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究防小行星撞地球

【大紀元2月17日訊】(明報新聞網2007年2月17日報導)科學家研究如何避免小行星撞擊地球,發現三個基本要素是:及早發現、有效決策和準確推離。

科學家在三藩市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說,找到所有可能存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及早發出預警,是防止災難發生的基礎。如果能夠提前發現,人類就有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時間來追蹤目標小行星、制訂行動計劃。如果不能及早發現,人們就來不及反應。因此,全面搜尋近地小行星的巡天觀測非常重要。

美國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史蒂文﹒切斯利介紹了目前正在進行和籌劃的近地小天體搜尋項目。根據該實驗室的最新統計,目前有127個近地小天體有著在100年內撞上地球的可能性。切斯利說,現在的系統能夠發現1天文單位(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範圍內直徑大於700米的天體,下一代系統的精度應該提高到70米。目前可能有兩萬個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直徑大於140米)的小天體尚未被發現,發現得越多,就能夠發出更多警告。

在確認一顆小行星有很大威脅之後,應該採取何種措施?美國空間探險者協會的拉塞爾﹒施韋卡特強調了及早做出有效決策的重要性。他說,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一個國際問題,每個國家都與此有關,需要在國際層次上進行決策。考慮到聯合國在進行緊急重大決策時可能遇到的困難,他提議在今後兩年內草擬出一份聯合國條約,提前明確災害即將發生時的具體決策過程,不能等到問題出現之後再來開會討論。施韋卡特對新華社記者說,制訂這樣一份條約的工作尚未開始,他正與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合作,希望推動條約早日問世。

對付危險小行星的具體方法,美國太空總署約翰遜航天中心的華裔科學家、太空人盧傑認為,應該盡量採取可控制的辦法,也就是準確推離。他說,一般人心目中的簡單方法如放置炸彈其實並不簡單,其後果無法準確預料和控制。盧傑和同事提出了一種“引力拖車”方案,讓一艘飛船在小行星附近飛行,利用兩者之間的引力使小行星軌道發生變化,最終偏離撞擊地球的路線。據計算,一艘20噸重的飛船就可在1年內將一顆直徑200米的小行星牽引到安全軌道上去。

相關新聞
阻行星撞地球 NASA太空狙殺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這些人為何長壽?專家:他們有九大力量
太空垃圾砸到美佛州民宅 屋主向NASA提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