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胡星斗:人民幣與中國經濟社會問題

標籤:

【大紀元8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 就中國經濟及社會問題,大紀元記者辛菲7月29日採訪了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研室主任胡星斗教授。

胡星斗教授身兼北大資源學院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副理事長、副所長,和平大使,從事政府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諸子百家與企業管理的教學與指導研究生工作。近年來提出建立「中國問題學」、「現代中華文明」、「現代農村制度」等一系列新論點,並就廢除勞動教養制度致信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和國務院。他發表的《為甚麼我主張撤銷鄉鎮政府》、《中國農村制度探討》等相關文章曾一度引起很大反響。

記者:胡教授,您好。您對近日人民幣升值如何看呢?

胡星斗教授:人民幣升值是國內貨幣政策發展的必然,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當然也有受到國際壓力的原因。從中國經濟目前發展的狀況來看,確實需要升值。

通過升值,可以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技術的更新換代,可以促進出口產品提高質量,增加進口。中國目前人民幣一直嚴重貶值的做法,固然促進了出口,但是風險是非常大的。

中國的GDP對出口依賴性太大,進出口占GDP的70-80%,世界上沒有其它任何國家像中國這樣如此依重於進出口,這樣大量的進出口實際上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均資源非常貧乏的國家,不是好事,因為出口任何商品都消耗了大量的資源,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中國人只能賺取利潤鏈條上的5%都不到,大量的商品是廉價的商品,中國成為國際分工中末端、底層的勞工形象,主要的錢都被跨國企業、經銷商等賺走了。

廉價貨幣的這樣一種做法,固然能夠促進GDP的快速增長,能夠帶來政績,但實際上是沒有甚麼效益的,也是得不償失的。所以適當的人民幣升值是一個好事。

記者:您認為人民幣升值是否會帶來新的問題呢?現在這個升值幅度合適嗎?

胡星斗教授:我想,從購買力來說,人民幣應該升得更多,當然也不宜一步到位,凡事有一個過程,一下子升得太多,也會引起國內大量的失業、經濟蕭條等問題。

中國現在就是靠著GDP的增長來強撐著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假象,所以不可能大幅度升值。

國內現在的矛盾也的確是縱橫交錯,非常複雜。如果人民幣升值太多,帶來大量人失業,那可能馬上就會引起社會的不穩定。現在很多人把就業放在首位,如果再有更多人下崗,那中國就有可能陷入動亂了。

現在中國的失業率已經很高了。官方公佈的失業率只是城市的登記失業率,還沒算農村大量的民工、遊民,如果包括農村,那失業率就是非常嚴重。而且,登記失業率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份,因為大多數人失業沒有登記,下崗也不算在失業裡面。所以,中國的失業率至少是20%以上,甚至達到30%-40%。中國的失業率高過任何一個西方國家。歐洲的失業率最多的時候也不過10%多一點。

失業率還不是中國的首要問題。中國必須要建設一個健康的社會化發展的環境,建立一個民主法制的制度,建立一個現代文明的制度,建立一個使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這才是保證社會穩定的前提。

記者:您認為人民幣升值是否會造成外商投資減少、出口減少呢?

胡星斗教授:可能會暫時減少一點,但是不會太大。匯率高低、成本高度,這個暫時性的因素可能會影響某些商人的投資,但是從長遠來說,不會減少。因為美元、外幣還是非常值錢,人民幣相對還是很弱勢的。外商投資,匯率還是非常高,而且外商投資主要是看投資環境、法制環境如何能夠保障其利益。中國應該在法治環境、制度保障等方面做得更好,這才是一個根本之策。

現在商品價格如此之低,是國際同類產品價格的1/5,甚至1/10,低得太離譜了。人民幣不斷升值,成本就要加大,通過人民幣匯率的提升能夠促使一些企業家加大科技含量和產品的附加值,為了不丟掉國際市場,促使產品質量必須提高,而提高的結果就是價格升高。

記者:您剛才提到: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是一個假象。

胡星斗教授:這個事情要從不同的方面來判斷,如果單從進出口或者GDP來判斷,或者從用電量來判斷,那可能是高速增長。但是,也有很多人持懷疑態度,比如:出口儘管增長很快,但實際上出口有很多是虛報的情況,而且出口的高速增長,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均資源貧乏的國家,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另外,現在的各種統計數字作假現象太嚴重了,所以很多事情是無法令人相信的。

當然,可以通過用電量、能源的消耗等來衡量經濟增長,但實際上中國的能源消耗與國際水平相差太大,每一美元的產值,中國要消耗別的國家能源的5倍以上,甚至更高。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用電、鋼鐵等資源的高速增長,並不能表明經濟也在快速增長,特別是中國經濟發展得極其不平衡,東部與西部,城市與農村,差距太大了。城市可能經濟在高速增長,但廣大農村,實際上很大一部份都是徘徊不前,甚至還在惡化。

