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骨幹人員集體下崗

標籤:

【大紀元1月11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聞劍採訪報導)《新京報》的問題餘波未了,新聞骨幹人員紛紛調離。

《新京報》的新聞骨幹人員昔日是新聞的紀錄者和發現者,今天他們卻成了新聞的製造者,他們的離職去向成了新聞。

海外《觀察》網站日前報導,遭到中國政府整肅的《新京報》新聞骨幹人員分別去了中國幾個著名的網站。例如,要聞部主任陳峰和評論部主任孟波去了《搜狐網》,記者部主任陳志華和編輯部主任李列去了《新浪網》,副總編李多鈺前往《騰訊網》。《觀察網》主編陳奎德對記者表示,他們都是自謀出路,不是官方的安排。

陳奎德:「所有的這些公開的,尤其是紙媒的媒體,現在很多人被排擠下崗以後,現在轉到網站,這恐怕也是一個趨勢,我想將來恐怕這類事情還會繼續發生。」

《觀察網》的報導將網站比作是中國被排擠的媒體精英的避難所。陳奎德表示,《新京報》這些新聞骨幹人員履行新聞從業人員的使命,發現問題,記錄新聞,但發現了太多的社會問題,結果自己本身成了中國當局的問題,遭到整肅。

陳奎德:「因為現在中國新聞界的人員,雖然它都是中國共產黨的喉舌,但是既然從事新聞業了,大家知道新聞業有它固有的一些規範、固有的傳統、固有的一些它要擴張自己的信息,傳播空間的這樣一種能量。因此,新聞界的人入了這一行,他就不可避免的要和中國共產黨基本的新聞方針,就是箝制新聞來源、封鎖消息來源的新聞方針產生衝突。

《新京報》現在成了新聞的對象了,本身就是個新聞了,這表明中國的新聞業遭到當局非常嚴重的打壓,以及打壓之下所產生的轉型時期的現象,這是中國新聞界受到中共不合理的控制的反應。」

北京資深傳媒人高渝女士表示,《新京報》遭整肅說明中國目前的新聞自由空間還不如毛澤東時代。

高渝:「《新京報》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就是和中共嚴格的干涉新聞自由有關,這說明這幾年中國的新聞處境是解放以後最壞的時候。」

雖然中國像《新京報》這樣敢於揭露社會黑暗面的媒體遭到整肅,但陳奎德認爲,中國政府全面控制輿論的時代已經過去。

陳奎德:「北京當局要想整肅,要想讓新聞界完全沒有聲音,這是不可能的。它整肅新聞界這個事件也成了新聞,也成了一個聲音,也成了一個暴露它這個體制不諱的一個重要窗口。我個人的看法是不可能完全封閉中國的,尤其是當前世界和中國互動的格局下。」

中國新聞工作者章敬平去年十一月初第六屆中國記者節時撰文表示,記者的天職是採掘新聞,傳播新聞,讓平民百姓像國王一樣「享受知道的權利」。《新京報》的新聞骨幹人員爲此卻付出了以上的代價。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熱點互動】新年伊始看新京報事件
新京報負責人被撤 不當馴服工具的下場?
新京報罷工記者復工  遭到嚴密監視
新京報事件兩副總編復職  總編撤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