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在中國的困境

《勞動合同法》新制 引爆勞資衝突

人氣 6

【大紀元1月14日訊】【編者按】本系列專題為讀者邀請專家選評台商投資糾紛的典型案例與影響台商經營的重大事件,歡迎讀者與我們一同來關注台商在中國投資的種種問題。

案例介紹

2008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勞動合同法》新制,還未上路就已經在中國各地引爆各種罷工與勞資重大衝突。各界預料,明年此法正式施行之後,將引發更多的勞動糾紛。

其實在勞動新制還沒上路之前,中國就有專門利用勞動法規訛詐台商的集團。根據11月19日《聯合報》的報導,廣東東莞近來出現專門以勞動爭議訛詐、勒索台商的「職業工人」。這些「職業工人」受聘用之後,一等到試用期滿成為正式工人,就會製造事端然後去職。隨即就捏詞自稱被老闆惡意辭退,先向勞動局提起勞動爭議仲裁,接著向法院起訴要求高額補償。

對於這個問題,東莞台協東城分會祕書長李文誠表示,這些「職業工人」大多只到職一個月零三天或零兩天,成為工廠正式勞工就立即去職。這些人的背後有律師,還有同鄉充當人證,是典型的集體作案。現在已發現有「湖北幫」,另外還有來自其他地區的幫派。這種人為製造的「勞動爭議」,清一色的被害人都是台商。這些勞動法詐欺集團專門坑害、勒索台商,讓台商防不勝防。

歌仔戲演員陳亞蘭在中國也有勞資糾紛的經驗。她和大陸皇帝小生張國立去年在大陸合資的SPA店,因為員工惡意罷工、集體跳槽,才開業數月就結束營業。陳亞蘭表示自己認賠殺出,損失金額近千萬元。陳亞蘭雖然努力培訓員工,而且和店內所有美容師以及服務生都簽有3年合約,可是不到3個月這些員工就要求加薪。為求和諧,陳亞蘭同意調薪。但是緊接著又有員工要求再加薪,並且煽動所有員工跳槽,讓公司大唱空城記。逼不得已陳亞蘭只好趁早結束7家店面、認賠頂讓他人。

勞動糾紛在中國不僅造成台商在經營管理面的困擾,還可能給台商招來殺身之禍。僅以廣東一地為例,東莞林姓台商兄弟、深圳林姓台商與黃姓台幹、東莞二位徐姓台商、東莞吳姓台商等命案,事後調查發現,作案歹徒全都是工廠離職警衛、保安人員及其同黨。

案例分析

新的《勞動合同法》最令台商擔心的,除了終身雇用的問題、勞工離職經濟補償金以及社保基金提撥到位的壓力之外,最嚴重的是員工舉報企業還能夠要求「經濟補償金」的規定。在新法上路之前就有「職業工人」勒索集團,還有不遵守合約惡性罷工的事件,台商依據過去的經驗以及新法的「獎勵措施」推斷,在中國經商,未來的勞資糾紛事件將更加頻繁。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共在新《勞動合同法》第38條及第46條規定,當勞工舉報企業違反工時規定,或者沒有依規定繳納社保基金等行政違失後,選擇離職的勞工可以按其年資向企業索取依其年資計算,每年一個月的離職「經濟補償金」。這項鼓勵勞工舉報企業的規定,是所有企業最為憂心的問題。

「即使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人都不會惡意利用這套法律,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職業工人混進工廠裡,甚至和黑幫白道結合,目標是要侵吞整個工廠,以中小台商的體質與規模,根本經不起這樣折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電子業台籍經理人表示。「在台灣或美國,我們都可能遇到經營過程中的疏失,但是這些疏失都是可以補正改善的。可是我們在中國所犯的任何疏失卻可能是致命的。我們這些台籍幹部對於管理工人的事,根本不敢直接出面插手。像勞工偷竊或舞弊這樣明確的案件,這些勞工敢這樣做,很多都有團夥靠山的。公司還經常告誡我們,晚上待在宿舍不要隨便出門。」

上海企管顧問「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對《中央社》記者表示,依其專業的判斷,中共的新版勞動合同法對許多台商來說,將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企業體質較差的台商,將面臨倒閉危機。

中共國企帶頭自保

《勞動合同法》表面上在勞動合同的簽訂、勞動試用期、合同期限、離職是否經濟補償以及違約金等方面都做出有利於勞工保護的規定。例如,用人單位從用工一開始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內沒有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由於新法所增加的企業營運成本龐大到難以估算,於是在新法上路之前,許多企業開始進行各種買斷工齡,將之前的年資一筆勾銷或者直接清退員工的行動。

原本應該帶頭守法的中共國營企業卻搶先自保。光是中石油、中石化二家國企就解雇了59萬名員工;中國工商銀行則一次解雇13.8萬名員工。和這兩家國企相比,中共的央視解雇1,800名員工以及華為公司強迫7,000名員工「辭職」,數量都只是小巫見大巫。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中國勞工問題專家劉開明博士向「自由亞洲電台」 表示:「中國企業並沒有守法的習慣。像中央電視台、華為公司這種本該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保障員工權益的單位、企業都迴避自己的責任,那麼你指望普通的中小企業遵守法律,我覺得就是很大的幻想。」

劉開明強調,中國在勞動領域已經頒布實施了不少相關法律;中國現在的問題不是法律是否完善,而是如何落實法律,還有中共是否真的想保護勞動者權益。

是誰積欠民工薪水?

