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唐詩】柳宗元 江雪

千峰
font print 人氣: 133
【字號】    
   標籤: tags:

千山鳥飛絕,萬徑(1)人蹤(2)滅。
孤舟簑笠翁(3),獨釣寒江雪。

【註釋】
(1)徑:小路。
(2)蹤:蹤跡、足跡。
(3)簑笠翁:穿著蓑衣、帶著斗笠的漁翁,簑衣和斗笠為古代遮陽擋雨的衣帽。簑,音縮,通蓑;笠,音力。

【參考語譯】
放眼望去群山眾鳥早已飛盡,而無數小路上也都尋不得旅人留下的足跡, 只見孤舟上一位披著簑衣帶著斗笠的漁翁,正獨自在寒江風雪中垂釣。

【賞析】
隨著大雪紛飛,漸漸的鳥兒飛散了,人的蹤跡也尋不著了。周圍的一切都因風雪天寒而發生了變化,只有漁翁依舊不為所動。

柳宗元遭到貶謫流放之後,始終保持堅忍的精神。正如那漁翁一般,雖廁身孤寒而處之泰然,其守貞不渝的氣節,令人欽慕。他不僅信守著政治上的抱負,更恪守著身而為人應尊崇的道義:元和十年,柳宗元被貶柳州,而好友劉禹錫則流放播州,柳宗元知此地艱苦,於是上書表示劉禹錫尚有老母在世,願和其交換代為前往。患難中的真情震撼當世;而在遭受痛苦時仍能先為別人著想的情操,正是柳宗元高貴人格的體現。

困頓中,柳宗元成就此一絕唱。本詩恰如其「永州八記」以生動筆法寫山水勝景,更寄託高妙哲理、直抒胸臆,融情景於一爐。在千山萬嶺的絕世孤寒中,獨守清芳。@*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床前皎潔的月光灑落,朦朧中我還以為是地上的霜,可抬頭一望,原來是明月在看著我呢,低下頭來發覺孤身一人,令人不禁遙念起遠在他方的故鄉。
  • 春眠不覺曉(1),處處聞啼鳥(2)。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3)。
  • 您是從故鄉來的,一定知道故鄉發生的大小事情吧?快告訴我您來的那一天,我家窗前的那一株梅花是不是開了呢?
  • 丞相祠堂何處尋(1)。錦官城(2)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3)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4)頻煩天下計。兩朝(5)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蘭花在春天花葉扶疏繁茂,桂花在秋天花色明潔芬芳,各自生意盎然欣欣向榮
    ,自然形成了春秋時節的佳景良時。沒想到棲於山林間的隱士因欣賞春蘭秋桂
    的美好而心怡神悅(而引之以為同調),其實,花草樹木自有他們的本性,順時
    自然的生長中已展現其大美,又何必要經由美人採摘來肯定他們存在的價值呢?
  • 張九齡在政治上雖有才華足以嶄露頭角,卻也先後二次被貶。當第二次貶官,左遷為荊州長使時,有詩〈荊州作〉二首,雖宦途不順遂,仍寫下「高秩向所忝,於義如浮雲」的句子。
  • 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 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 雙照淚痕乾?
  • 綠螘新醅酒,
    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
  • 隱居獨修之人,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寂寞」,如果不能克服並去掉它,就無法隱居,也達不到修煉的效果。所以我們來看一看,王維是如何排遣這種「寂寞」之情。當「寂寞」難耐之時,就走出房間,「蒼茫對落暉」。雖然是「人訪蓽門稀」,但作者卻認為自己有松、鶴為鄰(鶴巢松樹遍)。
  • 「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其中的「(仙)鶴」借指賀知章。言外之意是說,您將來在仙界中自在逍遙,什麼時候能飛回來紅塵探望我們啊?因為宴會有皇帝在場,賀知章又是四朝元老的前輩,所以李白這首詩用詞用典都恰到好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