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族裔紐約彼康劇場共享神韻

首場聖誕華人晚會第一個節目:久遠年代西方神因誓約下走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韋實紐約)新唐人電視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聖誕場首場演出於十二月十九日晚八時在紐約曼哈頓百老匯上的彼康劇場舉行。劇場滿座﹐東西方各族裔﹐不同頭髮膚色的觀眾共同分享了以中國正統文化藝術為主題的東西方藝術表演。


(攝影:Mark Zou/大紀元)

<--ads-->

在天音樂隊的現場輕鬆歡快的音樂伴奏中﹐大幕徐徐拉開﹐天幕上由超大型投影機營造的天國世界和宮殿呈現在觀眾眼前,全場觀眾不約而同為這絢麗的景象鼓掌。華人編導用西方的藝術手法及服裝﹐表現了久遠年代西方的神曾經因誓約而下走的場景。

西方形像和裝束的眾神在似乎在期待着什麼,一個遙遠的聲音傳來﹕「當宇宙大劫來臨之時﹐誰願隨主下世正法救度眾生。」在進行曲的旋律中﹐眾神紛紛拿到誓約並簽上自己名字,欣喜的目光中又多了一份救度衆生的責任感。天使們為這些神送上桂冠﹐西方的神們離開自己的世界結伴下走。

幕起幕落之後﹐場景已經從西方到了東方﹐天幕上是如畫般的仙山樓閣﹐如同天國仙境。飛天們身披粉色彩綢﹐在旋轉中隨風起舞﹐身姿輕靈曼妙﹐媚而不妖﹔服飾配件亮麗﹐ 艷而不俗。衣服擺動時衣袖當風﹐搖曳多姿如天女散花。舞姿取材敦煌古蹟﹐以身體帶動手臂動作﹐輕柔飄逸﹐演員們如同在風中飄行﹐沒有塵世的重量。飄飄欲仙正是此情此景的寫照﹐令人心曠神怡。

聖誕節當然少不了聖誕老人﹐聖誕老人送給了理善聖誕禮物﹐是讓他速成說中文﹐理善當然不會放過秀中文的機會﹐字正腔圓的中文博得滿堂彩。女主持周梅也要禮物﹐聖誕老人慷慨的送了她同樣的禮物──中文速成﹐節日的幽默博得觀眾們的開懷大笑。

姜敏的《得度》曾經在以往的晚會上表演過。從「落入凡間深處﹐迷失不知歸路」的低沉﹑無望和空虛,到「輾轉千百年」的苦難﹐在歌聲中慢慢流出。聲音突然轉向渾厚﹐把看到光明的心靈欣喜﹐通過聲音的力量送向全場觀眾。詞曲依舊﹐「切莫機緣再誤」﹐重聽來別有一番滋味。

第二首歌《春天來了》用的是西方的花腔女高音唱法﹐姜敏明亮的嗓音表現了從人間到天上﹐各種春天的景色﹐歌唱了春天的生命力。對於觀眾﹐語言早已不是障礙﹐歌聲中富有穿透力﹐有如新的生命在勃勃發芽。

隨後上場的扇子舞是中國傳統舞蹈形式之一﹕伴奏的民樂歡快中不失雍容﹐在青山綠水的背景下﹐清亮的服裝配紅扇襯出了中國江南女子含蓄嬌柔卻又多才多藝的韻味﹐西方觀眾們看得非常投入。

天幕一轉﹐從扇子舞的江南風光到了西藏的清寒雪山。《雪山白蓮》中﹐飛天藝術團的演員們以白袖代哈達﹐身穿明亮的天蘭上衣﹐各色鮮亮的綢子拼成彩虹裙﹐在蒼涼粗獷的音樂下起舞。袖子的飄舞來源於精巧的舞姿動作﹐表達着純淨和善良的藏族少女特點。白袖的韻律和頻率的變化中包含着歡快的情感﹐身體帶動着綢子表達着純真而矜持的快樂。衣袖在空中﹐如同白蓮的花瓣在山風中舞動。舞蹈還沒結束﹐掌聲已經如雷響起。

