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最愛的補骨食品其實無法治骨鬆

人氣 24
標籤:

【大紀元9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日電)一項調查指出,維骨 力、固樂沙敏、阿鈣、綜合維他命、深海魚油、維他命 E及C、骨頭湯等,是台灣人們最愛的補骨食品,專家卻說, 這些食品不含鈣或含鈣量低,幫助不大,有骨質疏鬆症的人,飲食、藥物雙管齊下,避免摔斷骨頭折了壽命。

根據台灣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春月刊、美商默 沙東藥廠在今年七月間,針對台灣北、中、南三大都會區所 做的「2005年全台骨本IQ大調查」發現,一千零六十七 名四十到六十五歲以上中壯年受訪者中,九成六都聽過骨質疏鬆,但對預防治療卻一知半解。

骨鬆症學會理事長蔡克嵩表示,調查披露民眾最愛 的維骨力和固樂沙敏,主成份為葡萄糖胺,這是一種關節軟骨成份,對於預防治療骨質疏鬆不具任何效果;其次,阿鈣含葡萄糖胺、鯊魚軟骨及鈣,主要是治療關節 炎及補充鈣質;另外,骨頭湯裡所含的鈣量其實很低。

至於維他命C、E、深海魚油和骨鈣代謝及骨質疏鬆 的治療沒有關係;相反地,曬太陽和維他命D可以幫助 鈣質吸收。

蔡克嵩說,民眾會有錯誤的補骨觀念,主要誤把膝關節疼痛當成骨質疏鬆,逾半數的受訪者不知大腿骨( 髖部)的骨折是致死率高的嚴重骨折,造成此部位骨折 的主要原因,就是骨鬆,而要精確測量骨鬆程度,就要上醫院接受精密的雙能量X光吸光儀檢查 (DXA),一般 超音波測腳踝的骨密數據誤差太大。

他說,大腿骨折老年女性的死亡率,約等於乳癌三 、四期死亡率,雖然吃鈣片、大豆能補充造骨的材料, 但並不是唯一的治療骨鬆的方法,超過五十歲的民眾, 就應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測,有骨鬆就要治療。

相關新聞
夏日保健 (一)飲食篇(下)營養食品
坐月子 藥膳取代米酒
燉出好喝的湯 科學破解美味料理密技
洗米、泡米 掌握米水比例 煮出香Q白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