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立法管制流動人口

【大紀元10月13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報導)北京市將修訂外來人員戶籍管理規定,對暫住登記和暫住制度進行改革,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

北京市政府目前正在進行暫住登記和暫住證問題的調查,希望在明年全面修訂管理外來流動人口的《北京市外來人員戶籍管理規定》。

中國媒體報導說,北京市的官員在最近市人大會議上表示,流動人口的急劇增長,爲北京帶來了很多難題,爲教育、就業、環境和社會治安等造成很大壓力。

有消息透露,在這次全面加強對流動人口管理的法規修訂中,作爲重點之一的《北京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已經完成了法律草案的起草工作,並將在年底前通過實施。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認爲,雖然中國必須全面改革現存的戶籍制度,但北京市政府可能採取更嚴厲的方式管理流動人口—-

胡星斗:「北京作為首都,而且是所謂的首善之區。要把它變成「首善」,無論是治安還是社會文明等各種程度,應該做到是全國最好的,但是要做到的話肯定是有相當的困難。

其中的一個作法,可能地方政府就想更加嚴厲的控制人口的流動,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有的部門可能就有限制農民工到北京來的想法,或即使到北京來,在暫住證上面,可能有更嚴格的要求。這對它本身的治安來說,可能也是必要的。」

北京市將對房屋租賃實行更爲嚴格的管理,以阻止流動人口進入北京。根據北京市政府的資料,北京市目前戶籍人口一千一百八十萬,流動人口約爲三百五十七萬,這個比例比中國其他大城市小得多。資料顯示,廣州市戶籍人口五百萬,流動人口三百五十萬;而深圳戶籍人口只有一百三十二萬,暫住人口卻超過了五百萬。

胡星斗教授認爲,目前中國城鄉分隔的戶籍制度,是中國社會不公平的來源,也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障礙之一,如何平衡管理和公平的關係,關係到中國未來的發展—-

胡星斗:「中國的現代化可以說是在孤島中進行的,在城市這個孤島中進行的,而戶籍制度可以說是罪魁禍首。如果在戶籍上改革,可以說在政治上是有利的,它能突顯平等權利。

在整個中國來說,更主要的還是要平衡地區的差距,縮小城市與城市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距。平衡財政和金融方面的投資,不能把財政的錢都投到北京,都投到上海。應該要平衡投資,國家更多的財政要投資到小城市,投資到縣城和農村。

整個中國的地區差距都縮小了,各個地區平衡發展,大量的人口湧進某些少數城市,這種局面才可能改變。但在目前來說北京也許是迫不得已,必需加强管理。」

胡教授認爲,中國流動人口主要以農村人口組成,他們因爲缺乏政治表達渠道,因此無法在戶籍管理制度改革上也有發言權,因而無法獲得利益。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孫文廣則表示,強化流動人口的管理措施是否能夠奏效仍待觀察,但其負面效果卻十分明顯—-

孫文廣:「農民打工流動性很大,有些時候你也管不住,特別現在一些犯罪現象也很嚴重。他到城市裡,你對他不負責任,不給他城市戶口;那他也對你不負責任,做出一些不負責任的事情,一個人在社會上主要他要有責任感、歸屬感和羞恥感。」

北京理工大學的胡星斗教授認爲,中國戶籍制度改革的困難,在於政府的財政和城市管理部門不願意爲進城的農民增加教育和社會保障開支。

山東大學的孫教授則表示,未來三十年,中國農村流往城市的人口將不斷增加,無論有關部門出臺什麽措施都無法阻攔這個趨勢,如果採取強硬措施,對中國社會的整體發展必然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京學者認為胡錦濤地位更加穩固
貧富懸殊衝擊中共統治 六中全會急商和諧
胡佳:北京檢察院9月21日正式逮捕高智晟
辯護律師談高智晟案 海外各界持續聲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