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六日亞洲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2月16日訊】

**世銀:今年中國GDP增長9.6%

世界銀行指出,近期中國的經濟將持續成長,中期而言,中國會更加依賴新的經濟增長來源。不過由於貿易緊張以及環境和資源的限制,中國以工業、投資和出口為基礎的經濟增長模式,面臨的問題將逐漸擴大。短期內,中國的外部不平衡不可能大幅縮小,通貨膨脹率也不會大幅上升。世界銀行同時預測,中國今年的GDP增長率將維持在9.6%。

**中國貸款大增 人行加息壓力大

中國人民銀行公佈,到1月底為止,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為23.1兆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5千676億元,和去年同期相當。專家指出,雖然還看不出來經濟有加速成長的趨勢,但是2月的貸款如果持續上升,人民銀行可能採取緊縮政策,甚至可能會小幅升息。

**中國消費低迷 主因工資偏低

世界銀行指出,中國人的消費長期低迷,並不是因為老百姓熱衷儲蓄而不願意花錢,而是由於工資水準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中國的工資水準占經濟指標的比重持續下降,已經從9年前的53%下降到去年的41.4%,遠低於美國57%的水準。90年代以來,消費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也一直下降,不但遠遠落後美國,甚至低於印度等發展中國家。

**香港失業率4.4% 6年來最低

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去年11月到今年1月的最新失業率,維持在4.4%,失業人數15萬3千5百人,失業人數,達到68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就業不足率下降0.1個百分點,達到2.3%。香港的總就業人數,由去年第四季的352萬3千4百人,上升到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的353萬7千1百人的歷史高點。

**個體戶進大陸 先看港澳經驗

中國從2004年1月實施CEPA之後,允許港澳居民到大陸開設個體戶。到去年為止,在深圳落戶的港澳個體戶將近6百家。但是因為大陸的營業稅比較高,客戶賒貨以及還款期限長,加上低價傾銷,缺乏市場價格規則,導致不少個體戶從市場上消失。專家建議,未來有心要到大陸創業的台灣人,一定要懂得「因地制宜」,以免很快就銷聲匿跡。

**菲勞功在國家 匯款創新高

菲律賓中央銀行表示,菲律賓在海外的勞工,去年總共匯回128億美元,比前年增加19.4%,創下新高紀錄,並且比央行的預測值高出5億美元。去年最後8個月,海外菲勞的匯款都突破10億美元。去年有110萬名菲勞到國外工作,比前年增加10.5%,目前在海外工作的菲律賓勞工,已經超過8百萬人。

**台灣將對中國鞋課臨時反傾銷稅

中國進口鞋靴傾銷稅暨課徵臨時反傾銷稅案,台灣經濟部初步認定傾銷案成立,將在3月15號公告。台灣製鞋品發展協會透露,未來從大陸進口的童鞋、休閒鞋、涼鞋、紳士鞋、高跟鞋以及馬靴,可能被課徵123%的臨時反傾銷稅。目前台灣每年銷約有1億雙鞋子,其中台灣製造的鞋子大約3千萬雙,其餘是依靠進口,多數都是來自中國大陸。

**印度通貨膨脹與失業率同創新高

印度財政部公布,到2月3號為止,印度的躉售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6.73%,創下2004年12月以來的新高點。糧食、蔬果和牛奶等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則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而在都市人口失業率方面,2004至2005年的男性失業率攀升到7.5%,女性失業率則是上升到11.7%,鄉鎮地區的失業率更加嚴重,尤其女性失業人口最多。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二月二日亞洲財經要聞
二月五日亞洲財經要聞
二月六日亞洲財經要聞
二月八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