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軍區圍剿鳳山「造反大軍」真相

——文革機密檔案揭密之四
小平頭(丹麥)
font print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9日訊】1968年下半年。韋國清(廣西區黨委書記、廣州軍區第一政委),動用軍隊會同廣西各地”聯指”在南寧、柳州、桂林、梧州等地圍殲廣西” 四.二二”(柳州、桂林、梧州的”造反大軍”)的同時,也專門調動部隊和 “聯指”圍剿鳳山縣的”造反大軍”。儘管是一個縣的圍剿,但其背景之特殊、屠殺之慘、圍剿時間之長,在廣西文革中轟動一時,特此專文以述之。

背景

文革之初,廣西各派群眾組織聯合後分裂為兩大派:廣西 ” 聯指”(全稱”無產階級革命派聯合指揮部”)和廣西”四.二二”(全稱” 廣西四.二二革命行動指揮部”)。

“聯指”擁有現實當權者(韋國清)以及廣西軍區和幾乎整個縣鄉政權及組織的支持,在廣西是多數派,或稱”大派”,廣西”四.二二”(含柳州、桂林、梧州的”造反大軍”和柳鐵工機聯),則是少數派,又稱小派。

唯獨河池地區鳳山縣的形勢有別於廣西其它地方,該縣”造反大軍”的勢力占壓倒多數,這在廣西是絕無僅有的。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當時鳳山縣副縣長覃家修和離休老幹部、當年韋拔群部一營營長廖熙英,不滿廣西軍區”支左”,”支一派,壓一派”(即支持 “聯指”,壓制” 四.二二”在鳳山的群眾組織”七.二九”兵團)因此倆人領頭對抗軍方,支持” 七.二九”。

廖熙英、覃家修二人在鳳山老革命根據地頗有威望,該縣廣大農民和民兵跟著廖、覃加入”七.二九”兵團。這樣鳳山的”七.二九”成為鳳山縣的多數派,而且是以國家幹部和農村基層幹部為主的群眾 組織。由於他們人數少,在兩派武鬥中曾多次失利。如鳳山縣人武部部長在武鬥中被”造反大軍”綁架。廣西革籌和廣西軍區及廣西 “聯指”,自然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急慾拔除而後快。(1)

1968年2月2日,廣西革籌給鳳山縣發出制止武鬥的五條命令:

1,兩派都是群眾組織,有分歧須通過協商解決。

2,”造反大軍”進攻”聯指”據點是錯誤的,立即回原單位抓革命促生產,停止進攻,撤除包圍。

3,農民(”聯指”)進城搞武鬥是錯誤的,立即回原單位。

4,要維護中央”九.五”命令,不許搶奪武器裝備。

5,”造反大軍”綁架縣人武部部長是十分錯誤的,要立即送回。(2)

“打蛇要打頭”,要扭轉鳳山的局勢,只有首先將覃家修、廖熙英當”階級敵人”打下去,才能接著把”七.二九”殲滅之。

羅織罪名

下面列舉的事實,證明廣西革籌和廣西軍區在1968年是如何有步驟、有計劃地給鳳山”造反大軍”羅織罪名,上綱上線,達到圍剿屠殺”七.二九”的目的。

1968年2月16日,廣西革籌、廣西軍區向周恩來總理、中央軍委、中央文革發出《鳳山縣、柳江縣發生武鬥的情況》的電報。

電報說,自一月中旬,廣西”四.二二”和廣西” 聯指”分別派宣傳隊到鳳山縣兩派中去活動,使兩派不斷發生摩擦,並多次發生武鬥。 1 月 29日,該縣 “造反大軍”奪了九家等四個公社” 聯指”民兵武器,2月3日,”造反大軍”300多人包圍鳳山縣城”聯指”據點。”聯指”也調農民進城,雙方共調農民千餘人進城武鬥。

革籌小組派沙池軍分區司令員孫長鎖去處理該縣武鬥效果不大,該縣武鬥的發生和擴大,除壞人挑動是主要原因外,當權派副縣長覃家修和離休老幹部廖熙英插手是重要原因。他們支持”造反大軍”,利用自己在群眾中的威望和影響,調動農民進城。此外是鳳山縣人武部在”支左”工作中的親一派疏一派,”造反大軍”失去信任 ……(3)

