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講政治”的北京當局為何害怕講政治?

未普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8月29日訊】最近,中國大陸政府經常向國際社會發牢騷,說西方社會總是喜歡把大陸問題泛政治化。在他們看來,外貿順差,人民幣升值,明明是經濟問題,美國和歐盟卻愣要把它們與政治掛鈎。奧林匹克運動會明明是一項體育運動,國際社會卻非要把它與人權、自由和民主混為一談。

乍一聽起來,中共好像挺無辜,挺委屈。它希望在商言商,就體育說體育,不希望國際社會用一些政治符號,給它上綱上線,和它過不去。應當承認,比起毛澤東時代,現在的中共畢竟不一樣了。在毛的年代,外貿是政治,體育也是政治。那時,中國幾乎所有的對外貿易都是無私援助,所有的體育都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而現在的中共當局,想讓貿易回歸貿易,體育回歸體育,應當算是一種進步。但是問題是,中共是一隻龐大的、無所不在的政治動物,它從來都是講政治的,為何害怕講政治了?

這是因為,中共喜歡的是一種政治,害怕的是另一種政治。它喜歡的是講壟斷、講獨裁、講專制的政治,害怕的是講人權、講自由、講民主的政治。對中共來說,只有鞏固一黨專制的政治,才是正確的的政治。否則就是不正確的政治,而凡是用不正確的政治批評它的,就是泛政治化。

當然,現在的中共已經學聰明了。為了避免直接與國際社會衝突,它也承認人權、自由和民主是普世價值。只不過在它的政治詞典中,人權被貶低為生存權,自由被限制成吃喝玩樂做買賣的自由,民主只限於口頭許願。在申奧期間,中共就是用這種人權、自由和民主的贗品,向國際社會提出承諾,得以過關。但在奧運倒數時,國際社會不依不饒,非要用正宗的人權、自由和民主向中國問責。北京當局感到十分尷尬,但又不願意向普世價值投降,於是就只能抱怨是西方在搞泛政治化了。

無可否認,現在的北京當局在軟化自己僵硬的政治形象方面,還是花了一點兒心思的。比如,胡溫不再像江澤民當政時那樣,一天到晚高喊“講政治”了。江澤民是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共領袖中,最喜歡講政治的。他有個著名的“三講”,“講政治”就排在第一位。江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講政治”,是因為他認為,鄧小平時代講政治講得不夠,所以最終引發了六四事件。為了避免六四再現,他就要通過大講特講政治,將所有政治不正確的苗頭扼死在搖籃裏。

而胡溫執政以後,就不大提江澤民的“講政治”了。為了收攬人心,也為了與江別苗頭,胡溫提出講“和諧”。這個講和諧剛一提出來時,人們喜出望外,以為胡錦濤這下子真的跟江澤民不一樣了。但事實上,胡錦濤的講和諧和江澤民的講政治,並沒有太大區別。其壟斷、獨裁和專制的內核,仍然一模一樣。目前,胡溫要求全黨與胡錦濤為首的黨中央保持一致,就像當年江澤民要求全黨與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一致一樣。如果有人不把講和諧的胡錦濤放在眼裏,下場會很慘。在這方面,陳良宇是一個絕對的不識時務的典範,所以鬧了個滿盤皆輸的下場。

在即將召開的十七大會議上,講和諧的胡錦濤,肯定會進一步發展他的和諧觀。在他的和諧觀中,維護中共統治的穩定,歌頌中共業績是主旋律。這個主旋律不容任何人挑戰。這就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政治,也可能是今後若干年中國最大的政治。中共會一方面繼續譴責西方在搞泛政治化,一方面繼續堅守這個最大政治:鞏固中共的一黨專制。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未普:美國面臨自由與安全的兩難選擇
未普:溫家寶為何最擔憂金融崩潰?
未普:美中戰略經濟對話與經濟民族主義的隱憂
未普:一篇“灰色收入”何以引起軒然大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