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財政預算案看大馬經濟》經濟論壇

人氣 1

【大紀元9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曉慧吉隆坡報導)針對於9月1日馬來西亞政府公佈的2007年財政預算案,馬國反對黨人民公正黨於9月22日,晚上八時,在隆雪中華大會堂二樓講堂舉辦《從2007年財政預算案看大馬財經》經濟論壇,剖析2007年財政預算案,讓人民瞭解馬國經濟需要作出如何調整,以恢復1997年全球經濟風暴前的高經濟成長率。

這場以英語和國語作為媒介語的經濟論壇的三位主講人是來自人民公正黨全國總財政丹斯里卡力依布拉欣〔Tan Sri Khalid Ibrahim〕、大馬全國職工會主席兼公正黨格拉那再也區會主席賽沙希〔Syed Shahir〕和馬國中文日報東方日報《名家》專欄作家孫和聲。

出席的市民。(大紀元記者徐長樂攝影)


孫和聲發表的主題是「面對經濟的現實」。他認為馬來西亞人民普遍逃避所面對的經濟問題。他表示面對目前全球化的經濟趨勢,馬國所面對的兩個主要問題是馬國沒有工業結構,以及沒有成功的提升工業結構。自從1970年代,馬國已開始接受海外直接的投資。馬國因為忽略了技術上的發展而造成30多年過後,馬國工業仍然停留於低水平的工業活動。馬國政府因無法創造更多的高素質就業機會,而導致許多受高級教育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由於馬國政府沒有提升自己的工業結構,造成吸引不到更多高科技的工業到來投資。同時,無法挽留現有的投資工業的撤離並轉移到人力開銷更低的國家。這對於太依賴海外直接的投資馬國經濟是不利的。

另一位主講者卡力依布拉欣則認為大多數馬國人民都傾向於放棄自己的權益。他形容經濟就如一個足球隊,我們有責任選擇隊員,以及我們想要參加的足球賽。他分析表示馬國政府開始增加預算,但這些預算卻跟國家發展沒有關係,而主要花費於行政。

市民發問問題。(大紀元記者徐長樂攝影)


他接著表示如果馬國要達到2020年成為先進國的宏願,我們必須讓國民開始思考。我們必須有一個意識「經濟是我們的」。他認為馬國人民多數是沉默的一群,很少訊問關於預算的來源。他在過往20年的實用經濟、商場投資的過程中學習到一個歷史的教訓,就是思想是很重要的。要改進馬國的經濟,他認為目前聯合大眾的力量是很重要,目前是大家開始討論如何更好管理我國經濟的時機。

最後,主辦單位安排了約一小時的問答環節,讓出席的市民提出他們對國家經濟的一些看法和疑問。(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國際媒體關注蒲亭與喬治亞總統會面
世界經濟論壇東亞會議正式在東京揭幕
世界經濟論壇東亞會議  日本改革備受討論
新州政府因預算案未獲通過而遭關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