自此,廣西革籌和廣西軍區緊鑼密鼓地醞釀佈署解決鳳山”七.二九”問題。

2月27日,廣西軍區司令員歐致富接見鳳山縣” 聯指”代表,聽取他們匯報鳳山縣”造反大軍”的問題,歐致富向他們表示要揪出插手鳳山的”黑手”來。(4)

下面這份會議記錄,披露了廣西軍區圍剿融安縣、鳳山縣”造反大軍”的決策過程。

3 月7日晚,廣西革籌小組開會,研究決策幾個重大問題。出席人:韋國清(廣西革籌小組組長、區黨委書記、兼廣州軍區第一政委)、歐致富(廣西軍區司令員)、魏佑鑄(廣西軍區政委)、伍晉南(區黨委副書記)、安平生(區黨委副書記)。列席人:徐其海(區黨委常委)、孫磊(廣西軍區政治部主任)、吳華(廣西軍區副司令員)。

韋國清說,融安縣和鳳山縣的問題要處理,可以給中央些報告,提出處理方案,博白縣已去了部份部隊,可以解決問題了。

歐致富說,對融安縣”造反大軍”可採用解決裡高圩辦法解決。(2月上旬至中旬, 柳江縣人武部支持”聯指”圍剿 “造反大軍”,裡高的”造反大軍”缺武器,於2月29日命令6886部隊派24輛卡車全副武裝人員前去包圍裡高的”造反大軍”,收回武器,並抓獲了60多人,押送柳江)

韋國清說,看看需要多少部隊,由歐致富具體組織鳳山縣是否也採取同樣辦法(即派部隊圍剿)解決?

歐致富說,融安”四.二二”的”造反大軍”有六百多條槍,一千多人,部隊少了是不行的。

魏佑鑄說,建議廣州軍區給廣西調部隊。

韋國清說,可以向廣州軍區提出意見,派部隊解決柳州地區問題(融安縣屬柳州地區),對鳳山縣建議由220師派部隊解決 …… (5)

3月11日晚,廣西革籌、廣西軍區發出《同意鳳山縣部隊進駐”聯指”據點,保護群眾》的電報。廣西軍區命令659團一營去鳳山”支左”,實為支持”聯指”,打擊”造反大軍”。

廣西軍區經過按部就班地佈署,已經到了可以給鳳山”七.二九”羅織罪名、上綱上線孫時候了。

5月22日,廣西軍區政治部印發《關於鳳山縣武鬥情況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說,該縣武鬥嚴重的原因是:

第一,劉(少奇)、鄧(小平)、陶(鑄)”黑線”串到鳳山,”叛徒變節分子”

廖熙英、黃德昌、”右派份子”陳緩章、”下台幹部”莫以同和”走資派”覃家修(原副縣長)等挑起來的。

第二,國民黨反動派遺留下來的殘渣餘孽、歷史反革命、暗藏特務及社會上牛鬼蛇神混進群眾組織,進行階級報復。

第三,”黑線”從外地伸向鳳山。南寧”工總”有人來×德保縣長、”走資派”林維龍、東蘭縣副縣長、”走資派”劉王義來鳳山”活動”。此外,還有香港特務也插手鳳山。

調查報告還指出:”鳳山是廣西軍區和廣州軍區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先進單位,是中南地區的一面旗幟,卻遭到了”南霸天”——陶鑄和廣西黨內”走資派”賀(希明)、霍(泛)、傅(雨田)之流的極端仇視,那裏一小撮”階級敵人”以革命老人面目出現 ……

調查報告要求對鳳山一小撮”階級敵人”破壞”文革”,”挑起武鬥”要採取”強硬”措施。(7)

7月2日,廣西革籌,廣西軍區向鳳山縣”支左”小組發出了《關於穩住部隊陣腳,加強社會調查的指示》的電報。

自從廣西軍區命令659團一營去鳳山”支左”(實為支持”聯指”),致使兩派矛盾加劇,武鬥升級。” 七.二九”兵團搶槍武裝自己。

準備對付”聯指”賀部隊的包圍,電報中指出,部隊要排除困難 ,深入宣傳最新指示,依靠群眾揭露”階級敵人”挑撥軍民關係,挑動群眾斗群眾的罪行,要穩住陣腳,堅守崗位,駐軍和人武部領導機關不得撤出縣城。(8)