十二歲的董琴雅五歲開始學琴﹐上月在日本的豎琴國際大賽中獲得少年組冠軍。天幕顯現出歐洲月色下,草地上亮着燈的城堡。月色下的群星一直鋪散到側幕上﹐如同童話故事一般夢幻。少女的手滑過豎琴的弦﹐空靈靜謐的聲音似涓涓的小溪流過﹐音符如晨霧般浸潤到神話世界中的各個角落。 高潮處﹐樂音開始急促﹐如果星星的光落在岩石上會發出聲音﹐那就會是這夜裡的琴聲﹐傾訴着歐洲星空下的愛和感動。

董琴雅豎琴獨奏。音樂會練習曲 (作品編號一九三)。作曲﹕葛德佛瓦。(攝影:李浩/大紀元)

在紐約世界之都慶祝多元文化﹐假日的經典當然少不了胡桃夾子。胡桃夾子是柴科夫斯基在俄國創作﹐在全世界成名卻發源於紐約。經過紐約改編的芭蕾每年必演﹐向西方世界輻射﹐目前它已成為聖誕節慶祝的一部分。舞蹈自然流暢﹐女主角惠特妮‧簡森的動作可以自然的準備好下面的過渡。技術的優美﹐來自於紀律和精準﹐芭蕾通過肢體語言表達的準確和完美而令人凝神欣賞。

《造像》是取材於敦煌石窟的歷史一頁。斧鑿之聲從遠方慢慢傳出﹐天幕中顯現出昏暗的石窟﹐石壁上的佛像和飛天﹐和洞低黑暗深處未完成的部份。一工匠發願三十年造千佛像﹐中途失去靈感﹐神疲力竭,頭枕石像沉沉睡去。因為他的心﹐而得到神的幫助。於是﹐夢境中天頂一片光亮﹐洞窟中完成的佛像、菩薩像﹑飛天像活了起來﹐手印齊發﹐各種手勢變化豐富多端﹐壯觀的景象﹐祥和的眾神﹐都實實在在地展現在工匠的眼前。

工匠看到這樣的景象﹐在舞蹈和跳躍中﹐難以抑制心底的激動和敬仰。工匠如飢似渴的模仿看到的菩薩和飛天的各種姿態﹐夢境結束﹐石窟重歸回到原來的灰暗﹐不知是夢還是真。工匠看着石像回歸原位﹐按照夢中看到的景象﹐帶着敬仰和信心繼續他的工作。

《歸位》講述善惡有報古老規律

中場休息後﹐《歸位》講述了善惡有報的古老規律。護衛天門的神注視着天上和人間。天幕上法輪運轉,煉功人在人間修煉。黑雲籠罩﹐法輪功修煉者被迫害至死。菩薩接引修煉人的生命上天﹐天神大怒用暴雷閃電擊殺惡人。天門為回家的修煉人打開﹐顯出天國世界和亭臺樓閣。天兵天將列立﹐佛道神齊聚。天女在輝煌的音樂下翩翩起舞﹐普天同慶修煉人歸位﹐場面威嚴殊勝。舞劇重點展現了在世間的得失之上﹐人們無法觸及的更美好的歸宿。

白雪的《找真相》歌詞有詩意﹐歌中唱到﹐天地兩茫茫﹐世人向何方﹐迷中不知路﹐指南有真相﹔貧富都一樣﹐大難無處藏﹐網開有一面﹐快快找真相。《歌唱真善忍》是歡快的圓舞曲節奏﹐聲音甜而不膩,丰滿而富有感染力。從健康快樂﹐道德高尚的體驗唱到歌者對真善忍的信念。

