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失業問題嚴峻(一)

人氣 25
標籤:

【大紀元3月6日訊】(希望之聲記者蔡紅 齊月報導)中國國家發改委關于2006年就業形勢分析報告指出,2006年,中國勞動力總量的供過于求的問題將更趨嚴重。報告預測,2006年,16歲以上的人口增長將達到高峰值,新增勞動力1700多万。全年城鎮需要安排的就業總量為2500万人。但是,預計新增就業机會只有1100万個,而需要工作而又找不到工作的人數將高達1400万人。

連接收聽

中國智囊机构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提出警告,2006年,中國存在巨大的就業缺口,將有1400万需要工作的人無法找到工作。失業問題得不到緩解是否會引發社會動亂?是否會威脅中國的經濟增長?

《中國勞工通訊》法國負責人蔡崇國表示:中國的失業問題是很嚴重的,1994年中國進行企業改制以來,突然間涌現大量的失業人口。按照中國現在的官方數据,城市的登記失業人口有百分之四點多一點。這里邊第一,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沒有計算進去,這是和國際的標准不一致的;第二,大量城市失業人口并沒有去登記,因為登記他們得不到好處,拿不到失業補助,所以他們就不去登記。因此中國實際的失業人數呢,要比中國官方的失業人數要高的多,那么究竟多少呢?經濟學家都不一致,有的認為達到了百分之十二、十三,高的呢達到了百分之十七、十八。就在城市人口當中呢,大概有2千万左右的失業人口,當然這些失業人口里邊很多就是打些小工,今天有工作,明天沒有工作。反過來有很多不是失業人口,是就業人口,但是他們的工作也很臨時化。按西方標准,很多在中國城市里邊的就業人口實際上是一种半失業狀態。那么在農村里邊,最保守的估計,大概有2億到3億剩余勞動力。還有很多的民工,1億5千万民工,實際按照國際的通用標准呢也應該算作半失業人口。

中國勞工觀察組織執行主席、勞工問題專家李強表示:中國的失業率不是降低了是增加了,只不過它的計算方式發生了變化。就是它的失業率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的這种人口包括就業的話,那它的失業率也就會增加,也就是說從農村轉移到城市這部份工人多了。

蔡崇國表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導致更多的人失業,我們可以看到加入世貿的准備工作這么多年來,以及中國加入世貿這么多年來,也就是中國的失業不斷增加的過程,所以中國加入世貿導致中國的失業嚴重。我覺得是一個很清楚的事實,因為很多企業要改制,要大量解雇員工,它的借口就是要和世界接軌。中國石油公司,利潤非常高。2002年在大慶,在它整個石油行業,在利潤最高的時候解雇了大批工人。理由就是要向世界接軌,向國際接軌,要迎接世貿,迎接中國進入世貿。在銀行行業里面也是這樣,現在中國的銀行各行業也是大量的解雇員工。2007年開始中國必須向國外敞開金融投資的大門,中國的銀行業、保險業等等金融行業要向國外開放。那么中國的銀行業和保險業就會受到很大的挑戰,還會進一步解雇工人的。所以中國加入世貿這几年的實踐證明,加入世貿加劇了中國的失業,同時,為了迎接中國的銀行行業的對外開放,這些行業的失業還會更嚴重。對過去來講這是一個事實,是今后人們特別擔心的。正因為如此中國加入世貿這一決策受到越來越大的爭議,中國現在必須要考慮到這個問題。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的高輝清指出,中國第三次失業高峰正在到來。他所說的第一次失業高峰是上個世紀70年代末知青返城,造成巨大的就業壓力;第二次是指上個世紀90年代大批國企工人下崗。高輝清表示,當前的第三次失業高峰將比前兩次更加嚴重。主要原因不僅是需要工作的人數之多前所未有,而且面臨產能過剩的嚴重局面。前几年在經濟高漲中所形成的新增產能達到空前的規模,使得增加就業的工作更加困難。

蔡崇國指出:經濟學家包括中國社會勞動保障部這些官方机构認為,中國的失業問題在短期內不會解決,甚至這几年還會嚴重。那么中國的失業問題為什么會這么嚴重呢?怎么樣才能解決呢?這是一些經濟學家這几年爭論不休的問題。但是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經濟學家是把失業的問題歸罪于中國的勞動力過多,這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勞動力總的來說是一個供過于求的狀況。這能夠解釋一部分失業的現象,但是不能夠解釋失業問題為什么這么嚴重。有几個問題,中國的政府和中國的經濟學家們沒有認識到或者說認識不足,或者認識到了一直沒有采取措施去解決。第一個問題就是經濟改革導致的后果,這個后果就是一方面它使很多傳統的企業倒閉了,很多國營的大中型企業象紡織業啊、机械制造業啊都倒閉。這种倒閉的過程中呢,導致了大量的工人失業,就是中國的經濟結构是完全不合理的,真的使很多的傳統的工業衰敗,使工業部門就無法吸收就業人員。另外一個就是經濟改革導致企業的體制改革,那么企業的體制改革過程當中,一些企業的領導和地方的領導就要甩包袱,就要使企業關停并轉,不顧工人的就業狀況,就是說很多地方和企業的領導人基本上沒有社會責任,他們強調的是本地區本企業的經濟發展、利潤,而不顧這個企業解決就業問題這個基本的社會責任。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鄭斯林在記者會上透露:中國失業問題嚴峻,近几年不可能解決。

