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意識形態領域面臨兩難境地

人氣 2

【大紀元3月21日訊】中國最近幾年的社會發展受到思想界人士的質疑,共產黨領導人在意識形態領域面臨兩難境地。

德國之聲報道,“現在北京緊急刹車,把節約能源和資源作爲國家的目標,以此保護農田和環境。這樣,共產黨將面臨著經濟風險:如果執行這一新政策,國內大量製造的産品就會變得昂貴,世界廉價工廠將失去其競爭力。但如果聽之任之,中國的生態將出現梗死的局面。內政方面,改革政策正受到檢驗。北京感受到來自新馬克思主義左派的頂頭風,這是一種由社會科學家和經濟學家所代表的思潮,人們以爲它早已消亡,現在它以最近幾年的失誤和貧富差距爲緣由,對改革提出了疑問。

反對改革的這股新力量提不出自己的方案,但他們的壓力足以使党的領導人感到不安。制定更好保護私有財産和經濟私營化法律的工作停滯不前,政治改革被擱置起來,共產黨認爲過於自由化的激進民主媒體和互聯網都受到嚴格檢查,中國的體制正在變得越來越僵化。”

法蘭克福彙報認爲,中國正處於“意識形態的真空”之中,無論是“三個代表”還是“新三民主義”都無法自圓其說:“黨員們只是按上級要求口頭上承認這些新理論,只有極少數人能說出‘三個代表’理論的實質,甚至黨員也不認真對待這種理論。胡錦濤想以黨員規範來約束那些一味追求利潤和個人利益的黨員幹部,看來也很蒼白無力。

除了意識形態的定向之外,中國今後幾年如何發展也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私營化是否要以現在這樣的規模繼續進行下去?中國的市場經濟應該提供哪些社會保障?中國將採用歐洲、還是更多採用美國的模式?怎樣才能平衡諸多新的利益集團的利益?在經濟體制轉型結束後,一個市場經濟的中國仍然由共產黨統治嗎?這個黨將改變名稱、挂上社會民主黨的旗號嗎?中國將出現若干政黨嗎?對這些問題,党的領導人仍然一推了之。

只要中國還自稱爲社會主義、它唯一的政黨還稱爲共產黨,中國的黨和政府就難以抵擋左翼的批評。對示威的農民可以動用警察,對老左派的橫向射擊,黨就必須認真對待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台東集會遊行抗議中共暴行
普京訪華前夕 俄媒體報導中共威脅論
胡佳失蹤受關注 家人明天舉辦記者會
蘇家屯將成為胡溫政治道德滑鐵盧事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