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猱綽注的原鄉

古琴世界:淺論古琴琴派(下)

唐翠蓉
font print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

(…續)依據日籍學者三谷陽子博士所發表論文「東亞琴箏之研究─琴樂歷史的變遷」中,曾著墨1956年查阜西先生帶領中央音樂學院古琴採訪小組所做的古琴採訪工作,其工作報告中,記載了八個不同的琴派:泛川、諸城、廣陵、九嶷、嶺南、新浙、浦城、鳳陽。此採訪報告即以地域性觀點分類。

近代由於交通工具便捷,琴人互通便利,不僅縮短了區域的距離,更因成立琴社和有聲資料的廣泛流通,以及師承、傳譜的交互影響,形成個人獨特風格,如管平湖、吳景略及查阜西等。

管平湖1897-1967,名平,字吉庵、仲康,號平湖,江蘇蘇州人。彈琴學畫得於家傳。對古琴藝術研究極深,承自九嶷派楊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川派秦鶴鳴,融會創新自成一家,琴壇譽之為「管派」。以「流水」著名。曾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著有「古指法考」,對指法研究、打譜、斲琴方面貢獻卓著。

吳景略1907-1987,名韜,號縵叟,江蘇常熟人。著名古琴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曾任中央音樂學院古琴教授。吳氏幼時學習琵琶、三絃、二胡、笙簫等。1927年習琴,師從王端璞和李明德。1936年加入查阜西先生創立之上海今虞琴社。吳氏從事作曲、編曲、打譜、演奏、教學、著述、斲琴等工作,對古琴音樂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且影響深遠。演奏方面集廣陵、川、浙、九嶷、梅庵等琴派特色而自成一家,尤善於「漁樵問答」,獲得「吳漁樵」雅號。琴界譽之為「吳派」。

以下將上述形成於各代之重要琴派整理略記如下:

1.南宋-民間:浙派(浙江杭州):郭楚望。吳派(江南)。文人清客:京師派(汴涼、開封)。江西派。兩浙派。
2.明-浙派─徐門浙派:徐天民。松江派(上海松江)。熟派(琴川派,虞山派,江蘇常熟):嚴澂。江派(江左南京)。紹興派(浙江紹興)。
3.清-虞山派(江蘇常熟)。廣陵派(江蘇揚州):徐常遇。中州派(河南一帶)。嶺南派(粵派,廣東)。金陵派(南京一帶)。
4.近代-泛川派(蜀派,四川)。諸城派(魯派、梅庵派,山東諸城)。新浙派(江南)。廣陵派(江蘇揚州)。九嶷派(北京)。浦城派(閩派,福建)。嶺南派(粵派,廣東)。鳳陽派(安徽)。

查阜西統計的八種琴派中,以「新浙派」和「鳳陽派」之名今少見延用。以蘇璟(曾輯《春草堂琴譜》1744)為首的「新浙派」,其師承范師竹、釋開濟,以「漁歌」、「瀟湘」、「平沙」、「高山」為代表琴曲,似乎有浙派、虞山派的傳統;「鳳陽派」其淵源不詳,只知以馬秋潭(生平不詳)為代表琴人,擅長曲目有:「梅花三弄」、「憶故人」、「醉漁」。

(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琴派的定義,不論從地域性的分野或是以師承傳譜為宗,都是指琴樂表現的風格而言。1.有跡可循的師承淵源 2.有代表性的琴曲 3.有代表性的琴人 4.有代表性的傳譜等要素已經成為近代琴樂派別研究的重要依據。
  • 在各地一些出類拔萃的著名琴師,他們精湛的琴藝表現為當時人們所效法學習,經過師徒相傳,保持著穩定的共同點,而形成流派的重要因素。
  • 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捷克城堡與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歐洲中世紀城堡台灣巡禮,有近百件捷克珍貴文物精彩亮相。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看得見的紅樓夢」特展,展覽以經典文學巨著《紅樓夢》為題,引領觀眾從物件反映出來的人情物趣,走進文學、藝術交織的美學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貴族世家的榮景,看見《紅樓夢》的絕美與哀戚。
  • 知名藝術史家、書畫鑑定家傅申教授於16日辭世,為緬懷他在學術上的成就,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將於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書畫題跋紀念展」的繪畫篇,之後於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書法篇,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 「尋找國寶新感動!」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沉浸故宮數位展——捕捉靈光:尋找新感動」新媒體藝術展,結合投影、互動科技與沉浸式劇場等創新體驗,全新演繹故宮《谿山行旅圖》等經典文物。故宮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靈光。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好時節,故宮北部院區推出第二季「國寶聚焦」等珍品,邀請民眾品味書畫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時光。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離,舉凡君臣、師生、親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現空間。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12月30日起以「情為何物」為題展出26(組)件書畫,呈現人世間不同情感的面貌。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正在展出「愛硯成痴」特展,一百多件硯石各具風格,件件值值細細品味。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即起推出年度大展《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集結北院及法國、荷蘭、日本等12家國內外館所的珍貴典藏,呈現16世紀亞洲、歐洲、美洲經由航行所展開的交流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