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長今》看中國文化神韻 (下)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27日訊】

連接收聽

紀嵐:親愛的听眾朋友,您好!歡迎收听這一期的《九評》沖擊波,我是紀嵐。

陳楓:我是陳楓。

紀嵐:誒,陳楓我問你,說起中國的文化,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陳楓: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中國這個地方呢被叫做東土神州,中國的文化更被稱為神傳文化。人們所熟知的象“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奠定了中國神傳文化的初始。

紀嵐:想想看呢,我們中國人至今啊仍把自己稱作“炎黃子孫”。黃帝被稱為“人文始祖”,而實際上呀黃帝是中國道家思想(黃老之說)的創始人。

陳楓:不錯的。你提到了道家思想,其實呢,如果縱觀一下中國的歷史,可能許多人都會惊奇的發現,儒、釋、道的信仰仿佛是一根導索貫穿著整個中華文明的歷史,從美術繪畫、工藝雕刻、音樂、文學各個方面,几乎是無所不包。

紀嵐:你說到這儿呢,讓我想到了中國的四大名著。《西游記》本身就是一個關于修煉的神話故事;《紅樓夢》開篇就是一僧、一道在大荒山無稽崖上和通靈寶玉的對話,而這段神話正是貫穿《紅樓夢》的主線;《水滸傳》開篇也是以神話的形式講出了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來歷;《三國演義》開篇以天災示警,又以“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的天命觀結尾。

陳楓:是的,換句話說,就是處處體現出了天命不可違的意志以及人們對上天和神明的敬畏。紀嵐,咱們今天就一起同听眾朋友來聊一聊《大長今》中所體現的中國文化的“神傳”的部分吧。

紀嵐:同中國的四大名著挺類似的,有人評論說呢,在韓劇《大長今》中天命扮演了一個主線的角色,而且呢在這條主線中每個人(也就是劇中人)善与惡的表現又決定了各自將來所得到的不同的果報。

陳楓:我非常贊成這個評价。不知你注意沒有?《大長今》的劇中,一共出現了兩個道士,而兩個道士所說的話都在后來一一兌現了,對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起到了預言和警示的作用。

紀嵐:你一說,我也想起來了。第一個道士的出現是在劇情的剛開始。

陳楓:長今的父親天壽奉命給當時被廢的王后娘娘尹氏賜死藥。廢后尹氏最后的遺言是,“你們今天所犯的罪行……總有一天……我要讓你們血債血償……”

紀嵐:處死廢后尹氏之后,天壽由于恐懼跌落到山下而被一個道士救起。道士一言就道破,說天壽的手上有血气。然后,這位道長預見出了天壽被3個女人左右一生的悲慘命途。

陳楓:道士說,“第一個女人,你想殺她,但她卻死不了。”、“第二個女人,你救了她,她卻因你而死。”、“第三個女人,她殺死你,卻救了更多的人。”

紀嵐:天壽心理非常清楚,左右他命運的第一個女人,也就是被他賜了死藥的廢后。為了逃避宿命的糾纏,不見到第二個和第三個女人,天壽40歲了都不肯結婚,對任何女人都很冷淡,看都不愿多看一眼。

陳楓:然而,有意的逃避并沒有扭轉天壽的命運,他無意間救了被崔氏家族陷害的朴內人明伊,也就是道士預言中的第二個女人,也是后來長今的母親。當碰到第二個女人時,天壽似乎是明白了自己的命運,這一回他沒有逃避,而是同明伊相互扶持,共同面對命運……

紀嵐:但是即便如此,天壽和明伊隱居鄉間,小心翼翼,仍然心存僥幸的希望能躲避第三個女人的出現。

陳楓:但是命運仿佛是一個緊扣的環,當人們作出一個選擇的時候,相當的歷史時期內自己的路,就似乎已經被定下來了。8歲的長今在一次公開的場合不小心說出了天壽曾是宮廷中的內禁衛軍官,當時朝廷正在追究廢后尹氏的死,天壽因此而遭殺身之禍。每次看到這個地方,我都會想起廢后尹氏臨死前的話,那就是“總有一天……我要讓你們血債血償……”

