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智庫首次公開集體亮相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九日電)中國智庫對政府的影響,由於公開度、透明度不足,外界知之不詳。最近中國舉行了首屆智庫論壇,一直披著神秘面紗的十大著名智庫浮現,香港「大公報」指出,這是長期為中國黨、政、軍提供政策諮詢的十大智庫首次公開集體亮相。

這項論壇由中國太平洋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主辦,於七日在北京舉行。十大智庫的排名,是由中國知名的科研院校、學者專家和機構,根據這些智庫為政府決策提供的政策和諮詢的多寡及影響而評定的。

十大著名智庫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中國軍事科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國際戰略學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

十大智庫大多屬於半官方機構,隸屬中國政府各不同部門,並在決策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主要智囊機構,長期在中國的內政外交政策制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等側重於外交政策的研究,直接為中國的外交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中國軍事科學院和中國國際戰略學會屬於軍方的決策智庫,為中國的軍事戰略及中國軍隊未來的建設與發展走向提供決策參考。

報導說,目前對中國政府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不少是智庫承接的政府課題,因此,「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不敢說,敢說的卻沒有影響力。」

同時,十大智庫的集體亮相,將推動中國各類研究機構的發展,中國智庫與政府間的互動勢必也將進一步加強。

不過,報導也指出,目前中國智庫的數量和研究領域仍然有限,而且財政來源及服務對象也比較單一,無法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因此中國政府應大力扶持民間智庫的發展,形成百家爭鳴的格局,以更為政府決策提供更有力的保証。

此外,報導說,中國政府一些退休高階官員隱入智庫繼續發揮餘熱,或智庫學者出任高官,兩者互動關係日益密切,是中國智庫發展的新趨勢。例如前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退休後,擔任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著名法律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夏勇,二零零五年出任中國國家保密局局長,進入中南海,成為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核心智囊之一。

相關新聞
【翻牆必看】又一名中共正部級高官被抓
吉林舒蘭市一天30多位法輪功學員遭綁架
深圳知名八大景點之一部分城牆發生坍塌
大陸不少小女孩練芭蕾舞一個動作致癱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