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界討論中印誰更具有發展潛力

標籤:

【大紀元1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寧馨2006年1月30日華盛頓報導)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星期天結束。在這次會議上,中國和印度經濟的迅速發展成為熱門的話題。不過,在中印兩國誰更有長遠的發展潛力方面,分析人士各有說法。

前世界銀行總裁沃爾夫森在為本屆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作總結時表示,全球經濟中心轉向中國和印度是“極其重大的事件”。他表示,由於中國和印度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未來50年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將增長7到8倍,而發達國家則只增長2倍半。

不久前,中國重新調整GDO增長率。中國超過英法兩國,成為全球第4大經濟實體。另外,印度也派出龐大代表團介紹印度的迅速發展,以吸引外資。很多分析人士認為,印度將很快達到兩位數字的增長。

*兩國間存在不少矛盾*

中國和印度這兩個鄰國一直由於邊界爭端和爭奪能源資源等問題存在矛盾。中國長期以來向印度的對手巴基斯坦提供武器援助更是雙方關係中的一個焦點。不過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兩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對市場的需求會使兩國關係拉近。

中國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本次論壇上就中印關係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希望發展和印度的夥伴關係。印度財政部長奇丹巴拉姆表示,中國和印度各有優勢,在全球經濟中雙方都會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

*誰更具發展潛力經濟界意見不一*

儘管中印雙方都表示良好意願,經濟分析人士仍在爭論中印兩國誰的經濟發展更有潛力的問題。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迅速發展的基礎設施,源源不絕的廉價勞動力和政府調動資源的能力都使印度相形見絀。

不過也有相當多的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長遠經濟發展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因此潛力不如印度。他們認為,印度的經濟體制具有西方的特點,這就是擁有大批創造就業機會並具有創新精神的公司,擁有真正的股票市場、資本市場,以及不受壞賬拖累的銀行體系。

他們還認為,印度的民主政治使印度擁有政治穩定、新聞自由和政府透明度 ,這都是經濟長遠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這些分析人士認為,相比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來自外國投資和政府投入。由於缺乏知識產權保護,中國的公司企業缺乏創新精神和全球競爭力。

另外,很多人擔心中國過去幾年來的高速發展將導致生產能力過剩,從而帶來物價下跌,經濟下滑和房地產泡沫破滅等後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融家索羅斯預測○六年金融市場危機四伏
世界經濟論壇頒獎給前世界拳王阿里
經部去年延攬海外科技人才3成投入半導體業
達沃斯世經論壇 與會部長推自由貿易談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