紀嵐:長今的父親接到了毒死廢后的命令,他是否執行,如何執行,這是命運要他選擇的。長今父親選擇的是執行,廢后被毒死。這個選擇給他帶來了一生的顛沛流离,除了心靈上的歉疚、不安,還殃及到妻子、儿女。后來明伊也是因為尋找天壽的下落被仇家崔氏家族發現而被害死的。道士的預言大部分都兌現了。

陳楓:道士預言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大長今》劇中最關鍵的部分就是“第三個女人”救了許多人。

紀嵐:明伊死前雖然滿怀冤屈,但此時,她已對道士的預言深信不疑,她怀著對長今未來命運的欣慰的心情合上了雙眼。

陳楓:第二個道士的出現是在整部故事進行到了一半的時候,長今受崔氏家族誣陷而被流放到濟州島后師從張德學習醫術有成,但由于在一次突發事件中治療倭將而被再次誣陷。

紀嵐:長今回到京城終于獲得清白后,本來正值朝廷選撥醫女,恰好可以留下來應征的,不過太醫院的主薄鄭白云因為不放心長今因仇恨而回到宮廷,所以故意不告訴長今這件事情,所以長今悵然告別了必須留在京城的閔政浩,踏上了回濟州的路。

陳楓:眼看著就要錯過這次難逢的机會的時候,依然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個小道士出現了,在長今拜祭半師半母的韓尚宮時,他突然出來告訴長今韓尚宮的埋身之地是非常不吉利的地方,而心怀仁心的長今則發現這個小道士身患無名惡疾,于是自告奮勇替這個實際上是富家子弟的道士治病。

紀嵐:恰好這個小道士有預測的能力,知道長今是自己命中的貴人,所以盡管他父親極力反對,還是堅持讓長今替他治病。在長今替他治好了病后,也無巧不巧的得知了朝廷選撥醫女的事情。道士在臨別的時候,對長今說根据麻衣卦象,她將來會救活很多人,最后長今也終于在最后一刻赶上了醫女的考試。

陳楓:小道士的預言同第一位道長惊人的吻合,預示了長今無可限量的光明的學醫之路。小道士的出現也再次提醒觀眾天命不可違。

紀嵐:我還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太醫院的主薄鄭白云在這件事情上可以說“境界不夠”,不懂得君子“以直報怨”的道理。其實另外一點上,可以說,他也是不懂得天命不可違的道理,不過好在他后來似乎明白過來了,在長今沒有肯定的回答他是否會救治自己的仇人時,依然給了長今机會,終于成就了一代大長今后面的故事。

陳楓:誒,紀嵐,人們通常會覺得一個精彩的故事不能缺少美麗的愛情。說到這儿,我看我們不得不提《大長今》中的關于這方面的場面,而且呀,這里面對于天命的釋解更是發揮到了極致。

紀嵐:有人評論說,劇中長今和閔政浩的愛情感人至深,真可謂是東方古典愛情的經典--含蓄內斂,不离不棄。

陳楓:長今和閔政浩的愛情,發生在深宮,可以稱之為一种“互相守望”的愛情。每一次的不期而遇,每一次的相約同行,都只限于輕輕的問候和淺淺的笑容,但溫暖心自知。

紀嵐:再多的不舍再深的情意化為行動,也不過是閔政浩陪長今共同走一段路傾談,或者是在借給她的書里夾一段含蓄而清雅的小詩,又或者是在她逃過大劫后寄來一封波瀾不惊的問候,遣詞造句一如平日,風輕云淡的溫馨和美麗。

陳楓:這部電視劇的最后几集中出現了新的高潮,那就是閔政浩和中宗皇帝關于應該如何愛慕長今之間的互動。閔政浩對中宗皇帝所講的對長今的愛慕則使得對天命的認同上升到了自覺的境界。

紀嵐:在對大長今這部電視劇中,人們往往因為長今這個人物的特別光彩照人而忽視了其他人物,特別是閔政浩這個“男一號”,一個受儒家文化教育的朝鮮貴族。

陳楓:閔政浩最為難能可貴的就是他對皇帝所講述的自己是如何“愛慕”長今的,他對長今的愛慕完全超脫了普通意義上的愛情,而是升華成了對天命的一种自覺的認同。

紀嵐:是的。閔政浩所求的不是和長今的常相守,也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給長今一個幸福的生活,而是鼓勵和支持長今完成自己的天命,去走她應該走的路,就是成為皇帝的醫官,成就一名偉大的醫者,盡管這條路上布滿了荊棘,艱辛异常,這是他對長今的愛慕方式。我記得閔政浩對中宗皇帝皇帝說,沒有人可以阻止長今走成為一名偉大的醫者的路。

