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曾子論孝

font print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1日訊】孝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觀念。曾子說:「孝分三等,大孝是讓父母獲得尊敬,次等是不辱父母的名聲,下等是僅能供養。」公明儀問曾子說:「先生您能稱得上孝吧?」曾子說:「這是甚麼話!君子的孝,應當在父母表示之前就知道他們的意思,提前就做了,又能讓父母明白那時做人的道理。我只能夠供養父母,怎能算是孝呢?」

曾子說:「身體是父母的遺物,用父母的遺物來行動,敢不恭敬嗎?日常起居不莊重,不是孝;為國君做事不忠心,不是孝;做官不謹慎,不是孝;做朋友不講信用,不是孝;打仗不勇敢,不是孝。這五個方面做不到,災禍會累及父母,怎能不恭敬呢?如果僅僅把飯做好,品嚐後端上去,這不是孝,只能叫供養。」

「教化民眾的根本是孝,表現在行為上叫贍養。贍養可以做得到,但要做到『敬』就難了;敬也可能做得到,但是要做到自然就難了;自然也可能做得到,但要一生都這樣做就難了。父母去世後,還能小心行事,不使父母蒙上惡名,這可稱得上終身行孝了。仁者也就是以孝為本,禮者就是要實行孝,義者就是行為合乎孝,信者就是用行為證實孝,強者就是一直努力做到孝。歡樂就是由於孝道而產生的,刑罰也是由於違反了孝而帶來的。」

曾子又說:「孝有三等,小孝出力氣,中孝建功業,大孝沒有欠缺。想念父母的慈愛而忘記自己的勞苦,可以稱得上出力氣了;尊崇仁德,習慣按道義行事,可以稱得上建功立業,為父母爭光了;如果把仁德的教育普及到四海,使萬物都能受益,可以稱得上沒有欠缺了。」

「父母喜歡自己,要高興的記在心中;父母不喜歡自己,要反省並謹慎行事,不要有怨言;父母有過失,要婉言相勸而不要違逆;父母去世,要用自己的勞動成果來祭祀他們,這樣就稱得上終生行禮。」 出自《禮記》──轉自《明慧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現在的人喜歡恭喜人發財,重利輕義、唯利是圖的大有人在。但古人卻認為“錢乃身外之物”,重德、積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為,為人立身唯此為大。在《國語》中,就記載了一個“叔向賀貧”的故事。
  • 公父文伯退朝回家,去見他的母親敬姜,他的母親正在紡麻。文伯說:“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母親還在紡麻,我恐怕會招惹我們季孫家族生氣,他們會以為我不能侍奉母親啊!”他的母親嘆息說:“魯國大概要滅亡了吧!朝廷讓你這樣不懂事的孩子做官,卻沒有把做官的道理告訴你嗎?”
  • 八德與八旦是孔子留下做人的標準,用八個字來說明: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叫八德也叫八旦,所以說缺八德不是人,忘八德不是人,因為你忘了做人的標準了,所以不是人了。因為八德第一個是孝,那也有人說,百善孝為先、百惡淫為首。
  • 知恥就是有羞恥之心。孔子曾讚賞「行己有恥」的士大夫精神,他還說,「知恥近乎勇」。一個人有了羞恥之心,才能臨財不貪,臨難不屈;才能謙和退讓,取捨有度。無論是個人修養,還是民族氣節,知恥都是良知的先導。

  • 改過,就是改正過失或錯誤,這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種道德修養,屬於自省和修身的重要方面。古人認為,即使是聖賢,也難免有過失。《左傳》上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 「明志」就是明確志向。古人很重視人生志向的確立,諸葛亮說「志當存高遠」,只有志向遠大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難和自身的弱點,朝著既定的目標前行。古人常常登高望遠,表明心志,「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站的高才能看的遠,胸懷大志,不計一時的得失成敗,最終實現宏偉的志向。
  • 孔子看子路驚訝的樣子,接著說:“真正的祈禱必須不存任何雜念,而且要符合天地諸神的意旨,也就是要尊崇諸神、不違背天理,所以我才說我已經祈禱很久了。”
  • 孔子又說:“所謂的‘剛’,並不是指逞強好勝,而是一種克制自己的工夫。能夠克制住自己的慾望,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不違背天理,而且始終如一,不輕易改變,這才算是真正的‘剛’啊!”
  •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道德可以修身養性。人心寬廣平和,身體就能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誠。
  • 孔子說:“君子容易侍奉而難以討好:不以正道來討好,君子不會高興;小人難以侍奉卻容易討好:只要是討好,即使是歪門邪道,小人也很受用。任用下屬時,君子能量才而用,小人則求全責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