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光鮮背後苦處 近四成記者疑患憂鬱症

標籤: ,

【大紀元8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三十一日電)記者看似光鮮亮麗,人前風光,但背後苦處誰人知?記者節前夕,一項調查發現,長時間工作、獨家和獨漏的壓力、無法正常擁有家庭生活等因素,造成記者偏高的離婚率,以及近四成記者疑似罹患憂鬱症,有人每天得按時吃抗憂鬱藥物。

1111人力銀行配合9月1日記者節,針對在職記者的工作和生活實況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採網路問卷、立意抽樣方式,調查時間自8月20日至8月30日止,回收有效樣本232份,信心水準95%。

記者每天工作時間有多長?調查結果顯示,記者每日平均工時高達11.13小時,其中工作11到12小時佔39.22%最多,其次為9到10小時佔37.07%,13到14小時佔17.67%,遠高於勞基法規定的8小時。以電子媒體為例,從早上8時30分上班到晚間8時,值夜班要到凌晨1點,工時超長的結果,平均睡眠只有6小時。

哪些事情最困擾記者?新聞專業受干預佔28.45%、沒時間陪伴家人佔24.14%、跑不到獨家新聞佔21.55%。許多記者因沒時間陪伴另一半和小孩,因此婚姻狀況不理想,離婚比例相當高。而交不出獨家新聞更是每週的壓力來源,導致記者腦力耗盡,感覺鬱悶。

在諸多壓力之下,由記者自己為壓力打分數(分數越高、壓力越大),選擇8分佔31.03%、選擇7分佔14.22%、選擇5分佔11.21%,可見記者普遍自覺壓力大,精神壓力難以承受。

在工作壓力大、家庭不和諧的情形下,是否出現睡眠障礙、憂鬱情緒、活動量減少、食慾減退、有自殺念頭、妄想、不明症狀疾病、性慾減退、罪惡感等9大憂鬱症狀中的5項以上?結果顯示出現者佔38.36%、沒有佔61.64%。近4成記者出現疑似憂鬱症狀,甚至有人每天按時吃抗憂鬱藥物,記者的憂鬱問題不容忽視。

此外,記者是否會因工時長,難與異性交往?48.71%表示有影響,51.29%沒影響。若有機會是否重新選擇工作,45.2%會選擇,41.81%表示不一定,只有12.93%不會重新選擇,可見記者工作雖辛苦,但仍有很大吸引力,後悔選擇作記者的人並不多。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吳睿穎表示,儘管記者心酸一籮筐,但仍吸引許多人投入。吳睿穎提醒記者多充實新聞專業及臨場判斷能力,多看書報雜誌及加強英文能力,才能在新聞圈可長可久,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相關新聞
亞桌賽 台灣隊最年輕球員混雙晉八
奧斯卡影后希拉蕊史旺 紐奧良拍片遇颶風
泰勞事件 謝揆:勇於檢討但是非不能混淆
強颱泰利直撲台灣  花蓮上午出現焚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