陳楓:如果說長今個性的成長歷程更多的是一种先天的,她的一生都走在了一條預定好的,不得不這樣走的道路,在這樣的道路上她不斷的從被動到主動,浴火重生,內心不斷的獲得了升華。

紀嵐:那么閔政浩的升華則有更多后天因素,他從儒家經典中所學到的一些抽像和概念性的東西,受到与長今愛情的激發而成為了一种具體的實踐,而在這种實踐中又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所學儒家思想的精粹,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的走在自己必須走的路上。

陳楓:另一方面,崔氏家族的代表崔尚宮和今英是作為反面人物出現的,她們出身的家族規定好了她們人生的路,就是用卑鄙的手段獲取利益。

紀嵐:但是她們也都有過選擇的机會,這樣的人生,也不是自己內心想要的。然而,种种原因,卻沒有沖破束縛,因此她們的命運令人感慨。

陳楓:有一幕給我的印象很深刻,那就是今英离開宮廷的時候,今英對長今有一段表白。大意是:她即沒有使用足夠的手段和心術為崔氏家族效力,也沒有按著自己內心善良的意愿來幫助長今,她感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那樣的不完美,因為每一次崔尚宮給她分派有違良心的事情時,今英都在內心的善与惡中作掙扎和較量。告別長今前,今英把那封崔尚宮要她銷毀的明伊寫給長今的信還給了長今。她告訴長今:這就是我,一個不完美的崔氏家族的人,也是一個不能隨著自己意愿來決定事情的人。

紀嵐:從今英并沒有銷毀這封信可以看出今英內心深處仍舊存有善良的一面,她并沒有象崔尚宮那樣表現的人性全無、為求自保可以赶盡殺絕。可以說今英是劇中非常矛盾的一個人物。也許正因為今英心中僅存的善念,她逃過了死刑的處罰而被遣出宮廷吧。

陳楓:還有一幕,那就是宮廷外今英同閔政浩的告別。面對被遣出宮廷的今英的悲慘結局,閔政浩說“抱歉,因為除了這句話我實在想不出其他的可以講”。今英含著眼淚回答,“如果來生能再相見,請不要再對我說抱歉……”

紀嵐:這其實也體現出了古人對生死輪回、業力輪報的深信不疑,這一點在劇中崔尚宮的死上可以說發揮的更是淋漓盡致。

陳楓:在崔尚宮窮途末路、就要被捉拿歸案之際,她來到被她害死的長今母親明伊的墳前,崔尚宮流著淚在墳前表白,希望明伊能夠原諒她的殘忍以及她的姑母和上几代姑母的罪行。我記得,當時明伊墳前有一粒石子滑落到崔尚宮的腳下。崔尚宮當時絕望的苦笑了一下,認為這表明她沒有得到明伊的諒解。隨后,崔尚宮摔死在埋葬明伊的那座山的腳下。

紀嵐:其實我看這一段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人可以為其作過的錯事忏悔,但是并不是說,我說了一聲對不起就可以什么都能夠一筆勾銷了。從崔尚宮的結局可以看出呀,一個人都要為其所做過的事承擔后果,善惡必報的因果循環是一定會來到的,只是來遲与來早罷了。

陳楓:難怪有人評价說,整個《大長今》這部戲的結构是一個完整的太極圖的結构。各种命理、果報都在其中,只是通過戲中人的表現把這些演繹出來了。

紀嵐:無論怎樣,縱觀《大長今》這部劇作,從始致終都體現了天意不可違背,命運自有安排,以及大戲歸為善惡必報的因果道理。這戲中有著一种正的力量啟迪人善良的本性,這也許就是這部戲得到普世眾多民眾的認可与喜愛的真正原因吧。

陳楓:我覺得你提到的這些也是中華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部分,可嘆在當今,中共已經將這一部分“异化”了,文化的精髓反而成了“糟糠糟粕”,成了“封建迷信思想”,順理成章也成了“批判的對象”。很難想象現今如何在沒有了文化精髓的情況下發展中華文明?

