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會將登場 中東外交活動頻繁熱鬧

標籤:

【大紀元3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一峰特拉維夫特稿)巴勒斯坦聯合政府在麥加協議的架構下已經順利組成、阿拉伯聯盟國家高峰會議即將舉行、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與美國國務卿萊斯最近訪問中東、伊朗二十三日在水域抓了十五名英國海軍...這些外交事件都頓使讓中東地區熱鬧起來了。

潘基文與萊斯幾乎在同一天抵達以色列,兩人都選在這個時間到中東地區訪問明顯的原因是,阿拉伯聯盟國家高峰會即將於二十九日在利雅德舉行。

但是阿拉伯聯盟國家高峰會議幾乎每年都會舉行,為何今年特別受到國際注目?

沙烏地阿拉伯在二零零二年的高峰會議上就提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和談的條件,並倡讓巴勒斯坦建國,若以色列同意,所有阿拉伯國家就願意和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

阿拉伯聯盟國家當時所提的條件是:以色列退出一九六九年六日戰爭的占領區(包括東耶路撒冷),讓巴勒斯坦難民和他們的子女得以回歸到原來的地方居住,讓巴勒斯坦建國。

這項提議至今已經快滿五年了,為何今年才被各方重視呢?

就以色列的立場,退出一九六九年的戰爭占領區可以考慮,但要退出東耶路撒冷則不太願意,至於讓巴勒斯坦難民回歸到原居住地,那幾乎是不可能答應的條件。

原因是,若讓所有的難民回歸到原居住地,以色列必須考慮到,要不要給這些回歸的難民以色列公民權?若要給他們公民權,那麼從一九四八年建國並成為猶太人國家的以色列,就會形成阿拉伯裔的巴勒斯坦人占多數,以色列將不再是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了。

至於讓巴勒斯坦建國一事,只要巴勒斯坦的武力受到監控,以色列倒是可以考慮。

去年底,美國由共和、民主兩黨聯合提出了伊拉克報告,報告中建議,美國應從軍事與外交上一起努力,讓美軍可以早日撤出伊拉克。這份報告就建議,美國應和伊朗與敘利亞溝通,重新推動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間的和平。

美國總統小布希並未完全接納這份報告,也尚未同意和伊朗與敘利亞溝通,但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問題上,小布希在這份研究報告出爐後,已經讓他的國務卿萊斯於短短的三個月中四度到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訪問,希望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能夠達成和平的共識。

新上任的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也在三月下旬先後到訪埃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商討以、巴建構和平的架構。

目前巴勒斯坦聯合政府仍由哈瑪斯派系主導,由於哈瑪斯派系不接受二月份由聯合國、歐洲聯盟、美國和俄羅斯於四方會議提出的三條件,以色列與美國仍把這個聯合政府看做是恐怖組織組成的政府,尤其是以色列,更拒絕和聯合政府溝通。

但以色列拒絕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溝通,並不表示美國、聯合國和其它國家拒絕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來往。

渴望解決以、巴問題的美國,希望經由以、巴之間的和解,從而減少它本身在伊拉克所受到的壓力,這也是萊斯近期頻頻到訪以色列的原因。她表示,她還將繼續到此地協商,希望經由協商,讓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代表們能夠面對面地解決問題,達成和平協議。

潘基文也表示,他會在參加阿拉伯聯盟國家高峰會議時,與敘利亞總統阿賽德會面商討中東有關的問題;他相信在阿賽德的協助下,可以解決黎巴嫩所面臨的問題。

伊朗於二十三日在水域上抓了十五名英國海軍陸戰隊成員,表面原因是這些英軍侵犯了伊朗的水域,但實際原因是聯合國決議對伊朗加強制裁,懲罰伊朗不遵守國際社會要求它停止發展核子能力,為了顯示伊朗的意志,在關鍵時刻,伊朗決定逮捕這些英軍。

再說,伊朗認為,避免直接去挑釁世界超階級強國的美國,而英國雖然是美國的堅強盟邦,但英國的國力卻很難直接打擊伊朗;伊朗的做為也顯示,它有意讓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了解,伊朗有決心對侵它犯領域的人做出反制措施。

對巴勒斯坦來說,他們當然希望建國成功,希望看到所有的難民能夠回歸原居住地,在阿拉伯國家的協助下,至少他們有自己的舞台可以發聲;至於協商則是必定的。

在世界超強的美國帶頭插手下,中東問題才更顯突出,這也是中東近期外交活動熱鬧的主因。


2007 年3月26 日,阿拉伯聯盟國家高峰會議,美國國務卿萊斯抵達會場。(d JAMAL ARURI/AFP/Getty Images)///
相關新聞
對抗氣候變遷 歐盟通過具體行動方案
專家:全球二十種石斑魚瀕滅絕
以巴領導人舉行峰會討論人道問題
美最高韓裔官員譴責與北韓談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