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九日亞洲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1月29日訊】

**中國需溫和通膨 紓解升值壓力

中國去年消費者物價指數攀升1.5%,預期今年通貨膨脹可能加速到2.6%,主要是因為佔消費者物價指數六成以上的產品,例如穀物、家庭用品,藥品和香菸等產品價格,預期今年都將上漲,市場人士認為,中國應該允許通膨加速到約5%,而不是採用調高利率方式來抑制通貨膨脹,因為升息可能影響工業生產,並且吸引更多資本流入中國,加重人民幣升值壓力,維持溫和通貨膨脹,反而可以刺激消費,並且紓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中國生態現代化指數 世界倒數18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完成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中指出,在全球118個國家的生態現代化指數排名中,中國位居倒數第18名,顯示中國面臨沈重的環境壓力,目前中國的工業是採取先污染、後治理、再轉型的方式發展,大部分的工業都還在污染階段,欠缺治理,更別說轉型了,所以想要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達到先進工業國家的標準,仍然需要相當大的努力及相當長的一段改革時間。

**香港人太浪費 餐廳食物8成5吃不完

根據香港一個環保團體的調查發現,香港餐廳有85%的客人都沒有全部吃完食物,其中有45%的客人甚至還剩下33%以上的食物,以每個人每星期午餐花港幣150元推算,吃剩份量浪費達45元,既浪費金錢又會增加垃圾處理空間和經費,所以環保團體呼籲餐廳提供不同份量食物,並且按量收費,市民可打包吃剩食物,減少浪費以及紓緩垃圾掩埋場的壓力。

**藥監局因弊案停審批 藥廠陷困境

自從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收受賄賂弊案爆發之後,從去年八月底以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暫停審批新品種藥品,使得研製新藥的中國藥廠陷入困境。多新開工廠家花了大價錢造的生產車間和購買的設備,結果都擱置等待著批文生產,另外還有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研製新藥的廠家,也都因為審評暫停而陷入空轉,受到影響的藥廠都面臨生存的困境。

**中國房產引發衝突 民眾企業相對抗

中國全國個人合作建房聯盟組長、溫州個人集資建房發起人趙智強表示,將在大陸20個城市發起億萬中國人反對高房價聯合簽名活動,以及促成一份有關個人合作建房的議案,藉由聯合廣大民眾的力量反對高房價。另一方面,有多家上海房地產企業共同簽署承諾,在明年12月1號前,不僅不調低房屋銷售價格,還要以每個月2%到4%的比例上調房價,說明民眾和房屋企業矛盾逐漸激化。

**日零售滑降 消費支出衰退加深

日本12月零售銷售比11月衰退0.2%,比去年同期衰退0.3%,創下8個月來最大跌幅,顯示日本消費支出落後經濟復甦,要想從10年以來最大的衰退中反彈,恐怕相當困難,這也是日本中央銀行利率按兵不動的主要原因,因此佔日本經濟超過5成比重的消費者支出數據,將是日本經濟未來觀察的重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十二月二十九日亞洲財經要聞
一月一日亞洲財經要聞
十二月二十八日亞洲財經要聞
一月二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