岳家母子把忠孝衝突演繹淋漓盡致

時光再轉﹐天幕上現出湯陰縣﹐滿江紅的旋律響起﹐岳飛和岳家子弟在家園中操練﹐智﹑仁﹑勇並具﹐大將之風可見。曲調突轉﹐胡琴訴說着淒涼哀怨﹐岳母出門﹐看狼煙起處﹐見聖旨到﹐知國將破﹑家將亡。然而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岳飛雖然等待出征﹐對母親仍然種種眷戀。岳母看到兒子英武健壯﹐心裡欣慰﹐雖然深曉大義﹐絲絲母愛仍然難以釋懷。岳母和岳飛兩人之間把忠孝衝突演繹得淋漓盡致﹐動作如同對話。

母親決心在兒子背上刺字以明志解子憂﹐岳飛尊母命甘受痛苦﹐告訴母親不必擔憂。天幕再起﹐已是岳家軍戰場精忠報國的壯舉﹐岳飛披掛上陣﹐中華男兒忠義氣概盡顯。

金鑾殿上﹐格格們梳着板頭﹐身穿滾金邊旗袍﹐腳踏盆鞋(底部中間有三寸多厚的高跟)﹐一步一踱地在慵懶的音樂中列隊上場。舞姿典雅內斂﹐盡顯傳統女性的賢淑端莊。遊牧民族在中原文化禮教的影響下﹐滿人漢化﹐表面矜持的動作下不失粗獷氣質。宮廷的華貴生活又加入了格格們養尊處優後的嬌貴氣質﹐她們的身段儀態告訴觀眾﹐細膩也是一種美。

關貴敏把悟到生命的使命傳達給聽眾

關貴敏先生的獨唱《回歸頌》﹐描繪了自己曾經迷失的感覺和心靈的疲憊﹐直到看到真相﹐看到大法﹐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他用明亮的歌喉表達了他了解人生的意義之後的感動和信心時。在《我是誰》中﹐關貴敏先生在自己修煉法輪功中﹐把自己感悟到生命的意義和使命﹐借歌聲傳達給聽眾。他嘹亮的歌喉博得全場觀眾的喝采。

西方觀眾們對蒙古的頂碗舞非常感興趣﹐蒙族舞蹈的身體動作受生活影響﹐如同駕馬和擠奶﹐舞蹈中﹐身體帶動肩部和臂膀有節奏有韻律的抖動。女性好客有禮﹐而豪邁大方。舞蹈的難度非常大﹐頭上頂碗還要跳舞和旋轉﹐演員們肩動﹑裙動﹑碗不動。當舞蹈結束時﹐演員們把頭上的碗一個個摘下﹐全場對她們的技巧抱以熱烈掌聲。

北美最出色的銅管樂五重奏

北美最出色的銅管樂五重奏──帝國五重奏演出聖誕組曲﹐人們耳熟能詳的曲子被他們重新配器﹐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聽覺享受。他們身著黑色燕尾服﹐白色襯衫﹐紅色的領結和腰帶映襯着金色的銅管。小號﹑法國號﹑伸縮號﹑低音大喇叭共同用和聲編織出節日的顏色﹐如同黑夜下的白雪被金色的裝飾和紅色的壁爐火光照耀。聖誕節的歡快和溫暖從一個個音符中流淌而出。

帝國銅管五重奏。曲組合了多首膾炙人口的聖誕歌曲,由帝國銅管五重奏特別為此次演出編寫。(攝影:季媛/大紀元)

天幕上映出夕陽下的唐風古廟﹐廟前的少男少女們奏出了《鼓韻》。鼓棒上的綢子如蝴蝶翻飛﹐男子動作陽剛﹐女子舞步陰柔。他們和着身前和背後斜背的金色鼓的鼓點起舞﹐舞姿歡快如同節日的喜慶﹐鼓聲遲緩可聞千秋文明的厚重。在鼓聲中﹐新唐人聖誕晚會落下了帷幕。

在全場的喝采聲中﹐演員們集體謝幕﹐許多西方人在起立喝采之餘﹐不忘在離開前用手機攝像﹐留下這獨特的一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聖誕晚會華人秀 洋主持念中國經
楊慶德返台坦承 兩度找古動員
中西文化 儘在The Bay
西人夫婦資助貧困學生看中國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