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燦粉彩國際沙龍聯展「傑出畫家獎」

font print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4日訊】(大紀元新澤西訊)來自台灣居住新澤西愛迪生市的著名華裔粉彩畫家梁玉燦(Jack Liang),以其優異的粉彩作品,獲得法國著名藝術組織「法國粉彩畫家協會」舉辦的「國際粉彩沙龍(Salon International Du pastel)聯展」頒發的「傑出畫家」第三名獎,獲頒獎金以及獎盃乙座。
  
國際粉彩沙龍聯展,自3月17日至4月17日在法國的Center Culturel Vikings-YVETOT盛大舉行。國際粉彩沙龍聯展至今已經舉辦八年,是全球的重要藝術活動之一,每年都吸引數百位著名歐美粉彩畫家參加。今年總部設在紐約的「北美粉彩畫家協會」(NAPAA)首度受邀參加,代表畫家除了有會長張哲雄外,尚有菁英畫家陳麗美、馮英、張美華、梁玉燦以及朱昆華等的作品參展。
  
榮頒「傑出畫家」的梁玉燦,其獲選展出的作品有三幅,「農舍」(Farm House)是其中之一,這幅是以法國農舍為背景,描繪法國鄉村的農舍前,幾隻雞在烈日陰影下尋食廣場餘漏的谷粒,極富農莊樸實的一面。這幅「農舍」除了經常在美國各著名藝術組識展出外,2005年在紐約臺灣會館所舉辦”首屆國際粉彩畫公開賽”中,除由臺灣會館以及金鷹學院所提供的特別獎外,榮獲頒發”首等獎”。
  
另一幅是「街市」(The street fair),2006年5月紐約臺灣會館舉辦「第二屆國際粉彩畫公開賽」中亦獲頒第三獎,這幅以美國最普遍的街頭Free market做背景,描繪出它的通俗與熱烈。第三幅作品是梁玉燦近年的創作,他以突破傳統的畫風,整幅畫以純黑色調作底,描繪夜間臺灣民俗節慶,「廟會」(The festival night)的迎神場景,其中燃放鞭炮的煙霧效果,產生鮮明與黑夜的強烈對比,色調的處理有其獨到的技法。
  
今年初,梁玉燦在台灣創立「臺北粉彩畫協會」,目的是要將美國粉彩藝術推廣到台灣,為了讓台灣的粉彩同好能一睹國際水準的粉彩藝術,國立台灣藝術教育系特與北美粉彩藝術家協會、美國粉彩協會合辦「國際粉彩畫家聯展」,4月28日起將在台北市南海路「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藝廊展出,參展的30餘位都是國際知名的粉彩畫家,屆時將在台灣粉彩藝術界引發震憾效應。
  
現任「北美粉彩藝術家協會」理事兼新澤西州分會會長的梁玉燦,其作品經常在美國各著名藝術團體所辦的國際性比賽中展出,並且頻頻獲獎。其中值得一提的:2001年其作品「紐約中央公園」(The Central Park),在紐約紐洛雪美術家協會(New Rochelle Art Association)第86屆紐洛雪年度評審公開賽中,獲粉彩組第一名獎。此為該協會有史以來首位華裔藝術家獲此殊榮。2003年,江蘇蘇州舉辮「中國首屆粉彩畫展」時,梁玉燦應邀參展,其作品「百年基業」(Roots),為「中國粉彩畫美術館」賞識並且收藏,永久陳列。2006年中華民國駐紐約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辦「台灣旅美粉彩畫家聯展」中,其作品「快樂的出航」(Happy Departing)被選作宣傳海報版面,2006年10月美國奧杜邦藝術家協會(Audubon Artists)第64屆年度公開賽,其作品「奔馳」(Galloping)獲頒藝術精神基金會金牌獎。
  
梁玉燦目前是美國粉彩協會(Pastel Society of America),美國專業藝術家聯盟(American Artists Professional League),奧杜邦藝術家協會(Audubon Artists),等美國著名藝術團體的會員。
  
欲知相關梁玉燦先生的其他資訊,請上其專屬網站:http://www.JackLiang.com。或者聯繫﹕E-Mail:jackliangpsa@yahoo.co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粉彩女畫家馮英﹐應邀於新年期間在「法拉盛購物中心藝術畫廊」舉行個展﹐展示30餘幅粉彩佳作﹐包括近年來於美國主流藝術界的國際公開大賽中所獲的多項大獎作品。10日下午3時舉辦開幕茶會﹐歡迎各界前來共襄盛舉。
  • 粉彩女畫家馮英個展10日在法拉盛購物中心藝術畫廊開幕.
  • ●女畫家馮英粉彩畫展(至27日)
    ●清華校友會餐會(23日)
    ●紐約市立大學亞裔研究所為華裔教員舉辦歡迎會(23日)
    ......
  • 由法國粉彩畫家協會舉辦的國際粉彩沙龍(Salon international du Pastel)聯展於3月17日至4月17日在法國Centre Culturel Vikings - YVETOT 盛大舉行。北美粉彩畫家協會會長張哲雄及菁英畫家陳麗美﹑馮英﹑ 張美華﹑ 梁玉燦﹑朱昆華的作品應邀參展。張美華代表北美粉彩畫家協會赴法出席了開幕酒會 。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