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大規模修改課程引關注

標籤:

【大紀元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哈佛大學近日宣佈將進行三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課程修改,強調敏感的宗教和文化課題、科學及克服美國人的「狹隘思想」,目的是協助美國學生擴展視野。課程修改已引發各方關注,並招致部份批評聲音。

當年哈佛大學的建立是為了培訓清教徒教士。近幾十年來卻受到一些保守主義者抨擊,認為哈佛成為了敵視宗教的自由堡壘。目前的教材被批評為狹隘地只關注學術,以及反對有組織的信仰。因此在三年前由一個六名教授和兩名學生組成的工作小組起草新的課程,由去年六月辭職的前任校長勞倫斯‧桑莫斯(Lawrence Summers)建議實行。

在三十四頁的修改報告中,要求新增八個課程,其中一項是認識世界,目的標是使學生瞭解其它地區的價值、習俗和制度。著重文化信仰和科學之前一項在所有常春籐大學中獨樹一幟的建議,要求本科生把宗教作為獨特的選修課題,但這項建議在去年十二月被否決了。不過對通識教育的修改仍納入了宗教信仰和實踐,這些課題將被歸入更廣泛的「文化與信仰」學科中。哈佛大學說,「文化與信仰」學科的導入,目的是使學生瞭解社會、政治、宗教、經濟和誇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藝術和宗教信仰。

哈佛大學表示,哈佛是世俗的學院,但宗教也是學生重要的一部份。他們強調有百分之九十四的學生「經常」或「偶爾」討論宗教問題,有百分之七十一的學生參加了宗教活動。在修改的課程中,科學佔據了顯著地位,包括圍繞胚胎干細胞研究的倫理學問題。報告也提到剽竊的案例,去年震驚哈佛的一件醜聞,明星作家,二年級學生卡薇婭‧維斯瓦納森(Kaavya Viswanathan)的小說被發現有剽竊之嫌。

其他一些新的課改要求內容還包括經驗推理、倫理推理、生命系統科學、宇宙物理科學、美學和闡釋學等。

首任女校長

這是哈佛大學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首次對「核心」課程進行修改,哈佛的文理學院將在三月對修改報告進行投票,但校方預估這項報告會生效,然後將由一位新的校長來主持這次修改。最近該校董事會選出創校371年來首位女校長茱兒‧芙絲特 (Drew G. Faust),現任雷德克利夫學院的院長,7月1日將正式上任。盛名的哈佛大學於1636年創立,當時是麻薩諸塞殖民地為培養牧師建立的學校。為紀念清教牧師約翰‧哈佛的慷慨捐贈於1639年定名為哈佛學院。目前有十所研究院,其中以商學院和法學院最為聞名。

哈佛大學在美國新聞週刊2006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列世界第一。英國泰晤士專上教育增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在2005年和2006年選出的世界大學排名表上,哈佛大學的總平均排名為世界第一。哈佛大學是全美最難申請入學的大學之一,今天哈佛大學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全世界都有重要影響力,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大學之一。哈佛大學著名的校友有: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美國思想家愛默生、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同時還有40多名諾貝爾獎得主來自哈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外電書評﹕《毛澤東最後的革命 》
哈佛大學向英國公立學校招生
新澤西柏甘郡女性長壽秘訣何在?
美網路公司挑戰中共審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