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常用補津液方法十一則

人氣: 1769
【字號】    
   標籤: tags:

 補津液方

  祖國醫學認為,津有濡潤皮膚、腠理的作用;液有滑利關節、濡潤孔竅、補益腦髓、滋養臟腑的作用。若人體津液不足,即可出現腸燥便秘、咽干、口燥、口渴唇燥、舌乾等症以及皮膚於燥粗糙、甚至出現面容憔悴,頭眩耳鳴、脛酸無力等。臨床常用的能夠補津液的偏方、驗方,主要如下。

  [方一]

  豬油、生薑汁各100克,黃酒50毫升。豬油、生薑和黃灑同置鍋中煮沸,待冷,裝瓶備用。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化飲用,每日2次。適用於產後體虛,忽冷忽熱,常出虛汗等症。

  香油具有補虛潤燥作用,配以生薑、黃酒、蜂蜜,除濕開胃,增進食慾,散寒活血,緩急止痛。

  [方二]

  豬油、蜂蜜各100克。豬油和蜂蜜分別用小火煎煮至沸,停火,晾溫。油混合調勻即可。每次直接食用1湯匙,每日2次。適用於肺燥咳嗽,腸燥便秘以及身體消瘦等症。

  豬油、蜂蜜均為甘味,可以共同發揮補虛、潤燥、解毒作用。蜂蜜性平,而豬油性涼,所以二者制膏治療肺熱燥咳效佳。

  [方三]

  鯽魚1條,綠茶20克。鯽魚去除內臟,保留魚鱗,沖洗乾淨。茶葉裝入魚腹內。用紙包裹魚,放人盤中,上蒸鍋蒸至熟透即成。

  本方有清熱生津,補虛止渴功效。適用於消渴多飲。

  本方出自《治人心絞》,原方用於「消渴飲水」,為治療消渴常用方。燥熱傷津,則見消渴多飲,法宜清熱生津,補虛止渴。方中以綠茶為主,清熱生津以止消渴;以鯽魚為輔佐,補虛以助生津止渴。兩者合用,有瀉有補,共成清熱生津,補虛止渴之方。

  本方可用於糖尿病。

  [方四]

  蘿蔔200克,飴糖適量。取紅皮蘿蔔洗淨,切成細絲,裝盤,調入飴糖拌勻,放置半個小時即可食用;可單服或佐餐食用。

  飴糖,又名麥芽糖、糖稀、膠飴,為米、麥、玉米、高粱等糧食經發酵糖化製成的糖類食品,一般以質地軟稠如膠蜜者為佳,質地堅硬將其牽拉凝結而色白者較差。其味甘性溫,補虛之功似甘草、蜂蜜,可緩諸急;又可生津潤燥,止咽痛,卻咳嗽,《本草蒙筌》認為它能「潤肺、止渴、消痰。」蘿蔔功善清熱化痰、寬中下氣。

  本方中飴糖配蘿蔔,清熱化痰,生津潤燥而利咽喉,因痰熱或燥熱所致的咳嗽,喉痛者食之相宜。

  [方五]

  紅瓤西瓜200克,冰糖、香蕉精、水澱粉適量。將西瓜切開取一塊,除淨瓜籽,將瓜瓤切成小方丁;鍋內放入清水燒開加冰糖溶化後撇淨浮沫,放入西瓜瓤丁,用濕澱粉勾芡,加少許香蕉精出鍋盛在鍋內即成。

  本方止渴、消煩、清熱、利水,適用於口渴心煩,有輕度中暑患者。

[方六]

  蘋果250克(國光蘋果為好),澱粉50克,雞蛋2個,番茄醬30克,鹽、料酒各3克,醋10克,白糖20克,油150克(實耗50克),澱粉2克。將蘋果去皮、去核後,切成長2厘米、寬1厘米、厚1厘米的塊,放人干澱粉中裹勻澱粉取出;將雞蛋和澱粉調成稠狀;炒鍋上火,放油燒至七成熱時,將蘋果塊裹上糊漿放人,炸至呈淡黃色,定型後取出,炒鍋內留底油20克,放入番茄醬略炒,再放人料酒、鹽、醋和白糖,加水150克,將蘋果放人,用小火燒約2-3分鐘,待原料熟後,改用大火,將溶於水的2克澱粉放人勾芡,翻炒幾下即可。