紀嵐:而中共在扣上了迷信的帽子之后,真的就是利用“迷信”這根鐵棍對“神傳”的中華文化大打出手了。但是中共打掉的是中國人民最寶貴的良知和對神明、天地的敬畏。而這已經延續了五千多年的文化命脈就這樣斷送在中共五十多年來對中國的鐵蹄統治下。這也造成了現今許多大陸的中國人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他們變得什么都不相信了。

陳楓:這其實是對中華民族最深重的傷害,因為中共傷及的是整個民族的命脈,一個丟失了文化的民族是一個失了根的民族。

紀嵐:不過,可喜鄰邦將中華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神傳” 部分再一次以影視的方式展現出來,贏得了眾多的觀眾。

陳楓:這其實顯示了中國人心中那千年文化的根是中共這個西來幽靈触及不到的。只要人們心中那深埋的根再次蘇醒,中共所宣揚的一切歪理邪說真的可以瞬間灰飛煙滅。

紀嵐:當失掉人心的中共再也不能禁錮中國人民的時候,我相信聰明睿智的中國人會讓中華文化再次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好了,听眾朋友,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的節目快要結束了。在節目的結尾部分呢,我們就与您一起分享一段《九評共產党》中一段關于中共摧毀人類的正信的描述,听過之后,您也許也會感同身受吧。

【九評之四】評共產党是反宇宙的力量
三、与天斗,迫害信仰,否定人對神的正信
(二)中共摧毀人類的正信

世界上每個民族在歷史上都是信神的。正是對神的信仰,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們才會在內心約束自己,才能維持社會道德的水准。古今中外,西方的正教,東方的儒、釋、道都告誡人們:信神敬天、從善惜福、感恩知報,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共產主義的中心指導思想就是鼓吹無神,無佛,無道,無前生,無后世,無因果報應。由此,各國共產党都鼓勵窮人,流氓無產者無須信神,無須償還業力,無須安分守己,反而應該巧取豪奪,造反發家。

在中國古代,皇帝們以其九五之尊,仍然自稱天子,受到“天意”的管轄和制約,不時要下詔罪己,向天忏悔。共產党則自己代表天意,所謂無法無天,絕無絲毫限制,結果制造了一個個人間地獄。

共產党的鼻祖馬克思認為,宗教為麻醉人民的精神鴉片。他害怕人們相信神和上帝從而不信他的共產主義。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一書第一篇收入的就是對門捷列耶夫參与研究“靈學”團體的批判。

恩格斯說過:“中世紀及以前的一切都要在人類理性審判台前辯護自己存在的理由。”說這話的同時,他已把自己与馬克思當成了審判台前的法官了。無政府主義者巴庫宁是馬克思的朋友。他這樣形容馬克思:“他儼然就是人們的上帝,他不能容忍除了他之外,還有什么別的人是上帝。他要人們像神一樣崇拜他,把他作為偶像頂禮膜拜,否則就大加撻伐,或陰謀迫害。”

而傳統的正信,對共產党人的這种企圖构成了天然的障礙。

中國共產党對宗教的迫害,可以說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文革中無數的寺廟被砸爛,僧人被游街示眾,西藏90%的寺廟被破坏,中國至今有數万的家庭基督教會成員被關押。上海的天主教神父龔品梅被中共關押30余年,1980年才來到美國。他在90多歲臨終前立下遺囑:“等到共產党不再統治中國時,將我的墳墓遷回中國上海。”一個人為信仰而被殘暴的邪惡勢力單獨秘密囚禁30多年,中共曾無數次逼迫他,只要同意歸中共的“三自愛國委員會”領導,就可以放他出去。而近几年,中共對信仰真善忍的法輪功修煉者的鎮壓,正是中共“戰天”的延續,也是中共力圖強售其奸的必然結果。

無神論的共產党要領導和控制人們對神的信仰,“与天斗,其樂無窮”,其可笑之程度,絕非“妄自尊大”所能形容其万一。

紀嵐:好了,听眾朋友,我們今天的節目時間就到這里了。我們下次節目再會。

陳楓:听眾朋友,再見。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韓古裝劇「朱蒙」熱播創33.1%收視率
從《大長今》看中國文化神韻(上)
「大長今」後古裝劇「黃真伊」花落誰家?
李英愛「大長今簽名會」日本粉絲排長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