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生離家出走:「八十後」出了甚麼問題

標籤:

【大紀元9月18日訊】隨著中國推行計劃生育有大約三十年時間,也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再加上網絡時代的來臨,中國自然也會面對新的挑戰和新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中國新一代自我膨脹的問題。

據亞洲時報報導,近日,於香港科技大學就讀大三的湖南學生尹日強於深圳神秘失蹤十五天,成為了全中國關注的新聞。經過多天的猜測,尹日強終於親口對《長沙晚報》證實,自己是因為成績欠佳,跟自己過去長年名列前茅落差過大,再加上不適應香港生活,因此無法面對新的學年,不想開學。據《長沙晚報》報導,尹日強似乎沒有意識到失蹤十五天對家人帶來很大困擾,到自己按家人要求每兩星期致電回家,母親嚎啕大哭時,方才意識到事態嚴重。

應該指出,這名尹同學雖然也頗自我,也不太懂得面對失敗和處理壓力,但其問題並不算極端,其本質還是頗善良的。例如,他最終也出來向媒體認錯,看見奶奶眼睛腫了,佈滿了血絲,他還曉得迅速低下了頭。相對之下,更加極端的問題,在中國其實也有出現:今年六月,廣州一名少年因為父母限制其上網而將母親殺死、父親砍成重傷。落網後,他竟說並不後悔,而是將它視為一種「解脫」。

跟他們的父母不同,在中國的「八十後」(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和「九十後」(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生的人)裡,許多確已沒有關於「物質匱乏」的記憶。

新一代自我意識特強的現象,其實也不是中國獨有,特別是在互聯網出現的年代。今年四月,《洛杉磯時報》也曾報導,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密西根大學、喬治亞大學等學府的五位學者一起合作,研究過去廿五年內全美一萬六千多名大學生填寫的「自戀性格評估」問卷。這五位學者日前聯合發表了的報告,指出廿五年來,學生們的「自戀性格評估」指數穩步上升,二○○六年有近三分之二大學生的自戀指數高於一九八二年的平均水平,而具有高度自戀性格的學生,也比一九八二年那時多出三○%。報告又指稱,在網路以及MySpace、YouTube這類供人們自吹自擂的網站推波助瀾下,年輕人取得了傳統媒體無法提供的自我促銷管道,變得更唯我獨尊,更自以為是。

在中國,因為政府這幾十年來為了控制人口而推行計劃生育,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兒皇帝」的問題,一直也有社會學家提出擔心。最少在二十年前即有人提出警告,中國「八十後」可能是「垮掉的一代」。

當時提出質疑的人說,「八十後」缺乏責任感和集體感,雷鋒精神在「八十後」身上已不復存在。可是,必須承認的是,即使「八十後」,中國還是可以找到許多個案,反證上述說法無法反映事實的全部:二十四歲的年輕導遊文花枝,危難時刻捨己救人;二十四歲的貧困學子洪戰輝,歷經艱難自強不息。他們代表,也有為數不少的「八十後」 並非如社會許多人想像中自我。無論討論甚麼問題,標籤化都可能會造成以偏概全的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新限制下 華為昇騰AI芯片被曝增產遇阻
中國經濟衰退衝擊養老院 農村現「退院潮」
新報告揭中共活摘器官罪惡冰山一角
菲律賓警告:仁愛礁爭端恐引發地區衝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