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萬億外匯儲備管理使用(2)

標籤:

【大紀元11月1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2006年11月9日華盛頓報導)中國上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究竟應當如何管理和使用的問題最近引起專家們的熱烈討論。中國有太多的地方需要資金,能不能不讓這上萬億的資金閒置在那裏來解一下燃眉之急呢?

外匯儲備既不能隨便用來支付社保資金的缺口,也不能用來支持農村教育或者醫療衛生,更不能用它來為中國企業購買技術裝備。那麼,它究竟能夠用來幹甚麼,才能夠避免或者減少因美元貶值而帶來的越來越大的損失呢?

*需多樣化投資避免美元貶值風險*

美國耶魯大學經濟管理學教授陳志武在接受採訪時肯定地表示,面臨美元持續貶值的前景,中國央行有必要通過投資多樣化來規避風險,同時也可對國內某些急需資金扶持的部門和行業提供幫助。比如說,拿出1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給社保基金。不過,陳志武強調,這筆錢不是給社保基金直接花掉,而是在海外投資,投資的利潤可以轉回國內使用。

他提出3個主要的投資方向:“第一個大的項目是在非洲、拉美、中亞等地進行資源性投資,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日本在上個世紀50年代、60年代就進行了很多這樣的投資。在境外,通過日本政府的支持,日本民間的企業、個人到境外買一些油田、天然氣資源,還有其它一些資源性的儲藏。”

陳志武所說的第二大投資項目是股權投資。美國人在境外的投資幾乎都是股權性投資,這是美國企業家賺大錢的主要途,持有股權要比買公債、銀行存款等回報要高得多。社保基金或者其它獲得外匯儲備幫助的部門可以到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也可以到一些發展中國家購買一些股票。

第三大項目是把相當一部份外匯儲備轉到個人手裡。地方銀行要鼓勵居民把存款轉變為外幣,讓他們取代國家成為外匯儲備的所有人。同時,這些銀行要加快發展跟境內外從事基金管理公司的關係,為中國居民提供更多的海外投資渠道。陳志武教授表示,這第三方面的工作,中國已經開始做了,應該繼續下去。

不過,陳志武認為,這三種投資方法與投資美國政府債券相比各有千秋。美國債券流動性高,隨時可以兌現,而缺點是回報率低,而且不能躲避美元貶值的風險。在流動性上,投資股權與購買債券差不多,資源性投資在這一點就差多了。

他說:“必須記住,資源性項目投資的流動性是很差的,甚至是沒有的。比如在蘇丹、哈薩克斯坦的投資,投進去之後除了指望買回來一些石油和天然氣和其它礦藏資源以外,別指望這些投資能夠隨時可以變現。”

*外匯儲備應保障國家金融體系?*

對於陳志武教授所說的這些使用外匯儲備進行投資的方法,專家們也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認為外匯儲備的根本功能是保證國家金融體系的穩定,對可能發生的大規模金融投機行為具有震懾的作用。如果這些儲備被拿出去做長期性投資,在發生緊急情況下無法收回,後果不堪設想。

華盛頓智囊機構經濟戰略研究所的貨幣政策專家卡林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央行到目前為止寧願投資美國債券而不進行其它投資主要就是出於這種戰略考慮。卡林納認為,現在與其說是要對外匯儲備投資多元化,還不如採取措施把外匯儲備增長的源頭經常帳盈餘的來源,分流到那些急需資金的地方。

卡林納說:“這就是使用將來經常帳盈餘的資金。不讓這些資金進入外匯儲備,而是把它們投資到具有實際生產功能的資產上。這些資產是多種多樣的,比如世界各地的能源,甚至個別的企業。中國在投資美國企業時是遇到了挫折,收購優尼克石油公司的努力失敗了。但今後依然可以在這方面繼續努力,可以到其它許多國家進行投資。”

*推動國內消費減少外匯儲備增加*

卡林納指出,這裡的關鍵是經常帳盈餘增長的來源。中國領導人也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並開始提倡和推動國內消費,增強社會服務。如果中國的國內消費增加了,儲蓄就會減少,出口的動力也會放緩,從而使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勢頭放慢下來。

參加中國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如何管理討論的中外評論人士對究竟可以拿出多少外匯儲備進行投資有好幾種說法。一種認為,中國目前經濟增長有力,金融狀況比較穩定,留有3千500億美元的儲備就足夠了。也有的認為,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應該在6千億到8千億美元之間,其餘的可以進行投資。耶魯大學的陳志武教授認為,可投資部份最多不能超過外匯儲備總數的三分之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官方外匯儲備增至1289億美元
美中逆差激增 可能打世貿官司
外匯儲備達1萬1千億港元
中國外匯儲備將達萬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