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反分裂法兩週年 學者:台灣內部共識強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台北十三日電)台灣智庫今天公布「反分裂(國家)法兩週年下的兩岸關係」民調結果。台灣智庫執行委員羅致政指出,中國制定反分裂法的目的之一是分化台灣人民,但民調顯示,中國分化的目的並未達成,反而使得台灣內部共識因此更強化。

根據這份民調,百分之六十七點一的受訪民眾不贊成中國制定「反分裂法」後,積極與台灣在野黨接觸,卻不與政府直接對話協商;百分之七十九點五的民眾認為,台灣的未來應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而非「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人民共同決定」。

另外,對於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有百分之七十六點九的民眾贊成。

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徐永明指出,這份民調中,許多傾向都是一面倒,擁有七成到八成的支持度,顯示無論藍綠陣營支持者,在兩岸關係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共識,這是正面的發展。

徐永明說,反分裂法的「軟硬兩手」策略確實照顧到台灣部分利益團體。從利益團體的角度預測,對於中國積極與台灣在野黨接觸,卻不與政府直接對話協商,藍綠陣營支持者的態度應該有差別。

不過,他表示,從交叉分析來看這次民調結果,有百分之五十一點六的泛藍受訪者不贊成中國這種作法。

台灣未來走向方面,徐永明指出,交叉分析顯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非台灣人)的受訪者中,認為應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的比例,達百分之五十四點二;認為應由「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人民共同決定」的比例,反而只有百分之三十二點二。

他表示,這些受訪者中,贊成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比例也超過半數,達百分之五十二。

徐永明說,大家常認為台灣內部認同問題嚴重,但這份民調顯示,談到反分裂法這樣細緻的中國統戰工具時,台灣開始形成超越利益團體的共識。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陳明通指出,民調顯示,就算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灣民眾,對反分裂法,對北京當局在外交、軍事上對台灣的打壓,以及對自己決定未來命運的主張,愈來愈傾向台灣人認同,這是非常有趣的現象。

他表示,「反分裂法」規定,兩岸可就「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活動空間」進行協商和談判。不過,這部法律通過兩年來,中國方面沒有任何動靜,這點對泛藍民眾很難交代。

陳明通說,台灣一直希望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也有百分之九十四點九的受訪民眾認為,台灣應該加入WHO;目前,WHO的秘書長是香港人,中國方面大可對台灣釋出善意,但是北京當局不肯這麼做,而且在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打壓、矮化變本加厲。

他指出,民調顯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灣民眾開始感覺不到中國的善意,這點值得北京當局思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