蔡崇國分析說:在大部分國家,當一個企業要倒閉的時候,或者要改制私有化的時候,它必須和工人談判,政府要監督這個企業,要敦促這些企業盡可能少解雇或不解雇工人。在國外的很多企業在他們虧損的時候,或者在他們要改制私有化的時候,他們不得不少解雇工人,他們有工會的壓力有社會輿論的壓力,所以很多企業減少本企業人數的基本做法,就是使企業退休的人退休,然后不招新的人,所以實際上他是不招人。這實際上在西方企業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那么象中國一些企業私有化改制過程大量解雇工人,這种做法在很多西方國家要受到公眾的譴責的,要受到工會的壓力的。所以中國的企業沒有這种社會責任,動不動就解雇大量的工人,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第一,政府只是追求經濟增長,只是站在資方一邊,而不是監督企業;第二,企業的老板和企業的領導,他們面對的是單個的工人,工人沒有工會,就是企業層面工人沒有工會,或者有的工會是官方工會不能夠監督老板,不能夠發揮作用。另外呢,特別是各企業之間更沒有獨立的跨企業跨行業的工人獨立工會。其實跨企業和跨行業的工會,他們形成一种整體的社會力量,對企業的老板形成一种壓力,逼迫他們不解雇或少解雇工人。這是減少失業的一個最重要的一個政治措施。

蔡崇國進一步分析說:中國在這個方面是缺乏的,就是沒有這种基本的社會力量對比,使中國的企業和地方政府完全沒有或很少有社會責任,這是導致中國的失業人口這么多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國的很多企業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壓迫工人,使工人的購買力很低下。在中國企業老板和領導不把工人當人,盡可能減少工人的工資,而且大量的工人沒有退休和醫療保險,其結果就使中國的消費疲軟,那么消費疲軟使中國的經濟開工不足,中國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出口,中國國內的消費不能夠給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有質量的真正的高速度的發展。中國現在經濟發展速度很高,但是呢,第一,出口占了很大的分量,中國國民總產值中進出口量達到70%,那么就使中國的經濟增長不能夠吸納失業人口,這里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國內購買力不高,富人呢他們現在已經有錢了,他們該有的東西都有了,他們的消費愿望不足。那么窮人他們工資太低,沒有足夠的消費力,即使有錢也不敢消費,因為他怕生病,怕孩子上學了學費高,教育、醫療、缺乏社會保險、工資低,都使很多大量的中國人不敢消費。那么,不敢消費國,內的購買力國內的市場就縮小,企業就開工不足,經濟發展沒有質量,那么經濟的發展就不能吸納失業人口。所以象這些重要的原因,如果能夠克服,這些造成中國失業人口大量增加的深層的原因,那這些問題,如果能夠得到解決或者能夠得到緩解。我相信中國的失業人口即使不能得到根本的解決,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

李強認為:要解決失業率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是執行中國的勞動法。因為現在外資工厂啊這些都是遵守中國的法律,包括現在的私營企業,也就是說工人的工作時間都是超過法定的8個小時。超過這個工作時間,某种程度來講,一個工人就做了兩個工人的工作。第二就是擴大內需,中國目前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主要是在資本的原始積累,給資方的很多优惠的政策,這樣實際上是把工人的工資壓的很低,從一方面來講是帶動資本的再投入,擴大再生產。但另外一方面也是壓縮工人的消費的需求,帶動不了產品的消費。這樣經濟從某种程度來講并不是非常健康的。所以,從長期來講就是要建立一個比較和諧的勞資關系,資本的原始積累有一個度,同時也能保障工人在這种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得到他們自己付出的勞動成果。

美國著名學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鮑泰利認為:就業問題雖然嚴重,但真正對中國社會穩定的最大威脅并不是失業,而是社保體系。

中國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鄭斯林表示:近几年來,城鎮每年的求職人數都在二千四百万左右,包括八百万失業人士和六百万下崗人員,以及每年由大中學畢業生和轉業軍人形成的新增勞動力一千万。此外,中國八億農民中有近一億人已從農業轉移到工業、服務業或進城務工。加上農村另有近一億五千万的剩余勞動力,因此還需解決二億五千万農村勞動力的求職問題。

在這一集《中國失業問題嚴峻》中,我們為您分析了造成失業的原因,下一集我們將為您分析失業問題會給社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以及如何才能緩解失業問題,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節目。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如何解決失業問題
世界杯足賽未開踢  英格蘭教練已急著找後路
今天是基準試應考最後機會
限期前最後基準試昨舉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