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人士分析月餅包裝“大比拼”弊端

綠色星球

人氣 3
標籤:

今年的月餅包裝可謂五花八門,鐵制、藤制、木制的包裝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且售價大都在幾百元甚至上千元,本可以簡單大方的月餅包裝,非要弄成多層寶閣式提 籃、龍船形禮籃等樣式。一家大型月餅生產廠的老職工王喜旺說:”過去月餅包裝就一個紙盒子,可現在包裝的成本占到了總成本的30%。”

  據瞭解,我國每年月餅銷售額近100億元,生產廠家投在包裝上的費用高達25億元左右,包裝已占到月餅售價的20~30%,一些講究的包裝還要占到成 本的70~80%,也就是說包裝比月餅本身還要值錢,而月餅本身的生產成本所占月餅售價比例僅在20~30%之間。縱觀月餅包裝的發展史,不外乎經歷了: 單調乏味的求溫飽年代,建國之後至文革結束,那個年代的人們渴望的是實惠與口福,對月餅包裝幾無所求;求新求變革的溫飽年代,月餅包裝開始向禮品化方向發 展,此階段的月餅禮品化包裝以中低檔為主,紙盒占了65%以上,鐵盒為20%左右,塑膠不到15%;20世紀90年代中期准小康年代提前到來,此時月餅包 裝的精製化、高檔化、品味化日趨強烈,月餅包裝講究的是多功能性,可做工藝品,可做玩具等;進入新世紀的小康年代,月餅作為禮品的功能越來越突出,月餅包 裝走入了沒有精美包裝就賣不出去的誤區。因而出現了月餅包裝”大比拼”的場面,對此,中國焙烤協會理事長朱念琳表示,月餅作為禮品,沒有精美的包裝就賣不 出去,月餅越來越講究包裝也是市場調節的結果,不過,如果包裝的價值超過了月餅本身,月餅也就走樣了,而且精美的包裝本身就是一種很大的資源浪費。以上海 為例,上海市每年生產月餅1000萬盒,包裝這些月餅約要消耗400~600棵胸徑10釐米的樹木。從全國來說,一個中秋節吃掉的樹木就至少是這個數字的 10倍以上。其實,存在過度包裝現象的產品豈止月餅包裝一項,算一算所有商品包裝用紙量以及要砍伐的樹木,那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可以說,紙盒用得越多綠 色消失得越快,再加上包裝用的塑膠製品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被土壤吸收,所有這些因包裝給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對人類帶來的隱患無疑是觸目驚心的。

  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副教授陸永琪因此指出,商品的過度包裝害處有四:首先是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過度包裝物肯定不是必需消費品,中秋節,人們吃的是月 餅,所有的包裝物,無論多麼精緻、美麗,最後都要扔到垃圾中去。其次是增加了垃圾的產出量。北京市每年產生的近300萬噸垃圾中,各種商品的包裝物約為 83萬噸,其中60萬噸為可減少的過度包裝物,每年用於垃圾處理的費用高達10億元,如果減少不必要的過度包裝,一年就可以節省兩億元。第三是鼓勵了不正 當競爭。有些商家和生產廠家不是靠商品的質量佔領市場,而是靠包裝取悅消費者,於是,就有了一些商品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四是損害了消費者利益。過度包 裝必然要提高商品的成本,而這些精美包裝物的成本價值當然要加在消費者頭上。一塊月餅能值多少錢?百元、千元一盒,包裝物的價值遠遠超過了月餅本身。目 前,世界上對生活垃圾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是做到減量化、資源化、迴圈化。其中,減量化居於治理之首,因為只有在源頭上減少了垃圾量,才能減輕後續治理的負 擔,使垃圾問題得到有效控制,而反對過度包裝無疑是減量化的重要一環。現在,許多國家的法律規定包裝物不能大於被包裝物體積的1/10,但我國的包裝業並 沒有這方面的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過度包裝的歪風。為對商品包裝從質量、材料、體積上加以規範和約束,我國應儘快出臺一部限制過度包裝的法律,以保 證消費者買到貨真價實的商品。

  實際上,在許多消費者眼裏,購買商品如果是為了自己或家人使用,有沒有漂亮的包裝根本無所謂;如果是當做禮品送人,包裝的確需要精美,但也應適可而 止。因為商品最重要的還是內在質量,外部包裝應該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喧賓奪主”,貨真價實、物有所值,才是取捨商品的最重要標準。

文章來源:http://www.21cnstar.com/  綠色星球

相關新聞
六藝教學融社區 永定石碇之光
俄中止庫頁島油氣開採 旨在加強合資企業管理
國鉅女董座遭潑酸案主嫌鄭正勇落網
台中縣府 籲民眾儘速換發身分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