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國際研討會紀念反右運動50週年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褚盧生洛杉磯特稿)二十九日起一連兩天在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舉辦的紀念「反右運動」五十周年–「探討當代中國知識份子命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是自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發生以來,以此為題的規模最大的學術活動。

與會的六十多名學者、知識份子分別來自北美、歐洲和中國,其中包括現任亞利桑那大學教授方勵之、哈佛大學資深研究員郭羅基,以及多名不顧北京政府可能的迫害,從中國兼程趕來的學者與作家。

回顧一九五七年發生的「反右運動」,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和它當時的領導人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發動的第一場波及社會各階層、尤其是知識份子的群眾性大型政治運動。

主辦這一研討活動的「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代執行主任、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宋永毅表示,「反右運動」有著一個極具意義的開端,但不幸以對中國知識份子大迫害的悲劇告終。

形容「反右運動」有著一個極具意義的開端,是因為當時成千上萬的中國青年學生和知識份子,在國際上蘇聯開始「反史達林化」和匈牙利、波蘭發生人民起義事件的鼓勵下,利用了中共提倡的「雙百方針」和「整風運動」,勇敢的發出了要求政治改革和自由、民主的吶喊。

除了中國各民主黨派的著名知識份子對中共一黨專政的「黨天下」提出了有理有據的批評,要求中共實踐它執政前的民主承諾外,青年學生更是熱血沸騰,群情激奮,抨擊時弊不遺餘力。

學生們的言論不受黨派關係和社會地位的約束,廣泛涉及中共最為忌諱的領域,例如民主政體、學術自由、新聞自由等這些後來被毛澤東和中共冠之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言論」的實質所在。

儘管毛澤東和中共一開始主動號召各民主黨派、知識份子和青年學生「大鳴大放」和幫助中共「整風」,但一旦批評意見危及他們的專制政體,他們立刻把全黨「整風運動」變為全黨和全國的「反右運動」,利用他們手裡的國家機器大舉政治迫害。

悲劇性的結果是,全中國上百萬知識份子和青年學生戴上了「右派」帽子。輕者被撤職降級,重者被監禁流放、甚至迫害致死。

宋永毅指出,一九五七年的「反右運動」不僅在肉體上摧殘了作為社會良心的中國知識份子,消滅了他們的批評聲音,更把中國的發展方向帶到一個災難性的後果。

他說,首先,它使中共把它在一九五六年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確立的經濟建設的工作重心重新轉移到階級鬥爭,意識形態鬥爭的重要性壓過了經濟的發展,為後來的「大躍進」、六十年代初的「四清」運動和「文化大革命」開了先河。

其次,它在當代中國社會中開創了「以言定罪」的先例,大規模的政治迫害運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知識份子和青年學生從此失去了批評政府的社會良心的作用。

更有甚者,它在實質上消滅了當時一息尚存的一些民主黨派;隨著一大批各民主黨派的領導人被打成「右派」,它們實際上失去了參政、議政的功能,輕者遭到威脅迫害、放逐國外,重者失去生命。

令人感受深刻的是,當年被打成「右派」的學者方勵之等現在都出席了研討會,許多對「反右運動」有研究的學者也從世界各地趕來,他們包括德拉瓦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程映紅,以及來自中國的作家葉永烈、戴晴、大學教授錢理群等。

研討會最具意義的是令人了解到中國知識份子和青年學生在一九五七年要求政治民主和學術自由的吶喊,延續到一九八九年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民主運動,以至今天中國知識份子在共黨統治下積極參與和推動的公民維權運動,可以說是一脈相承,令人清楚的看到違反人性的共產主義註定在不久的將來被自由、民主的思想埋葬。

相關新聞
張三一言:現代趙高吳邦國踐踏基本法
孫文廣:與台灣央廣楊憲宏談反右
草蝦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顛覆於1954憲法
揮不去抹不掉《整風反右運動》50週年 (18)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