根據廣東省東莞市急救中心的統計報告顯示,僅僅今年4月至9月半年之間,東莞市有552人自殺,其中70% 為外來人口,亦即到廣東打工的農民工。

近些年來中國民工的自殺問題日趨嚴重,旅居法國的中國勞工維權人士蔡崇國就中國民工的悲慘狀況表示:「中國民工自殺現象這幾年是非常普遍的。中國的報紙講得很多。民工自殺往往都是為了討工資。就說明他們絕望到了什麼程度。很多民工每天打工十幾個鐘頭,每個星期都不休息的。他們如此辛苦,如此忍耐,但是到最後工資得不到。他們到政府部門,到勞動部門,找工會,都被不理不睬或者拖延,最後他們絕望了,無路可走了,只有自殺。所以自殺說明中國民工絕望到了一種什麼程度。」

劉開明以數據證明這個民工自殺問題,主要責任在中共。因為拖欠工資的現象主要集中在建築行業,而拖欠工資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門建築撥款不到位。因為地方政府沒有經費卻大搞政績工程,這就造成錢沒到位,工程就開工的現象。到了年底,不僅民工要自殺,夾在中間的工頭也被逼到走投無路。

誰來承受勞動糾紛的惡果?

在爭取應有權益無望、溝通反映無效的挫折與憤怒下,民工成了中國治安敗壞的不定時炸彈。近年來,每到年關,中國各地都會出現民工索討拖欠工資而自殺,或者是暴力襲擊工頭、雇主的事件。絕望的民工為了返鄉過年對家人有個交待,鋌而走險去行竊或搶劫的事件頻傳。因此每到年底,中國的刑事案件就會進入一個高峰期,造成人心惶惶。

據海基會公布的統計數字,到今年11月底為止該會總共受理重大台商人身安全的案件高達1,284件。而且這類案件有逐年遽增趨勢,海基會2006年受理台商人身安全案件共197件,較2005年同期133件增長48.12%,2007年到11月為止就接獲了231件投訴,比2005年足足高出近百件。其中又以被殺被搶的案件居多,台商失蹤案件亦居高不下。

根據社會學的研究,高自殺率與高犯罪率有著連動的關係。台商在中國人身安全被侵害的案件年年攀升,正因為脫離不了中國治安惡化的大環境影響。中國社會貧富不均以及勞動糾紛所導致的惡果,不僅是由中國人民所承受,進入中國投資的台商在大數法則之下,也成了眾多分母之一,一起承受這個惡果。

仇富心態下 台商處境堪慮

據統計,中國民工被拖欠工資總額已經高達400億人民幣,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民工的工作條件不會有改善的可能。由於中國勞工對生活與工作不滿,充斥著貪腐的社會更使人們普遍有著一種仇富的心態。
寄人籬下,遇事經常選擇忍氣吞聲的台商,在這波怒氣沖天的工潮下,是否會淪為波臣?

「中共的勞動新制對台商的風險是多方面的:第一、職業工人勒索集團將有更多法律武器可以運用;第二、大部分不明瞭法令的中國工人可能被少數有心人搧動利用;第三、違反勞動規定的後果可大可小,完全掌握在地方官員的手上。小則罰款了事,大則關廠撤照,使台商的投資在一夜間完全化為烏有。」童文薰律師分析道。

「最可悲的是,在普遍的仇富心態下,台商難以期待一種合諧的勞資關係。無論你做得再好,進入這樣的一個社會,資方就是資方,台商得和中共的國企承受相同的民怨。」

「唯一不同的是,必要的時候中共可以拿個別台商來祭旗,徹底鬥臭企業的名譽並剝奪其財產以平民怨。可是遇到國企的問題,我們則會看到武警與公安團團保護著國企,拿著武器對付中國勞工,並對維權人士祭出勞教手段。」

童文薰律師指出:「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正在進行中的『中石化』旗下的『山東淄博齊魯石化』數千工人,從12月3日開始,連續維權靜坐請願。中共的反應是出動大批警力到現場圍堵工人。另一個例子是重慶維權人士李國宏,因為致力於幫助中石油、中石化高達59萬名被解雇的員工爭權益,結果11月18日李國宏被處勞教一年半。還有為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國工商銀行的員工維權,三度上書中共總理溫家寶的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郭泉,不僅立即被中共剝奪教職,同時公安更侵入其家中搜查其住所,逕行取走他的3台電腦以及維權的資料。」

中國人權與台商的投資保障

「這句話我已經說過,但我會一再的說:中國的人權問題與台商的投資保障息息相關!台商應該用關注自己投資的相同高度,關注中國的人權問題。」童文薰律師強調。

「因為台商在中國投資,就無法自外於這個大環境。中國人所承受的一切,都是預演給台商的警示。台商如果蒙眼不看,那麼拿錢去中國就會是一場盲目的投資。台商應該要求中共用民主和法治來說服世人,中國是一個值得企業安心投資的地方,否則,我們只會看台商到海基會的投訴案件年年攀升,卻沒有一件能得到解決。」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央行開放OBU外幣支票存款 人民幣除外
霧鎖金門  海空交通停擺急壞台商旅客
安徽電視台大批裁員
大陸外企撤併 港商指根源在司法不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