廣西革籌小組成員韋國清(區黨委書記、廣西革籌小組組長)、魏佑鑄(廣西軍區政委)、焦紅光(空七軍政委)上北京向中央文革匯報”當前廣西階級鬥爭情況”。

下面這個從北京發回廣西的電報,從中可以看出韋國清是如何遙控指揮,炮製冤案的。

7月16日晚,董坤(”支左”人員,原部隊保衛幹事)從北京給廣西軍區來電報說,經在京領導研究,有幾個問題答覆如下:

1,清理敵偽檔案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績,應繼續抓緊進行,已查出的”叛徒”、”特務”,應抓緊核實。如有廳局級以上的應先搞清幾個報來。

2,擬再公佈一批”反共救國團”成員及其罪惡。上石”農總”問題也可以公佈。

3,廣播電台目前在廣播中不要提到”七.三”佈告及賀(希明)、霍(泛)、傅(雨田)、謝(王崗)、袁(家柯)問題。

4,覃家修(鳳山縣副縣長)的材料要繼續核實。核實後的材料如夠點名批判的,即由家裏領導討論決定。(9)

果然,三天後廣西革籌馬上立竿見影地拋出覃家修的所謂”罪行”材料。

7 月19日,廣西革籌給河池專區革委會、鳳山縣”支左”領導小組的通知。通知說:”鳳山縣原副縣長覃家修在文革中,頑固地執行資產階級反動路線,挑動群眾,指揮武鬥,破壞革命秩序,破壞抓革命促生產,做了不少壞事,起了很壞的作用,至今仍不回原單位,是一個死不悔改的’走資派’,應該批深批透,批倒批臭”。

通知下達後,鳳山縣人武部和”聯指”在全縣範圍內組織覃家修的罪行。(10)

覃家修和廖熙英被羅織的”罪行”甚多,只有將覃、廖二人當”階級敵人”打下去,韋國清才能名正言順圍殲鳳山”七.二九”兵團。

江洲慘案

1968年8月1日,由沙池地區的凌雲、樂業、巴馬縣人武部幹部帶領的三縣”聯指”武鬥隊和6911部隊進入鳳山縣,會同該縣”聯指”和人武部中隊共一千多武裝人員,圍剿鳳山” 七.二九”兵團。

中央”七.三”佈告下達後,”七.二九”被鳳山縣人武部和”聯指”當作”土匪”圍剿,人馬逃散到到”南山”——江洲一帶和”北山”——六隆一帶躲藏。

8 月1日這天,解放軍和凌雲縣”聯指”武鬥隊包圍了江洲一巖洞。巖洞裡有男女老少一百多人。其中武裝民兵十多人(有七枝步槍)。解放軍和凌雲縣”聯指”圍攻三天三夜後,巖洞裡彈儘量決,老人和小孩呼籲救命。於是山洞裡的人提出,保證他們人身安全,即繳械投降。解放軍和”聯指”同意。

三日上午,山洞內派出代表黃顯應、陸祖業、陸倫貴出來談判,指揮圍攻山洞的凌雲縣人武部科長盧元俊主持”和談”會議。雙方談判結果,達成協議:山洞內”七.二九”交槍投降,保證全部人身”安全”。

