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經緯 第45集-橫河:清洗上海幫–中共權力鬥爭的歷史再現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10日訊】 汪洋: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收聽今天的時事經緯節目,我是汪洋。前幾天,上海政壇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雙規。主要的原因是涉及上海社保基金巨額挪用案,以及利用職務之便,為不法的企業主、親屬等謀取不正當的利益,最後被免去職務,目前正在接受審查。

  陳良宇是胡錦濤2003年出任國家主席以來,被撤換的最高層的官員。而上海是前中共主席江澤民的發跡地,陳良宇和江澤民的淵源又很深,這項對上海幫的查締動作,可能將掀起胡錦濤和江澤民之間的權力鬥爭。

  在此之前的八月二十四號,陳良宇的秘書,原上海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剛剛擔任上海寶山區區長一個月的秦裕,因涉及上海社保案的問題被解除職務、接受調查,隨後他的舊下屬吳明烈也被雙規,最近上海首富周正毅也再次被收押。有人說,這表明胡溫終於正式對上海幫下手了。今天我們在節目當中就請橫河先生為我們分析一下,陳良宇被雙規到底意味著甚麼?

連接收聽

  橫河:汪洋你好,大家好。中國政壇有個特點,當一個人下台以後另一個人上台,它必然要經過一場政壇上的地震,也就是說,把前朝那個人的人馬進行整肅、收編、重組,有這麼一個過程。

  我們上次談到這個問題,現在你看,說來就來了。我們回頭再看一下的話,陳良宇被雙規,和當年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被整肅,情況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這兩個人,陳希同和陳良宇都是前朝的戰將。陳希同是鄧小平手下,李鵬系統的比較重要人物,要不然不會當北京市委書記。陳良宇是第二代上海幫最重量級的人物。

  兩人都是不買新朝的帳。陳希同當時不買江澤民的帳。江澤民當時剛剛從上海調來,而且是孤身一人進京,只帶了曾慶紅一個,他當然不買他的帳。現在陳良宇也不買胡、溫的帳。前不久,宏觀經濟調控還公然和溫家寶頂撞,都不買帳,都是新政權貫徹自己那一套的障礙。

  你可以比較,這兩個一個是北京一個是上海,都是最大最重要的直轄市,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嚴格的說,中共奪取政權以來,一直是經濟中心。即使到後來廣東開放那麼久了,上海仍然是一個經濟中心。

  都是最大的、最重要的直轄市的市委書記,這兩個人都一樣,都對當朝的新貴不服氣,都要自己想搞一套,而且都是被下屬牽連。其實你仔細分析,這兩個人,他們所犯的所謂的經濟罪行,在同級的同一時期的官員中都不是很嚴重的,包括陳希同當年找了半天,最後找到甚麼呢?別人送的一點禮都折價折成金錢加到他身上去。

  今天陳良宇社保基金案,甚麼袒護下屬,都是被牽連的事情。到現在為止,你還沒發現是直接的,這樣子看來的話都很相像,那麼是真正的經濟案,還是一場政治鬥爭?

  汪洋:那麼為甚麼胡、溫選擇現在這個時候對陳良宇動手呢?

  橫河:我想這有幾個原因,第一個當江澤民下臺以後,他的勢力範圍逐漸逐漸的被取代了,所以團派花了很多時間在各個省份,接連的替換他們自己的人馬。逐漸的,就把原來上海幫安置的這些人馬,慢慢的代替掉了。

  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前比較效忠於江澤民的這些高層官員也轉開始而效忠胡、溫。最典型的就曾慶紅。曾慶紅實際上很久以前已經開始逐漸的和上海幫離開一定距離,來表達對新政權的效忠。前一段時間,又高調的出版了江澤民的兩套東西,一個是文選。這樣通過一個共產黨的造神運動,把他放到一個新的神壇上,儘管這個神壇比不上以前毛澤東鄧小平的高。把他架起來,然後就開始動手。實際上是胡、溫已經覺得他們完全有力量來掃除上海幫,而現在,作為宏觀經濟調控,上海幫公然的向胡、溫的新政策挑釁,這個是不能容忍的。

  因為他要貫徹的不僅僅是他的宏觀調控的經濟政策,他要貫徹一系列東西,所以你只要在一個重大問題上挑戰的話,必須把你打下去。再說,十七大新政權,就是胡、溫政權要重新擺佈人馬,上海幫他不是完全沒有實力,因為江澤民在自己下臺的時候,在政治局裡安插了一部份他的人馬。包括黃菊、曾慶紅也在裡面,黃菊、吳邦國也是上海去的,再加上有一些雖然不是上海的,但是嚴格的說,仍然是屬於江澤民系統的這些人,比如說賈慶林這些,所以他有一定的勢力範圍。

