適宜。據日前進行的一次關於女性用車的調查問卷顯示,女性對於汽車性能的期望值比男性更高。但國內還沒有一款車是專門為女性群體量身訂做的。相信這樣的市場需求不僅會為生產商帶來更多的利潤空間,也將使我們的汽車產業更加色彩斑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小排量汽車」怎能一「限」了之?
中國訂汽車燃油效率標準  禁產耗油車
台印各有產業特色  發展合作商機龐大
日本研製電子皮膚 給機器人帶來觸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