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就有桃花源(5)工作有其必要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即使錢有一大堆意義,但至少真該有點錢,可以用來花用買一些生活必需品,看來工作還是有其必要,但必須想想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想法:「只要有一天,得到一件合理的事情並且用心去做,從此你的工作與生活,便會添加奇異的色彩。」

所謂合理的事情,我把它解釋成有興趣的工作,世上沒有一項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是經由勞動得來的,工作是一門天經地義的工程,沒有它不成,但有了它而失去快樂也不行。
一生只有短短的八、九十年,我們花了二、三十年求學,如果再加上二、三十年工作,便用盡人生的三分之二,何樂之有呢?

從小就喜歡數學,練過心算,習過珠算,愛上微積分,終於可以派上用場,好好紙筆並用,算一算一輩子的代價了。

工作為了錢,本質上無誤,但到底一生該花多少錢,就很多人用心理解了;高估是現代人的毛病,誤信自己的能力,以為賺錢簡單如探囊取物,事實上真的不是如此;領公家薪俸,電子新貴,媒體寵兒,大約都是燒過好香,祖先有保庇的了;先前我提過,一些人,或者很多人,根本沒有這種福利,甚至在某些非洲國度,貧窮的東南亞國家,連掙得糊口的一頓飯都有困難,必須靠人替他們飢餓三十,捐出一日所得才得以度日,我們浪費的一千元,可能是這些貧困地區一個月的花用,甚或更久。

即使月入八萬〈注:台幣〉,有年終獎金,一年大約也只有百萬之譜,以工作廿年計,大約只有二千萬元的收入,事實上這個字已高過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的台灣人,在世界人口中可以位居前百分之五的富有者,顯見我們賺得夠多,卻還嫌少。

二千萬當非淨收入,扣除日常消費、貸款、兒女的學費……,就所剩無幾了,這才是學問,有人賺多花多等於零,有人賺少花少有餘裕;工作有了錢之後,學問才大哩,怎麼花?花在何處?全在智慧二字。

錢必須用在消費上,賺得多不如用得巧,於是我把它取了一個新名詞,叫做「美好生活金」,讓它換得等值,或者加值,甚至物超所值的美好。

勞心勞力的人,誰想過除了賺得錢之外,又賺著了多少美好 ?

心理學家黑澤爾.安德森的觀察令人費解:「在我看來,人們只賺到了壓力與疲倦,人人都出現這類的心身症反應,包括血壓增高,新陳代謝加速,呼吸急促等等,很想逃離或者準備戰鬥………這是一種病態的經濟系統所造成的。」

很可惜的是,我們早已掉入這個系統裡,匆匆忙忙,走入人生終站,才發覺不值得,這當不是我們要的啊?但如果工作的代價不思慮清楚,難保不會重蹈覆轍,不是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誰還記得工作最原始的目的是為了求得好生活,我們廢寢忘食戮力工作的同時,卻迷失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 工作這麼多年,賺到了什麼?

    我得到最多的答案是忙碌、煩亂、疲憊與焦慮難安等等,難道這就是工作的目的,當然不是,但又不得不工作,該如何是好?這些年來,我確立了一項標準,把工作當成享受生活的介質。

  • 工作的傷害不止一樁,研究得出,一般人對工作大約都有著負面的評價,比方說:
  •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吟誦了1600多年,桃花源也成了人間世外桃源的代名詞。桃花源背後是巍巍群峰,面臨滾滾沅江,這裡遍佈古樹修竹,芳草野花,其間山泉溪水流淌,石頭小徑曲曲折折,極富山水田園之美。中華古村落
  • 工作很苦,為何不索幸不工作?
    這種想法與晉惠帝一樣蠢,只會問食粥的人為何不食肉糜?
    如果可以選擇,多數人會選擇不工作但有錢領的活兒。
  • 錢的價值長久以來都被過度上綱,以為它很萬能,缺它不成的,只是有了錢之後就真的代表進駐安全島了嗎?
  • 或許,生生世世見識過了太多富貴榮華,也見識過了天才們星光熠熠,橫空一世。財富與天賦是上天賜給,或有或無,對妳來說如同虛空。最值得慶賀的,卻是人一生都能保有一顆善良純真的心。妳真正的天賦使命是返回本性家園。而妳全身心等待著的,可以用來實踐的方式——修煉法輪大法,很快即將出現在妳面前。
  • 這種和相機捉迷藏的遊戲一直像個謎一樣好玩極了。真不知道我怎麼想出來的。但是那時候,我確信我有那個超能力:讓我的手指睡覺或唱歌。而且除了我,誰也休想知道。
  • 小嬰兒感受到神的慈愛,以及來自神的鼓勵,他知道自己馬上就要離開了。就在他飛進那道光,衝向人間的最後一刻,小嬰兒忽然回首看向神,急促地問了最後一個問題:「神啊,請您告訴我,我的天使叫什麼?」
  • 她頓了一下又說:而且我是一朵芍藥呵。妳看到,我是一朵漂亮的芍藥。看得出她害羞又驕傲:我要報答妳的恩。我可以實現妳一個願望,妳有什麼想實現的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