另外,中國的現行制度必然造成:虛報浮誇、造假數字,數字出官、官出數字這樣一種狀況。據很多人向我反應,他們那兒的數字是怎麼出來的,都是假的。甚麼產值、計劃生育的狀況、小學的入學率、農民的負擔、農民的收入、招商引資,等等數字,全都是假的,一些朋友或者當地的一些官員,都說:這是假的,都是編造出來的。

當然,在國家統計局裡,也不會只是根據下面報上來的數字簡單的加減乘除,如果那樣的話,那中國的經濟每年都是翻番的發展了。

所以,對於經濟是否在高速增長,我是持懷疑態度的。或者說,它即使在高速增長,也可能只是房地產或者某些方面在高速增長,但是在另外一些方面卻更加蕭條。這個問題很複雜,很難準確地判斷出中國經濟發展的狀況。

可能某些產品產值比較高,但是存貨量相當的大,中國的庫存是世界第一,庫存率達到60-70%,相當嚴重。銀行的敗壞帳也是相當嚴重,股市也在不斷地萎縮。這些可能都反應中國經濟發展的問題。

當然,中國經濟發展從大城市來看,從表面上來看發展得相當快。但是中小城市、小縣城,特別是中西部的縣城,這10-20年沒有多少變化。我回老家,發現老家的縣城跟20-30年前的情況差不多。

記者:您認為這種懸殊的貧富差距會激化社會矛盾嗎?

胡星斗教授:中國存在的問題錯綜複雜,小規模的社會動亂,或者叫做群體性事件,可能會不斷爆發,各種社會矛盾會凸顯出來。但是大的方面,可能在有限的未來不會失控。因為大多數人還是希望儘快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衣食住行,至於其它的方面,都沒有考慮到,老百姓也意識不到:不良的制度實際上妨礙了他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發展。普通老百姓沒有那麼高的覺悟。

記者:作為中國問題專家,您認為中國社會最嚴重的社會問題是甚麼呢?

胡星斗教授:中國社會問題很多,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精神文明方面差得太遠。北京街頭賣假證件的,刻假公章的,基本上都是明目張膽,到處都是小廣告。路上到處是人扔紙屑,很多人也不遵守交通規則……

可能是因為中國是迅速發展起來的國家,所以很多方面都跟不上,特別是文明道德素質等各方面不但低下,而且有不斷往下滑、不斷沉淪的趨勢。這一點與其它國家有很大的差別,不可同日而語。

而現有的這種制度根本無法解決精神文明等各方面的問題。許多官員都是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社會也無法建立一個真正道德、法治的社會。

改革開放之後,有一個發展的機會,但是也一直是在腐敗、混亂、無秩序中蹣跚。社會理性的力量和正義文明的聲音,很難左右中國的發展。

記者﹕您認為如何才能解決中國經濟問題﹐促使中國經濟健康良性地發展呢﹖

胡星斗教授:根本上還是一個制度的問題。這也是很多方面的問題,經濟方面具體來說,關鍵是要朝著真正的市場經濟發展,朝著真正的法制社會發展,中國的經濟問題才可能會好轉。

要朝著健康的社會市場經濟發展,而不應該是一個畸形的發展。明晰私人產權,減少政府對經濟的無端的干預,把各種資源的決定權交回給市場,減少管制,廢除經濟利益中的官本位狀況。

現在甚麼都要審判,包括上市指標,一審批,即使是很差的國有企業也可以上市,就造成股市很多的問題。然後,政府為了救市場,救股市,就採取種種辦法,挽救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證券商、國有的證券公司,使他們獲得利益,但廣大股民受損。

銀行也是一樣,官本位的體制,個別人說了算,就導致大量的資金外逃、腐敗,大量的國有資產流失,大量的呆帳壞帳,因為都是個別人說了算,對後果不需負責。

官本位的體制在經濟中的干預必須完全去除掉,這樣中國經濟才能健康發展。

總之,問題是很多,我主張中國社會要平穩地進行逐漸改革,我是希望中國好,所以看到問題直言不諱地指出來。

記者:良藥苦口利於病。我想大家都是一樣的想法,都希望中國好。否則,就不會費心勞神關心時事,憂慮所存在的問題了。

胡星斗教授:是的,都是希望中國好,最好不要陷入動亂。但如何保證中國長治久安,而不是臨時的穩定,這個需要好好的研究。(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應防範經濟失速風險
專家預測:中國經濟將進入通貨緊縮期
尼日饑荒 外援慢吞吞
中石化安順廠污染 中油涉隱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