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中國進入公共事件高危險期

標籤:

【大紀元8月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七日電)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在中國每年因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相當驚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指出,中國目前處在突發公共事件的高發時期,光是二零零四年一年因自然災害、事故性災害和社會安全事件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四千五百五十億元人民幣。

  北京千龍網報導,突發性公共事件造成的間接損失同樣不可忽視,例如群眾心理因事件遭受到巨大的衝擊、家庭破碎失去親人的恐懼是很難抹去的陰影。

另外因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近年也有逐步增加趨勢,報導指出,中國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大城市及工、農業生產值、半數以上的人口都分佈在天然災害最嚴重的沿海及東部地區,每年因這些災害造成的一般性損失超過上千億元人民幣,平均受災人口在兩億左右,佔全國人口總數的七分之一強。

報導表示,中國目前正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矛盾凸顯期。許多地區自然環境被嚴重破壞,潛在的危機隨時可能爆發。過去的基礎設施面臨年代久遠、老化,又缺少及時的維護和更換,安全隱患非常多,變成一顆顆定時炸彈。  

  報導指出,從過去發生一連串非典疫情、百貨商業大樓火災、劣質奶粉事件,都暴露了中國社會對突發公共事件處理捉襟見肘的窘境。

  首先是缺少處理重大突發事件的基本法律、其次是資訊管理系統落後,無法提供正確的消息。許多法律專家認為,中國民眾普遍缺少危機意識,加上缺乏社會和醫療保障體系,在災難發生時,許多受難者無法獲得全面性的醫護照顧,使得情況更為嚴重。

相關新聞
遇襲警員情況穩定
三退聲明精選(2024/06/25)
會美USCC訪團 吳釗燮籲共同譴責中共法律戰
為角色增重15公斤 黃曉明領獎時激動手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