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將公投決定巴拿馬運河擴建計畫

人氣 3

【大紀元3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明興巴拿馬市特稿)巴拿馬總統馬丁.陶瑞賀士.艾斯皮諾(Martin Torrijos Espino)二十二日宣佈,今年巴拿馬人民將透過公投決定是否實施巴拿馬運河擴建計畫,這個計畫將有助於巴拿馬利用國際航道作為國家發展的槓桿。

陶瑞賀士表示,將繼續與國內各政黨領袖及社會各階層代表聚會廣泛討論這個議題。

談到巴拿馬運河的擴建,不得不先回顧巴拿馬運河的建造歷史。其實巴拿馬運河並不是由巴拿馬人建造的,首先進行開鑿工程的是法國人,經過一連串失敗的打擊後放棄了將近十年,才由美國人接手,建造巴拿馬運河成為美國人二十世紀的驕傲。

建造巴拿馬運河的夢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紀。到了一五三四年,西班牙國王卡羅斯五世(Carlos V)曾下令對切斷巴拿馬地峽開鑿運河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一八三五年,美國探險家查爾斯.畢德爾(Charles Biddle)深入蚊蠅叢生的熱帶雨林考察四天之後宣佈,開鑿運河不可行。

最後這個瘋狂的想法付諸實現要歸功於曾負責建造蘇彝士運河的法國工程師費迪南.德.勒瑟普斯(Ferdinand de Lesseps)。

開鑿工程始於一八八零年一月一日,由德.勒瑟普斯的巴拿馬運河通用公司(Compania Universal delCanal de Panama)負責建造。

一八八九年爆發一宗詐欺醜聞,導致公司倒閉,開鑿工程因而中斷,不過當時已經挖掘了三十三公里。

在這第一階段的開鑿過程中,共有兩萬兩千多名工人因土石流、意外爆炸以及熱帶疾病而一命嗚呼。

三年後由巴拿馬運河新公司(Compania Nueva delCanal de Panama)接手建造,也因諸多因素而停擺。一九零三年美國考慮到控制兩洋通路的重大利益,決定買下這家法國公司。

當時巴拿馬是哥倫比亞極北端的一省,在美國支持下宣告獨立,建立共和國,此後成為美國在拉丁美洲地區的戰略平台。

新成立的巴拿馬共和國以一千萬美元為交換條件,授權美國在巴拿馬運河沿岸寬達十六公里的地區享有完全及永久的管轄權。

巴拿馬運河第二階段的開鑿工程於焉展開,初期仍因為土石流等惡劣環境接連發生各項意外。

一九零五年,鐵路工程師約翰.史蒂文斯(JohnStevens)接手這個計畫,他首先宣佈停止開鑿,然後推動公共衛生運動,控制瘧疾與黃熱病等熱帶時疫,接著進行沼澤地區的排水工程,設立集水區及自來水系統,在運河區附近成立新的村鎮。

同時鑑於在海平面上繼續建造運河不可行,史蒂文斯認為有必要興建調節水位使船隻通過的船閘系統及一個大型的人工湖作為水力動力的來源。

一九零七年,巴拿馬運河建造工程重新開始,並雇用了兩萬四千名工人。

工程的艱困程度仍然造成了五千人喪命,最艱難的地段是穿越大陸脊柱的蛇溝(Corte Culebra),或稱蓋拉德渠道(Gaillard Cut),共移走了三十萬公噸的岩石。

工程末了,巨大的船閘開始成形,每個船閘需要四十匹馬力的馬達來開啟及關閉鋼製的水門。

一九一三年五月終於完工,共花了四億美元的經費。

一九一三年十月開始試航,平均全程花了九個鐘頭。

一九一四年八月十五日,第一艘船正式航行全長八十二公里的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啟用後,節省了倫敦與東京之間的航行時間,縮短距離超過七千公里。

近年來由於亞洲地區與美國東岸及墨西哥灣之間的國際貿易越來越頻繁,從而帶動了對巴拿馬地區的投資,自一九九七年起在這個地區的投資已經將近十五億美元。

為了維持在國際航道上的競爭力以及擴大對使用戶的服務,巴拿馬運河投資計畫包括擴大現有船閘的營運能力,考慮興建新的船閘系統讓更大型的船隻也能在巴拿馬運河之間通行無阻,航道的加深與截彎取直,增加拖船與火車頭的數量以及改善船閘照明設備等。

巴拿馬運河擴建計畫是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utoridad del Canal de Panama)的主計畫(PlanMaestro)的一部分,由於牽涉到經濟、社會、環保、金融、工程、市場需求以及營運等方面,巴拿馬政府非常慎重,決定舉行全民公投讓巴拿馬人民自行決定是否著手進行這個龐大的計畫。

目前在巴拿馬運河兩岸各有兩個船閘,過去一般船隻都能通行無阻,但是現在長度九百英尺以上的船隻(主要是貨櫃船)越來越多,為了順應這個趨勢,巴拿馬運河必須擴建,否則以後穿越巴拿馬運河的船隻會越來越少。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工程暨計畫部主任阿谷思定.阿里亞斯(Agustin Arias)指出,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計劃在蛇溝進行截彎取直工程,目的是讓過往船隻改善能見度,避免意外發生。這個計畫預定於二零零七年準備就緒。

同時巴拿馬運河人工湖河床加深計畫自二零零二年三月開始草擬,希望挖泥七百一十萬立方公尺,增加湖水儲存量,容許吃水深的船隻航行,此外旱季時也可以解決部分民生問題,這個河床加深計畫估計成本為一億九千萬美元,需時七年完成。

相關新聞
扁盼巴馬河運河擴建案成功 台灣能參與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違反美出口法 中石油分公司遭罰1450萬美元
胡塞襲擊引發連鎖反應 亞洲港口陷擁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