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慎用武力之說 學者「聽其言、觀其行」

【大紀元3月24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聞劍採訪報導)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最新一期載文要求:地方政府今後在處置群體性事件時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和慎用強制措施。

《學習時報》是一份由中央黨校主辦的週報。在當前群體性事件頻發的大環境下,這一黨的刊物要求地方政府在處置沒有影響到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的群體性事件時,要動用行政和經濟手段解決,不應該把公安機關和司法機關推到第一線,因為武力手段解決加劇了群眾與政府的對抗情緒,激化了矛盾。對此,北京憲法學者,曾撰文分析中國群體性事件的范亞峰博士表示,《學習時報》的文章是否產生實質性的效果還要「聽其言,觀其行」—

范亞峰:「很多情況中國是說一套,做一套。理論和實際有隔離,所以看到這種觀點很高興,關鍵是能不能在實踐當中把這些想法貫徹下去。」

中國目前群體性事件,有不少學者總結認為,主要是由勞資關係、農村徵地、城市拆遷、企業改制重組、移民安置費補償和村幹部選舉等問題引發。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北旺莊辦事處的王枝成一年多前因農民工薪資被拖欠問題狀告有關責任方。說到,《學習時報》的文章是否會產生實質性的效果這個問題,他以自己上訪和狀告的經歷表示—

王枝成:「上面是一套,下面是一套,說開了個會問題解決了,實際是不去自己做,開開會把精神傳達一下就算完了。」

《學習時報》的文章還說,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構建和諧利益關係,黨和政府要切實考慮到百姓的利益。對此,王枝成認為,解鈴還需繫鈴人—

王枝成:「大部分老百姓能夠理解,個別有過激行為不能排除在外,但實事求是來做,就能把問題解決好。」

有學者分析,群體性事件反映出目前百姓與官員的矛盾不斷激化,官員腐敗、執法不公,分配不公、普通公民上學看病和就業等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等問題。范亞峰博士分析了群體性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

范亞峰:「它的背後是中國社會權力和利益的不均衡帶來的資源不平衡。我看這才是群體性事件的最根本原因。」

有研究顯示:至少到2020年,中國社會處在群體性事件頻發期,處置不當是誘發群體性事件並使之激化的重要因素。

(原標題:黨報要求地方政府處理群體性事件時慎用武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學者將討論中國崛起對亞太及世局影響
鄧小平秘錄:民運對萬里的期待遭到出賣
美學者分析中國經濟力增長必然會擴張武力
台行政院批中共  聲稱和平崛起卻武力擴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