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前左右交鋒白熱化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10月10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報導)中共十七大即將在10月15號開幕。有海外媒體認為,中國思想理論界左、右兩派的交鋒日趨白熱化,雙方都試圖影響中共十七大的決策。然而也一些分析認為,目前所謂左、右兩派都不是中國社會的主流。

在中國,左派和右派的概念實際上並不十分清楚。台灣中央社星期一的一篇報導指出,最近雙方爭論的焦點包括:對民主社會主義理論,以及對各種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這實質上是一年前開始的對中國改革方向大辯論的延續。

文章引述香港媒體的報導說,被視為右派的北京大學法律教授賀衛方表示,左派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理性作論證,對右派沒有殺傷力,但因為中南海對左派比較顧忌,因此在理論界有一些影響力。

而經濟學者仲大軍則認為,左、右兩派實際上都不是中國社會的主流,對當前政策沒有影響力。旅居美國的原中國政府官員方覺,也持有和仲大軍類似的觀點—

方覺:「外界所注意的交鋒實際上不發生在中國的政治層內,更不發生在中國的領導層內,它主要是發生在中國的知識界和一部分前共產黨的領導官員的小圈子裡面。所以我覺得在知識界發生的左派和右派的爭論不影響中國的政治方向,因為目前中共領導層和知識界的關係是非常鬆弛的。知識界對中國政治的影響和中國決策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近來,在北京出版的,由一些新聞界退休高官主辦的雜誌《炎黃春秋》經常發表有關民主社會主義的文章,在中共理論界引起很大爭議。

中國左派代表性人物,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綜合局局長張勤德,被外界視為中共內部左派的代表人物。他對海外媒體表示,必須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劃清界限,否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假的。

他還表示,中共黨內右派多數是大富翁,有一定社會基礎,又有外國勢力撐腰,在海外被看成是改革派、開明派。而中共黨內左派人數雖少,但卻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

美國中文爭論雜誌《北京之春》總編輯胡平分析說,實際上中國的這些左派和右派,都不能代表中國老百姓的利益—

胡平:「左派和右派跟西方所定義的完全不一樣,目前中國比較活躍的左派和右派的共同特點是對政治上的自由民主持反對態度,跟我們所說的民主和專制的對立又不一樣,但是民間也有一些人對現在的貧富差距,對市場化的改革有很多看法,但他們共同的就是很支持自由民主,反對專制。」

胡平表示,中共理論界的左派近年來不被中共最高層接受,甚至受到打壓,而他們仍然堅持集權專政的思想,顯示出中國現實政治的荒誕性。

胡平:「他們在黨內已經很不得勢了,寫那麼多公開信連個公開發表的地方都沒有,他們本來就該去爭取言論自由,爭取出版自由,給自己爭取黨內的民主和社會的民主,以便使自己能夠堂而皇之地集結起自己的力量,散佈自己的觀點,從而在政治上發揮作用,他們本來該這麼做,但他們不。他們還完全贊成強化權力中心,排除異己,黨的這種政治上的專制。所以,這點是他們最可笑也最可悲的。」

方覺則表示,中國最需要的是政治民主化,否則中國社會發展將遇到極大障礙。他認為,決定中共十七大政策走向的,並不是這些左派或右派的理論界人士。

中國經濟學者仲大軍也對海外媒體說,沒有民主就沒有改革,中國未來應該允許公民通過投票和選舉表達民意,由民意決定國家的政策方向。(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軍方人事調整 確定七大軍區新司令
十七大前  中共中央委員會閉門討論陳良宇命運
傳李鵬為兒子進入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拉票
中共開十六屆七中全會 上百輛警車截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