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強任美第六大報總編 華裔最高職位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6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華綜合報導)近日,香港後裔吳志強(英文名David Ng)出任美國第六大日報:《紐約每日新聞》的執行總編,成為該報第三號人物。據悉,這是華裔在美國媒體業中擔任的最高職位。

為心儀女孩接觸新聞

據6月19日今晚報報道,現年48歲的吳志強,父母在50年代從香港移居美國,吳志強自幼在紐約東部的貧民區以及最北端的布朗克斯區長大。

大學時吳志強主修英文,畢業後想當教師,但後來碰到一位心儀的女同學,為了接近她,吳志強參與了校刊的編輯工作。出色的文筆和攝影技術,讓他逐漸體會到新聞的樂趣,於是畢業後任職於《紐約郵報》,成為該報第二位亞裔員工。

1980年吳志強進入《紐約郵報》後,從普通記者干到執行總編助理;1993年,吳志強跳槽到《紐約每日新聞》,任都市版總編和該報的副執行總編;2000年到新澤西州紐瓦克《明星紀事報》擔任執行總編助理。

成功關鍵:熱愛新聞

吳志強認為,自己能夠以華裔的身份躋身美國重要媒體的管理層,成功的關鍵在於熱愛新聞。他說:「在新聞界,沒有一天是重複的。……主管一份報章,就是擔當新聞篩選的決策人,果斷是制勝因素,做錯決策比不做決策好。」

比如,1996年紐約中央公園發生了一起女性在跑步時遭強暴的案件,吳志強決定把這個新聞做大。對此,他的同事都認為是小題大做,但他堅信發生這種事情應該引起關注。結果文章刊登之後引起很大反響。

《紐約每日新聞》副社長兼總編輯馬丁.杜恩正是看中了吳志強這種敏銳的新聞觸覺、果斷的能力和旺盛的精力及創意,才決定把這位老部下重新攬到旗下並委以重任。

杜恩還認為,吳志強將是該報未來最佳的接班人之一。曾與吳志強一起共事的人都表示,他人緣非常好,其工作熱情常常感染整個編輯部。

社區新聞是重點

吳志強表示,他上任後將會繼續把社區新聞作為重點。他會以土生土長的紐約人經歷,加強報道讀者關注的社區新聞,以鞏固該報在紐約市的地位。

據悉,《紐約每日新聞》宣佈吳志強為執行總編的時機也頗為引人關注。目前該報正成功推出兩份新的社區新聞週刊《布魯克林新聞》和《昆斯新聞》。

早在吳志強五歲時,他就上了《紐約每日新聞》的頭版。那是吳志強第一天去上幼兒園,由於3歲的妹妹不能同去,吳志強嚎啕大哭,正好被該報記者拍下了這一情景,並在1963年9月10日刊登在了頭版上。

美媒體中亞裔只佔3.2%

亞裔美國人記者協會對吳志強的新任職表示欣慰,會長埃斯特.吳說:「他是美國職位最高的亞裔媒體工作者。所有人都對此感到驕傲、感到激動。」 據悉,在消息公佈後的一天內,吳志強就收到100多封表示祝賀的郵件,其中很多是美國各地的亞裔讀者。

埃斯特.吳還表示,吳志強的任命對於亞裔新聞從業人員是個好消息,是個很好的典範。他還呼籲美國的主流媒體增加聘請亞裔的新聞工作者,因為亞裔采編人員不足,已經影響到美國社區新聞的報道。根據美國報紙編輯協會的統計,2006年美國媒體從業人員中只有1768名亞裔,只佔了3.2%。

******** 背景資料

《紐約每日新聞》既是美國第一份四開小報,也曾經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目前該報每日發行量超過70萬份,在美國全國發行量排行第六,在紐約市的發行量則超過了著名的《紐約時報》而位居第一。

《紐約每日新聞》曾10次獲得普利策新聞獎。該報由出版《芝加哥論壇報》的帕特森家族成員在1917年創辦,是美國首份圖片報,其政治立場走中間路線。它1920年至1991年的著名口號是「紐約的圖片報」,著重刊出精彩的新聞圖片吸引讀者,該報也以一台攝影機作為商標一部分。

該報過去的發行主要針對以曼哈頓為核心的紐約市區,後來該報開始向郊外擴張,殺手鑭就是創辦社區版。目前該報正成功推出兩份新的社區新聞週刊《布魯克林新聞》和《昆斯新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疾控中心警告 全美登革熱病例增加
反艦試射 美陸軍新型導彈擊沉太平洋靶艦
慎防稅務詐騙 南加男指示客戶開假公司避稅
美新限制下 華為昇騰AI芯片被曝增產遇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