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大巖畫 隱秘的遠古巨作

張小路 攝影:Harry Crosby

人氣 9
標籤: ,

【大紀元1月9日訊】沿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往南走,就進入一個狹長的大半島,這是墨西哥境內,但是在地理和歷史文化上都與加利福尼亞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個地區的中文名字叫「下加利福尼亞」,英文是Baja California,念作巴哈加利福尼亞,常常被人們簡稱為巴哈。

在巴哈半島的幽谷深壑中,靜悄悄地立著一幅幅壯觀的巖畫,繪在洞窟中、巖陰下和崖壁上。這些巨大巖畫的分佈地點已發現的有數百處之多。研究結果顯示,它們的歷史可追溯至7500年前。

誰創作了這些大巖畫?又是為了甚麼?都還是未解的秘密。那些神秘的畫手在歷史的霧靄中來到這裡,留下作品,然後他們又離開了。

上世紀70年代,一個名叫哈里.克羅斯比(Harry Crosby)的美國人走進巴哈中部的山地,搜尋當地巖畫。他由牧人帶領著,騎著騾子,走過條條崎嶇小徑,到200 多個地方拍了照片。1975年,他的巴哈巖畫畫冊出版,1998年擴充再版,引起了全球巖畫研究者、愛好者和旅行探奇者的關注。

(一)
不少人拿著哈里.克羅斯比的畫冊前往巴哈按圖索驥,去尋訪隱秘的遠古大作。畫裡的人和動物形象比現實的要大得多,很多由紅、黑兩種色彩繪成,往往一半紅一半黑;也有一些白色或黃色的。人物多是舉起兩臂的靜態模樣,而動物則或跑或跳,或展翅飛翔,就像要躍出巖壁一般。

哈里.克羅斯比不是第一個對這些大作感興趣的外人。早在1962年的春天,美國探險作家厄爾.加德納就出錢組織了一次考察活動,邀請人 類學家克萊門特.米漢參加。他們一行探訪了4個巖畫地點,又乘坐直升機拍攝了另外5個。次年,加德納在《生活》雜誌上發表了巴哈巖畫的彩色照片。

1966年,米漢發表了學術文章,介紹那些巖畫。再往前推,18世紀的西班牙傳教士也注意到了巴哈巖畫。他們的記載說畫中人類和動物形象描繪粗糙,但是獨特生動,使用的顏料顯然是取自當地火山土壤所含的礦物質。他們問過當地土著人,傳說是以前一個來自北方的巨人族留下了這些畫。19世紀末期,一個為礦業公司工作的法國化學家再次「發現」了這些巖畫,還寫了一篇文章。

這些遠古作品真正引起世界的矚目,還是哈里.克羅斯比的忽忽悠悠騾背之旅以後。他的《巴哈加利福尼亞的洞穴繪畫》把為人所知的巖畫地 點從30個一下子擴展到200多個。那以後,另外一些巖畫地點也陸續披露了出來,分佈地區也擴大了,遊客越來越多,巖畫的保護也成了一個研究課題。

以前巖畫所在處任由人們攀爬。現在墨西哥當局已經採取了一些管理和限制措施,減少遊客對這些巖畫的損害。199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把聖弗朗西斯科山區的巖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現在人們知道,瓜達盧佩山區也有很多巖畫。學者們呼籲把聖弗朗西斯科山區世界遺產的邊界向南擴展,將瓜達 盧佩山區也包括進去。

哈里.克羅斯比說,遠離巖畫是保護它們的最好方法。但是,他自己騎在騾子背上掀起的巴哈巖畫熱,看來他自己是很難平息下去了。

巴哈大岩畫(圖片/國際在線)

(二)
現在,學者們公認巴哈中部是世界上幾個最重要的遠古巖畫寶庫之一。巖畫裡動物和人的形象尺寸之大在美洲首屈一指。那麼作者是誰?出於甚麼目的?他們是如何利用地形做畫的?又是怎麼來到此地的?專家們已經探討了幾十年。

1962年的那次考察行動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人類學家克萊門特.米漢對一處巖畫遺址的一段木栓進行了放射性碳測定,得到的結果是大約距今550年。米漢結合考察中的其他線索,給出了一個他想像中的故事輪廓:

大概600年前,這地區居住著一群以狩獵和採集為生的人們,一度人丁興旺。後來,也許是氣候原因,也許是過度狩獵使得生存環境發生了變化,也許是瘟疫爆發流行,總之人們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被迫遷走了,文化發展斷裂了。那是在17世紀末期西班牙人到達之前的200年。西班牙人來到時看到的是人口比較少、經濟活動不發達、文化貧弱的人群。

巖畫中的好多動物都被一支白色的箭射中,這一點特別引起人們的興趣。米漢解釋說,這表達了狩獵中的祈願和喜悅,他還認為當初畫裡的所有動物都是帶箭的,只是白色顏料不耐風吹雨打,已經消褪了。巖畫裡也有一些人被箭射中甚至貫穿,有的人竟然身帶十幾支箭!這可能是表現戰爭,但更可能是巫術的祈求或詛咒。米漢還指出,這些形象往往描繪在一般很難觸及的地方,比如巖洞頂部,甚至是凌空伸出的、下臨幾百米深谷的懸崖,這也許意味著繪畫行為成了一種象徵性的儀式,比作品本身更重要。

巴哈大岩畫(圖片/國際在線)

(三)
米漢勾勒的故事時間表已經被近幾年的新發現動搖了。學者們對新採集的巖畫樣本做了年代測定,發現其中一些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還有一些則可追溯到7500年以前。這說明繪製巖畫的行為持續了前後幾千年的時間,也就是說,相應的文化也延續了那麼長時間。

巖畫居然有這麼古老!這個發現使學者們大感驚訝,因為這些畫看起來是那麼鮮艷,保存得那麼完好。 

哈里.克羅斯比說,他當年拍照片時就不相信這些巖畫如米漢說的那麼年輕。他發現,許多巖畫有若干層的重疊,一個圖形畫在另一個的上邊,有些地方竟達到五層之多。較新的畫層相當鮮艷,清晰可見;較老的畫層則退色嚴重,以至於幾乎看不到。克羅斯比認為,這表明第一次和最後一次繪畫之間必定流過了許多光陰。

學者們還沒有作出關於巴哈大巖畫年代的定論。他們繼續搜尋,希望能發掘出其它資料以進一步證實年代。專家們都知道,必須通過一些年代明確的物品來證實這些巖畫的年齡,然後才知道畫手們屬於歷史上的哪個部落,再接著才能探究他們生活的細節,解說畫面的含意。

哈里.克羅斯比認為,巖畫裡的動物和人的形象表現了某種意義上的「我們與它們」,也許是人對動物的欣賞和依賴。但是他承認,在還沒有搞清楚畫手究竟是誰的情況下,是很難瞭解畫手的真正想法的,這些說法都是猜測罷了。

巴哈巖畫的自然消蝕有多快呢?克羅斯比認為,表面消褪的過程會持續下去,但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從現在往後的500年間,人們幾乎看不出畫面有甚麼變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小雪飾演 亞洲歌后鄧麗君?
網路視訊脫衣舞 工程師遭光碟恐嚇
搶攻手機桌面 業者”脫”序演出
【歲時禮俗】「小雪」雪滿  來歲必豐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