經雙方簽字後,”七.二九”先交槍,後出洞。解放軍和”聯指”收繳槍支後,把出洞的男女老少全部押到大隊部倉庫裡關起來。

三小時後,解放軍和”聯指”槍殺了七人,其中一個小孩年僅十二歲。爾後,又殺害十多人。——這就是震驚河池、百色兩地區的”江洲慘案”。

但在文革中卻被稱之為”江洲剿匪大捷”。盧元俊等殺人兇手”立功受獎”。

繼”江洲慘案”後,解放軍和”聯指”又圍剿”北山”。

在圍剿鳳山”七.二九”的同天(8月1日)韋國清調動部隊和”聯指”武裝大規模圍殲廣西”四.二二”在南寧的區展覽館據點。

圍剿”七.二九”兵團

8月10日,河池軍分區司令員孫長鎖、副參謀長李義川,奉廣西軍區之命,在東蘭縣人武部主持召開”關於用武力解決鳳山’ 七.二九’問題緊急會議”。
參加會議的有:天峨縣人武部張家斌、巴馬瑤族自治縣人武部李彥智、南丹縣人武部劉子龍、東蘭縣人武部宋高德、趙恆斌、鳳山縣人武部張春林、陳金柱,鳳山縣”聯指”頭目覃傑,6911部隊政委李永寬等。
孫長鎖在會上傳達說,根據廣西軍區首長命令,要用解決南寧解放路(圍殲廣西”四.二二”)的辦法解決鳳山”造反大軍”——” 七.二九”的問題。會議決定調宜山、河池、巴馬、天峨、南丹、東蘭、凌雲 、樂業、羅城九縣”聯指”武裝和三廠(金城江的人民、龍江、東江兵工廠)的”聯指”武裝,會同6911部隊、鳳山縣人武部中隊共三千多人”進駐”鳳山”強行收繳””七.二九”的武器。

孫長鎖在會上說,根據上級首長指示,鳳山縣革委會一定要在 8月26日自治區革委會成立前成立起來,實現廣西大地”一片紅”。會上宣佈解決鳳山問題指揮小組名單:組長孫長鎖、副組長李永寬。成員有李義川、張春林、陳金柱、覃傑等。

指揮小組辦公室設在鳳山縣長洲公社百樂大隊小學。指揮小組決定,進駐鳳山武裝人員和部隊於 8月××日凌晨三點到達各自指定地點,上午九點為全面總攻時間。(12)

東蘭會議結束後,各縣人武部堅決執行”命令”,組織帶領九縣三廠”聯指”武裝人員,人數超過原來規定達到 4400多人。他們到達鳳山後,對逃散”南山”和”北山”的” 七.二九”全面包圍,抓捕了一萬多人。

僅這一次圍剿,全縣槍殺打死 1016人,占鳳山縣文革殺死、害死總人數1331人的70%強。(該縣”文革”中害死人數占當時全縣總人口1.3%)。

被殺害的不同觀點的人中,有國家幹部、工人 264人,參加過紅軍的20人,參加過赤衛隊的12人,參加過游擊隊的117人。全縣86各大隊,有81個大隊被外縣、本縣”聯指”和部隊槍殺了人。

經過武裝鎮壓掃毒後,鳳山縣革命委員會終於在 8樂25日腥風血雨中宣告成立。一批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兇手成了”文革功臣”,參加了革命委員會,當上領導成員。(13)

在廣西軍區調動部隊和九先三廠”聯指”武裝圍剿鳳山”七 .二九” 之前,”七.二九”已在八龍村召開退 ×會議,決定把隊伍化大為小,化整為零,逃進深山密林,保存生命,等待中央作出決定。

於是,韋明樂、韋明成、韋明立三兄弟等一批人帶著武器逃上高山,長期不歸。

只是他們當中誰也沒想到,廣西軍區對”七 .二九”的圍剿竟長達14年之久。(14)

“手槍隊”圍剿鳳山”散匪”

1968年9月6日,廣西革籌會、廣西軍區批准同意河池專區革委會、河池軍分區組織480人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每人配帶一支手槍,故又叫”手槍隊”)進入鳳山縣。宣傳動員”散匪”下山”投誠”。

“手槍隊”的口號是:”下山交槍,一個不殺”。

這是因為 8月12日6911部隊和九縣三廠”聯指”武裝440人圍剿鳳山”七.二九”和無辜群眾後,尚有一批帶槍逃進深山老林。”手槍隊”和鳳山縣人武部、縣革委會,一邊搞斗、批、改,把支持” 七.二九”的原副縣長覃家修、離休幹部廖熙英等十四位領導幹部關進木籠,舉辦活人”禽獸”展覽,組織全縣農民前來觀看”禽獸”。

“手槍隊”強迫”散匪”家屬上山動員親人”下山交槍,一個不殺”。喬音公社韋明樂、韋明立、韋明成三兄弟和堂弟韋明景帶槍逃上高流山。

韋明樂的父親上山動員,韋明景不知是計,下山交槍”投誠”。但韋明景回歸第二天就被”手槍隊”拉去殺害了,當時年僅 17歲。(15)

從此,逃進深山老林的”散匪”再也不敢下山了,”手槍隊”無法對付,於十月下旬撤離鳳山。

逃上高流山的韋明樂、韋明立、韋明成三兄弟等一批人,長期不敢下山,過著東躲西藏的流亡生活。爾後,廣西革委會和廣西軍區,下令派兵圍剿三兄弟長達 14年之久,直到1982年廣西處理文革遺留問題,形勢改觀,韋氏三兄弟才結束躲藏深山老林的流亡生涯。(16)