  那麼到十七大有些人要退休了,有些人要下去了,那麼誰進去,這就牽涉到一個利益集團的問題,就是所謂上海幫代表了江澤民時期的一個利益集團的問題。所以在這裡重新進行人員安置的話,很重要的一個就是給個下馬威,把你的主要力量打掉。再進行安排的時候,就來安插我的力量,所以幾個因素合在一起的話呢,現在動手其實不奇怪,這個早晚要動手。

  汪洋:其實在中共內部的這種派系之間的鬥爭,以前是所謂的路線鬥爭,現在又是反腐,以這個為名義來進行鬥爭,其實還是內部派繫在爭鬥。

  橫河:中共它是一黨專政,它有一個叫「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所以理論上說它沒有派系的。但實際上派系一直存在著。文革時期不是說軍人極左集團嗎?那是以林彪原來第四野戰軍為主的。

  那文人極左集團,就是當時的四人幫,如果說五人幫也可以。那麼實際上四人幫嚴格的說就是上海幫,張春橋是上海的、姚文元是上海的、王洪文是上海的,還有一個江青,早年在上海,所以她也是上海幫。

  鄧小平上台以後,他就重用過當時他的二野的人馬。到鄧小平的後期,三野的人馬就佔了主導的地位,比如說張愛萍這些都是原來三野的。後來為甚麼能夠江澤民從上海調過去,因為上海是三野的勢力範圍,江討好了一批上海的老幹部,就和後來那些人推薦他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它歷代都是有派系的。三野的勢力後來擴大以後,為江澤民的進京實際上是打下了基礎。

  團派它是一個很鬆散的概念,團派就是說曾經在共青團工作過的。同一個系統工作起來比較方便。實際上它是個比較鬆散的概念,因為它並沒有一個很嚴格的地方色彩,胡耀邦以前就是屬於團派的,曾經是團中央書記嘛,胡錦濤也當過團中央書記,就是說這個系統它有個特徵,就是它的地方色彩不濃。

  因為中共它有兩條系統,一個叫「條」,一個較「塊」,所謂條就是從中央下來,按系統分的,那麼這種系統的地方色彩比較淡一些,所以團派的地方派系色彩相對的來說,比其他任何地方派系都要少的多。

  另外一個就是地方勢力,以前在中共統治下,比較有影響的就是北京幫和上海幫,那麼現在廣東幫因為經濟地位的關係,開始有所抬頭。上海在中共歷史上是很突出的地方,中國共產黨就是在上海成立的,當然後來就搬到嘉興去開完了會,但實際上是在上海成立的。

  中共中央很長一段時間是設在上海,到後來,城市暴動這個方針策略失敗以後,擠的沒地方待了,沒辦法了跑到根據地去,才移到江西去了。所以很長時間中共中央就在那裏。中共統治時期出現過兩個上海幫,第一個就是所謂的四人幫,文革時候的極左集團,和後來江澤民上台以後的新上海幫。

  為甚麼上海幫在中國政壇上這麼有意思?就是因為它曾經是一個最西化的城市,也就是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城市,那麼相對來說的話,因為共產黨是無產階級革命,工人階級在上海也是最發達的,它和資本主義發展一定是成一對的。

  有人說,工人階級不代表先進生產力,因為它和資產階級所代表的生產力是一模一樣的,它是一對的。如果資產階級不代表先進生產力,無產階級也就不能代表先進生產力,是一個道理。

  上海曾經是最工業化的城市,也是最革命的城市,因為工人階級最革命的。新上海幫在江澤民穩固政權以後就雞犬昇天,上海幹部就紛紛跑到中央去了。朱鎔基嚴格的說,不能算上海幫,他是從中央派到上海去的,算半個吧。曾慶紅是屬於太子黨,然後和江澤民的上海幫結盟的,江澤民當時要為了鞏固政權,實際上出了很多主意的是曾慶紅,曾慶紅利用的是他太子黨的那些人。

  黃菊是典型的上海幫。另外還有一些,就是所謂上海幫的,並不一定要是上海的幹部,而是跟上海這幫人關係非常密切的,包括賈慶林,就是被江澤民保下來的,那麼他是福建的。李長春,一直搞宣傳的。那麼這些嚴格的說,也應該是劃到上海幫的範疇裡邊去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很特殊的地方,就出了這麼個很特殊的派系。現在要清洗的話,要清洗的不只是一個人、兩個人,到十七大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了。它的鬥爭不僅僅是在胡和江之間,因為江已經下去了,所以清洗上海幫是為了清洗它的殘餘勢力。

  汪洋:橫河先生您剛才跟我們介紹了團派以及上海幫。在陳良宇落馬之後,據香港青島網的報導,上海區、局級以上官員護照、港澳通行證,現在已經統一的上交保管,也就是不允許他們近期出國,可能是為了防止官員出逃,上海的機場、碼頭已經有特警來守衛了。

