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一杵:冰點復刊,萬馬齊喑

楚一杵

標籤:

【大紀元2月20日訊】在國內外強大的遣責聲中,中共當局星期四做出決定:被停刊的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3 月1號復刊。但是,主編李大同和副主編盧躍剛免職,調到中國青年報所屬的新聞研究所工作。復刊後的「冰點」是否還具有「個性化」?是否還敢「反思歷史」,是否還有學術討論?萬馬齊喑裡唯一一匹微弱的「活馬」是否還能發出嘶鳴?現在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政治嚴寒之下,豈能保證「冰點」的熔化?

《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在「冰點」上發表後,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些「愛國憤青」人人「義憤填膺」,個個口誅筆伐、「同仇敵愾」,紛紛大罵袁偉時教授是「賣國賊」,是「汗奸走狗」,是「死不改悔的右派!」有一個叫陳立紅的讀者讀罷此文,「禁不住拍案而起,匆匆作了一塊磚頭《中國要歡迎強盜來家殺人放火嗎》發到中華網論壇,狠狠地拍了這廝一下」。這位作者的文章頗有「文革」風範,他在文章中寫道:「我不是歷史學家,但我知道,卻可以從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中看出一個人的學術水準和行業操守,可以看出他的立場和人性。從袁文的評價中,我們看到的是投降主義、漢奸理論和強盜邏輯,看到的是對反抗人民的野蠻誣蔑,看到的是為侵略者的無恥張目。」接下來,這位憤怒的作者寫道:「關於歷史問題,袁老先生已經拋出了許多怪論,在網上一搜,一大堆。這些奇談怪論被一些報刊編者和敵對勢力一吹捧, 74歲的老爺子竟然有些飄飄然了。這是我的擬猜,或者說推理,要不然,一個74歲的老人咋會如此精神亢奮?難道他有很多助手或研究生可以驅使?不知道,但我深知我的遺憾。這是一個媒體審醜的時代,霸佔許多媒體和網站重要版面的,大多是那些奇談怪論和花邊新聞。審醜的作者和審醜的編者,他們已經構成了一個共同體,可謂狼狽為奸,共同製造出如此醜陋的精神食糧,無窮無盡地堆放在不諳世事的青春期青少年面前。」

袁教授的文章在「惹怒」少部份民間後,又得到官方的「共鳴」。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星期四記者會上對冰點停刊事件的看法時說:「冰點週刊發表的關於《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一文,嚴重的違背了歷史的事實,嚴重的傷害了中國人的民族感情,也嚴重的傷害了中國青年報的形象。所以因此該報對冰點週刊停刊整頓。」

袁教授的文章為甚麼會惹怒從民間到官方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長期的政治作孽,中共當權者混淆視聽的宣傳教育,扭曲了青少年一代人的思想與靈魂,繁衍在他們精神世界裡的謊言太多太多。二是中國的教科書上,掩蓋真相,倡導暴力,愚弄民眾,煸動民族族仇恨。袁教授正視歷史,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從而遭受到從他個人到「冰點週刊」的麻煩。

袁教授似乎是揭了他們的傷疤,挖了他們的祖墳,他們聲嘶力竭地要大罵袁教授,是不敢接受事實,面對歷史,死不認錯。

自「南方週末」主編被撤換、「南方都市報」主編被論罪、「新京報」遭整肅之後,「冰點」成為國內媒體唯一的亮點,成為長長黑夜裡一盞獨明的孤燈,就是這樣一個「亮點」、「孤燈」,現在也被一股來自於黨魁們嘴裡的邪風給「吹滅」了。

重要的不是冰點復刊,重要的是李大同與盧躍剛被撤職,因為一直以來,冰點所代表的是「李大同、盧躍剛現象」,就像一塊農田裡,李大同、盧躍剛適時地種上稻穀、小麥與蔬菜,從而保證了民眾的需要,現在換下李、盧後,權貴們改為種植罌粟與古柯樹,不僅不能解決民眾對食物的需要,而且是毒害民眾。更具體一些說,一隻瓦罐可以裝良藥,也可以盛毒藥,換掉主編與副主編之後的「冰點週刊」,是盛給民眾的一罐良藥還是毒藥呢?

復刊後的冰點,可以肯定地說,會像中國其它媒體一樣,將會包圍在謊話連篇的官權操縱之中,將會離黨魁們的聲音越來越近,離民眾越來越遠;離真知灼見越來越遠,離謊言越來越近。「冰點」將不會再具有實際意義。(2006-2-19)

大紀元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冰點週刊作者發公開信 批中共關閉冰點
袁偉時歡迎冰點復刊希能回應批評
《冰點》主編副主編發表聲明抗議免職
13名學者就《冰點》問題致信黨中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