註釋:

( 1)中共廣西整黨辦公室機密檔案( 1987年編印)《廣西文化大革命大事記 1968 年》第 103。 104 頁。
( 2 )同注 1,第 7 頁。
( 3)同注 1,第 11頁
( 4)同注 1,第 15頁
( 5)同注 1,第 17、 18頁
( 6)同注 1 ,第 19 頁
( 7)同注 1,第 56 、 57頁
( 8)同注 1,第 84頁
( 9)同注 1,第 95、 96頁
( 10)同注 1,第 103頁
( 11)同注 1,第 124、 125頁
( 12)同注 1,第 133頁
( 13)同注 1,第 134頁
( 14)同注 1,第 134 頁
( 15)同注 1,第 147頁
( 16)同注 1,第 148頁(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廣西融安縣,地處桂北山區,縣城長安鎮,山清水秀,一條碧綠的融江河穿城而過,有北上三江,南下柳州的舟楫之便,自古就是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的桂北商貿重鎮。舊時演義小說常有"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之句,說的是見不得光的殺人越貨之勾當,只能偷偷摸摸地幹。但在文革期間的1968年夏,於光天化日之下,上演了一幕幕血腥野蠻的群眾暴政的人間慘劇——在融安縣革命委員會的主導下,以"階級鬥爭"為名,大批屠殺所謂的"牛鬼蛇神"(即"四二二"造反派民眾),僅僅在8月21日至23日短短三天裡,整個融安縣就有1006人被暴民用木棒、石頭、磚頭活活虐殺。(1)
  • 寫在前面:2006年 12月 17日,在《博訊》、《大紀元》、《獨立評論》上帖《"共特"李震網上逃竄記》後,當晚即啟程,星夜兼程,開始自駕車途經六國(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瑞士)廿多個城市,行程 3800多公里的長途旅行。平頭言出必果專程去匈牙利探李震那廝的老巢,實踐我對李震許下的"一定赴會切磋捧場"的諾言。其中的見聞,作為另類遊記。擇一、二以饗讀者諸君。
  • 臨近聖誕,暮色中抵匈牙利布達佩斯,此行的重頭戲——一探「共特」李震那廝的老巢《歐洲中華時報》。初履斯地,多少感慨,幾多情緒,化著愷撒初見羅馬時的豪言:我來了,我見了,我征服了!
  • 寫在後面:瑞士歸來,已是歲末年初,十多天沒上網,全身心沉浸在瑞士寧靜湖光山色中。兩耳不聞窗外事,沒曾想這段時間《獨立評論》壇上硝煙瀰漫,蔚然奇觀;《矛盾江湖》唇槍舌劍,軒然大波。
  • 1968年4月30日,由廣西軍區統一組織,南寧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南寧專區革委會常委賈煥雨和廣西軍區施鴻相(作戰處副處長)親自指揮,調動部隊八個連兵力和"聯指"武裝民兵,對廣西"四.二二"農總寧明縣上石分部(簡稱"上石農總")進行武裝圍剿。(1)
  • 「文革」後,昔日不可一世的「四人幫」被他們的對手押上了審判台。充滿戲劇性的是,當年「四人幫」扣在劉少奇、林彪和鄧小平頭上的罪名,如今竟也被扣在了他們自己的頭上,歷史彷彿經歷了一個輪迴又倒回來了!
  • 房祖名在《戰.鼓》中演出一個黑道老大的兒子,劇中他因為女主角李心潔而加入了優人神鼓的訓練團隊,為此還特別剃成小平頭。《戰.鼓》在香港首映時他與李心潔雙雙現身,現場氣氛十分熱鬧。最讓人驚喜的是已息影多年的林鳳嬌竟也出現在首映會現場.
  • 這首歌是近幾年在內蒙古最受歡迎的一首歌。她清新、深情的歌詞,悠美、深沉的旋律,感動著所有蒙古族同胞的心靈。
  • 《呻吟》不是一、兩個案子,不是一、兩個人或一、兩家人之間的摩擦,也不是一、兩個鄉村之間的衝突,而是直接涉及兩省區十多個縣市十多二十萬農民近百億水電站淹沒補償及土地糾紛;她不是書齋式的理論探討,而是一堆堆紅水河沿岸農民想說的話,想寫的報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