  橫河︰這一次處理上海幫的手法跟當年處理四人幫的手法都很接近;因為當時四人幫手裡有武裝–上海民兵,所以當時為了防止上海民兵異動,調了南京軍區部隊,其實已經把上海作為一個包圍的態勢,然後跟上海警備區司令都談過話,就是準備控制上海民兵的。開始的時候,上海幫想動用民兵來武裝保衛一下,最後發現大勢已去,就沒辦法了。

  這次其實也有這個動作,據說他們把這整個次行動總部設在南京軍區空軍司令部,把上海市公安局局長,傳說是江澤民老婆的外甥吳志明控製了。他是上海市委常委,又是上海市公安局局長,其實是上海市委政法委書記。而武警的設置是這樣的,武警是公安局局長兼任同一級別的武警第一政委,所以他是上海武警的第一政委。

  這件事情從一開始,大家就發現吳志明不見了,不知道到哪兒去了。所以他們第一件事情調用其他地方的特警,把機場、碼頭給看起來。當然他倒不是怕上海幫反抗,因為現在跟當年不一樣。當年武裝民兵還是有點厲害,現在大概軍事反抗的可能性幾乎是沒的,但是他仍然把吳志明調走。為甚麼呢?畢竟他是公安局長,又是武警的第一政委,還是要怕他有甚麼異動,傳說是把他調走了。

  我相信一開始在傳達動陳良宇之前,已經把他先給看起來了,或者是把他送到外地去,防止在上海本地盤根錯節的受影響,所以和當年清除四人幫的時候有點相似。

  這兩種方法,其實在一個法治社會、在一個正常國家,特別在西方民主已經很完善、法治已經很完善的國家是不可能出現的。到今天,胡、溫上台已經三年多了,還要用這種法治之外的方式。如果你說這是一個反貪的問題的話,還要用一個類似於政變的方式,實際上就可以說明中共這種統治,實在是已經到了絕境了,沒有辦法再走回…當然不可能再走回法治的這條路了,不可能了。對於中共來說是個很糟糕的事情,要用這種非常的手法來處理一個普通的經濟腐敗案子。

  當年四人幫在上海,其實他也沒有政變的力量,他只是說可能會對上海的經濟造成一定損失;因為他不在北京,只有在北京才有可能政變,你想看看,怎麼可能在地方上拉起一個武裝來,那是不可能的。那種情況只要圍起來、大喇叭叫一下,他就散掉了。

  就怕會造成一定的障礙,所以要用這種方式來把他分別的調走,然後在市、區各級再傳達,一級一級傳達,然後大家表態。所以現在上海的幹部這都是老一套了,上海的市、區、縣的幹部現在都在學習、表態,堅決支持中央的行動,然後搞好上海的生產,必定是這樣。

  汪洋︰那麼您認為這次陳良宇的落馬,是不是表明了胡、溫他們反腐敗的決心呢?還是說僅僅是一場中共內部的權力鬥爭呢?

  橫河︰我認為這僅僅是一場權力鬥爭,跟反腐沒有任何關係。因為中共的腐敗他是一個制度性的問題,特別是江澤民統治期間,他採取的措施就是「放手腐敗、選擇性的反腐敗」,來打擊政敵。

  所以他反腐敗是作為一個工具來用的。你用產生這個腐敗的制度怎麼可能反腐敗?真正要反腐敗的話,實際上就把中共目前整個幹部隊伍全部打掉,實際上就是把中共整個統治基礎摧毀掉了,所以不可能的。

  舉個例子來說吧,就從揭出來的案情看,陳良宇的情況,在大陸省部級官員裡面揭出來的這麼多的案子,包括福建現在的案子、包括安徽省那麼窮的一個省的案子,涉及到的金額都要比他大得多,所以他在省部級官員裡面都排不上號。腐敗是很黑暗的,但是,他利用反腐來消滅對手這種做法,其實也不是一個穩定的政權應該採取的方法。

  你有法律,你根本用不著這種處理的方法,甚麼雙規,這種就是無法無天的。雙規這種做法本身也是不對,也是在法律制度之外。當然說很多人會很高興,上海老百姓會很高興。但是高興之餘,我們可別忘記當年粉碎四人幫的時候,全國人民歡欣鼓舞,可比今天高興哪。你不從制度上解決問題,你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話,你這高興一陣子,回頭你一看,新上來的還不如他。