  本方生津止渴、除煩,適用於口舌乾燥,便秘者服用。

  [方七]

  菠蘿300克,雞胸脯肉100克,鹽5克,味精、澱粉各3克,雞蛋1個,料酒5克,油50克,雞湯25克。將菠蘿去掉外部老皮,切成1.5厘米的方丁;雞胸脯肉切成邊長1厘米的菱形丁,放人1克鹽、1.5克料酒、雞蛋清和l,5克澱粉上漿,抓勻;將鹽、味精、料酒、澱粉和雞湯25克,放入碗中調成汁,炒鍋上火,加油50克,燒熱後將雞了放入煽炒,到八成熟時,將菠蘿放人,翻炒均勻後即烹人碗汁,待汁掛均勻後即可裝盤。

  本方止渴生津,益氣和血,適用於氣血虛弱,氣短,乏力,口乾,便秘者食用。

  [方八]

  糯米小圓子500克,白果200克,香蕉、橘子各50克,生梨、蘋果各20克,白糖90克,紅棗30克,菠蘿蜜、桂花各適量。將蜜餞用刀切成粒,香蕉等水果也切爛(即小丁)。糯米洗淨,放入容器中,加入冷水浸泡,至糯米用手指碾搓能成粉時,帶水放入石磨中研磨成細膩的漿,流裝布袋中(布袋先扎牢在磨咀上,再裝漿),扎牢布袋口,平放在木頭蒸架上,布袋上壓適當重的石塊,壓至漿結塊(也可將布袋吊起,瀝掉其中大部分水),攥透攥至不粘手和台板為止;取其中一團,揉成圓長條形,摘成小塊,捏成碗形,中間放人餡心包擾,搓圓,即成糯米小圓子,(餡心可用炒熟研細的芝麻、白糖、生板油攥透摘粒)。將鍋洗淨,放人—大碗水(也可適當多一點),加白糖,用大火燒滾,投入糯米小圓子,煮至變色(熟色形)、浮在水上面時,即放人白果(蜜餞)、水果、桂花,燒滾,灑上濕澱粉(分幾次灑人),用手勺推勻,著成半厚芡,出鍋裝碗。

  本方潤肺止咳,生津解渴,適用於肺陰虛的於咳,或律液不足的口渴、便結。飯後飲用。

  [方九]

  銀耳20克,雞蛋清2個,紅櫻桃脯3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1小時(換水3次),待銀耳發開取出,剔去耳根,洗淨放入碗內,上籠蒸約10分鐘取出。

  將湯鍋油膩洗淨置微火上,加清水放人冰糖,溶化的,把蛋清攪勻倒人糖水內,用手勺推動蛋清,使糖水內渣沫粘在蛋清上取出不用,放人櫻桃脯移上旺火燒沸,起鍋倒入銀耳碗內即成。

  銀耳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墓酸,為高級天然滋補強壯之品,具有滋陰補腎、清熱益氣等作用。配以冰糖,更增其滋補之功。是秋冬進補之佳品。其特點為補而不燥。常用於肺癆咳血、咯血,產後體虛,或氣血津液不足等病症。常用此方,可延年益壽,是人們理想的保健食譜。

  [方十]

  蘋果500克。脆皮糊250克。蘋果切成薄片,用兩個大小不等的鐵環扣壓蘋果成圓環狀。用麵粉250克,油50克,泡打粉印克、水350克,雞蛋半個攪拌成糊製成脆皮糊。

  油燒至150~C左右用蘋果環蘸上脆皮糊,放在油中炸呈金黃色,撈出去油,撒點白糖即可。

  生津止渴、健脾胃。可輔治中暑、便秘等。

  [方十一]

  鮮檸檬、白砂糖各500克,水適量。鮮檸檬去皮、核,切塊,放在鋁鍋中加白糖,浸一日,待檸檬肉浸透糖後,再以小火煨熬至汁液耗乾,停火待冷,再拌入白糖少許即可,裝瓶備用。

  本方有生津,止渴,開胃,安胎之功效。經常食用,可治療食慾不振,口乾消渴,以及妊娠食少,嘔惡等症。

  檸檬以酸為能,鮮晶宜生食,多製成飲料或糖蜜小食品應用。以開胃,止渴,降逆,止嘔為其特長。本方名為後加。

文章來源: 1kooo-康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