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投書:以退耕為名圈地建滑雪場

——來自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牙克石市免渡河鎮村民的呼聲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9月21日訊】在我的家鄉,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牙克石市免渡河鎮,一群農民正聚集在鎮政府的門前。他們當中有我父親的兄弟,有我的兄弟,有我的長輩,有我兒時的夥伴。他們從來都是一個有形的集體,在過去他們是一個公社的社員,現在他們是一個村的村民,共同靠一片原屬於公社的集體土地為生。這片地叫「地營子」,現在它成了資本和惡政垂涎三尺的肥肉。

我的堂兄早上打電話給我,說城市裡訊息發達,希望我能幫忙尋求媒體幫助曝光他們的事。為了搶走農民集體手中的耕地,昨天鎮政府的十多個人(包括鎮某領導的司機)試圖破壞耕地上的作物,在沒有得逞的情況下,他們強拆農機零部件,打人罵人,撒潑耍混,極盡無賴之能事。鎮派出所派警力到了現場,但是這些警員沒有制止他們的行為。

地營子的農民義憤填膺,扣留了鎮政府的一輛小汽車,並聚集到鎮政府門前,要求對事件給予解釋。但是,大家並沒有得到任何回覆,晚上9點多鐘,人們最終散去,今天一早,他們重又彙集起來。

其實早在06年的新年,就有消息傳來,有位市委領導之前在某大會上提出建一個滑雪場(現在據說改為××生態園了),官方的意圖一言以蔽之,是利用自治區特有的政策,以「退耕」為名,行「圈地」之實。但是,這種退耕是無條件的,不像是一些發達地區,農民土地被徵用可以得到「小城鎮保險」或是類似的社會保障。

當地政府機構臃腫、冗員眾多,但是財政短缺,當地居民低保只有24元/月,怎樣保證政府的財源才是重要的,這片地到底如何經營並不要緊,關鍵是把集體的財產變成國家的,就有利可圖了。

據本人瞭解,在公社解體到村委會重建之間的過渡時期裡,負責基層事務管理的是由鎮級政府下設的「經濟管理委員會」。這一期間,有相當數額的集體資產流失掉了。而且對於80年以後的集體開墾的土地,通過「補充材料」,都變成了國有土地。

這條趨勢是明顯的,私權利的邊界越縮越小。近年來,這個小鎮因為資源流失、環境惡化而日趨衰落,普通民眾的生活日漸拮据、艱難。土地是當地民生的根本,農產品換來的錢在這個小市場裡流通,構成了這個小鎮基本的經濟支撐。當然,更重要的農業經營的市場方式決定的分配結構是相對穩定的、健全的、自主的:大戶的股份收入、土地承包權人的流轉費、自耕農的收入、僱傭的農業工人的工資。從可預期的情況看,就算上面提到的項目是真實的,它是否能夠從現有的分配格局過渡到一個更好的局面是非常值得懷疑的。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農民群眾的組織性、團結性,以及法律意識在整個過程中有相當充分的體現。很多農民都詳細研究了國務院關於退耕還林的有關法規,並和當地政府推出的文件進行了對比。不少人採用錄像、拍照等方式保存了相當多具體事件的證據和記錄,比如施工建設中的索道、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對春耕工作的干預等等。這些農民的行動讓我感覺到一種強大的震撼力量,不應該有官老爺枕在老百姓的無知上作他的黃粱美夢了!

我不是農民身份,不在農村工作,我的家人不是農民身份,但是他們在農村生活。今天在那片土地上所發生的一切,決不是與我無關的。當目睹了這個國家一件件類似的事件之後,突然有一天,同樣的悲劇在我的家鄉(我的回憶和情感中的最美好的領地),我分外地感覺到這一點,在這片國土之上,作為主人翁的人民之一,有甚麼事和我們不相關呢?我希望我能為這片養我長大的土地做點甚麼,希望能有朋友願意提供幫助!謝謝你們!(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內蒙古草原蝗災嚴重
自貢當局派黑幫佔地   逼農民交出最後土地
現實社會中的怪現象,十四歲的初中生已拿薪水三年
胡少江:中央政府殺雞嚇猴推行宏觀調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