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峰會歐盟就人權環保再次向中國施壓

標籤:

【大紀元9月12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希望採訪報導)在赫爾辛基舉行的歐亞高峰會議最後一天,歐盟國家領導人就人權和環保問題再次向中國施加壓力。

路透社星期一的報導說,中國和歐洲聯盟上星期六同意雙方將簽訂一項新的、涵蓋雙邊日益擴大的貿易和政治關係的條約。但同時,中國和歐盟在人權問題上依然存在分歧,中國堅持認為經濟談判應該與棘手的政治問題分開。

路透社的報導援引丹麥首相安德斯-拉斯姆森的話說,他星期一與中國總理溫家寶會晤時提及了他對中國人權狀況的關注。安德斯-拉斯姆森表示,他歡迎中國要批准聯合國政治和公民權利公約的承諾,並強調了中國需要繼續改善其人權狀況,包括信息的自由傳播。

就歐盟在中國人權問題上的態度,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的資深分析人士斯匹戈爾女士表示—

斯匹戈爾女士:「我認為正如許多國家一樣,歐盟主要關注的是貿易和商業,實際上芬蘭在對中國大使最近曾表示在這次歐盟中國領導人會晤期間人權將不會成為主要議題,他說人權是敏感問題,這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念。我們當時很關注,因為尊重人權不是一個主觀問題。歐盟應該時刻不要忘記人權是一個普世價值。」

中國表示在改革了司法制度後將批准聯合國的政治和公民權利公約,但國際人權組織指出,中國政府只是對人權問題給予口頭承諾,同時,卻打壓異議人士和表示不滿的公民。中國政府日前宣布新法規,責令外國媒體機構必須在獲得准可的情況下才能向中國客戶發放消息。新法規並警告說,新聞報導不能「危害國家利益。」北京的這一動作引起人們對它控制媒體的警覺。

美國西東大學的楊力宇教授,就歐盟和中國關係的現狀作了如下分析:「我想歐盟對中國的態度最近有些變化。最主要的是在過去德國跟法國在主導歐盟,而且它們都是貿易至上主義,經濟掛帥,所以過去對中國的人權問題並不是那麼重視。

但是自從德國總統施洛德落選以後,新當選的這位來自東德的女總理對人權問題非常重視。她在今年夏天訪問中國的時候還特別在德國大使館會見了中國的異議人士,而且發表了中德關係的談話,裡面特別提到人權問題。這次中歐領導人會晤人權問題是德國提出來的。」

芬蘭外長托默雅星期一表示,他當日與中國官員會晤時將提及中國政府有關媒體的新法規。芬蘭目前是歐盟的輪值主席國。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小人物權益還是被忽視?
博大書局義賣聲援和營救高智晟
外電:中共壓制異議人士  好冷的中國
加獨立調查員大衛 麥塔斯在丹麥召開新聞發布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