  所以為甚麼很多地方打腐敗官員的時候,老百姓要保他。說他已經撈夠了,再撈都有限了,你再新上來一個人,撈起來我們還受不了。現在不是有人已經提了嗎?韓正的腐敗情況比陳良宇還厲害,現在已經有人把這個翻出來了,你現在又把韓正扶正,實際上就是一個策略;就是你不要讓上海有太大的動盪,把韓正扶為上海書記,穩住上海幹部的人心,這實際上都是一種手腕。真正要從制度上來說,至少目前在中共內部沒有任何辦法來對付腐敗,這個是肯定的,反腐敗絕對只是一個幌子而已。

  汪洋︰那麼橫河先生,您認為腐敗是一個制度性的問題,所以,目前對陳良宇的雙規,也僅僅是一場權力鬥爭而已,與真正的要從根本上反腐沒有任何關係。那麼橫河先生您認為用反腐這種方式來打擊自己的政敵,是不是也是中共內部一貫的做法?

  橫河︰那倒不是,反腐打擊政敵,用中共的話來說,是一種新生事務。毛澤東時代他是絕對權威,他用不著用反腐來打擊政敵,他就發動群眾,要打誰就打誰,要整誰就整誰。

  打到後來為甚麼毛澤東覺得很孤獨了呢?沒對手了,就是「與人鬥,其樂無窮」,這是世界上罕見的,所以他根本就用不著用甚麼反腐。鄧小平也是打江山的那一代,他也不需要,他有足夠的權威,說打就打,所以他也不需要用反腐。

  這一套實際上是江澤民最先使用,他放手腐敗的。人人都腐敗以後,人人都得靠著他;如果你路線不正確的話,他就用反腐敗來把你打下去。這實際上是中共統治權威一代不如一代,這實際上是用無賴的方式來統治,給你們大家都有好處,然後誰不聽我的,我就把這個好處給拿掉,而且把這個好處來作為你的罪狀。

  但是他沒有想到他設計的這一套東西,你能用、別人也能用,這個是沒想到的。所以現在的政權照樣可以用,而且就用在你身上,就用在上海幫的身上,而且你看早晚得用在江綿恆身上、用到你家族身上,都跑不了。

  這種事情有一利必有一弊,當時你要用這種方法來整別人的話,一定會落到你身上去,因為這不是一個正常的方式,不是一個法治國家應該做的事情,不是一個執政黨應該做的事情。

  這種就是屬於下三濫的手法,這種手法你能用、別人也能用,因為現在是無官不貪,開玩笑說的是,挨個槍斃、一定有冤枉的,隔一個槍斃的話,一定有漏網的。到了這種程度,就是無官不貪了,想整誰都能找到理由,所以要整你的人也能找到理由,這就是以前中國人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最後就落到你身上。

  汪洋︰那麼在網上有人寫文章說,胡、溫這次整肅上海幫,希望他們能夠超越權力鬥爭的格局,而真正能起到反腐的效果。您對這個是怎麼看的呢?

  橫河︰超越權力鬥爭的格局很困難,一般不會。這跟胡溫個人的意願是沒有甚麼關係的,因為這是中共官場上的規則,這不是哪一個個人能夠改變的,不是你想改變就能改變的。因為這個權力鬥爭,你不鬥,人家要跟你鬥,已經形成一套方法、一套制度、一種格式了。你要想超越它的話,那你得有相當的能力和新的做法。

  但是因為中共的格局、中共的統治方式,它一代傳一代的指定傳的方法,導致後麵人非常難超越前面的人,非常難突破這個體制的規定,所以我說在這個系統內部,要想出現奇蹟是不可能的。

  歷史其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粉碎四人幫的時候,大家都歡欣鼓舞,這麼多人歡欣鼓舞,對未來寄託這麼大的希望,結果呢?失望了。所以中國人只是一次一次的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我覺得作為普通老百姓,對這種官場上的權力鬥爭不要抱甚麼太大的期望,只要在根本上不作改變的話,是不可能會有任何改變的。

  但是一到要到在根本上作改變的話,要動中國共產黨的根本,這個事情他是不會做的。所以共產黨現在的領導人,你寄希望最大的也只是說補漏,就是哪裏有不行的地方,它就補一補,拆東牆補西牆,因為整個攤子就是爛的。

  你不可能去全部動它,要動大手術的話,對共產黨本身就傷筋動骨了。所以我認為這次鬥爭不可能超越出權力鬥爭的格局。

  汪洋︰好的,聽眾朋友,今天我們討論的是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落馬」的事件。今天〈時事經緯〉節目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聽,我是汪洋,謝謝大家。

  橫河︰謝謝汪洋,謝謝大家。 (據希望之聲廣播《時事經緯》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時事經緯 第30集 橫河:中國人的生存權危機
時事經緯第31集 章天亮:中共貪官外逃成風
時事經緯 第32集 美國華人過美國國慶
時事經緯第33集《突發事件應對法》出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