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美:金融照妖鏡 讓玩火國家現形

林麗美

【大紀元10月19日訊】最近,金融風暴的低氣壓,為全球帶來淒風苦雨,眼看那些既富且強的國家,從美洲到歐洲、到亞洲,一個接一個宣布前所未見的天文數字金援行動,令很多台灣人心慌慌,尤其是「十八趴族」特別關心,頻頻問:「我們可不可能有一天會領不到退休金?」有人回答:「安啦!國家不會倒!」不幸的是,最近許多國家財務搖搖欲墜,窘態畢露,冰島不就瀕臨破產邊緣?

淺碟文化的台灣,對外來和尚所唸的經,一律推崇備至,尤其是金融界,只要是外商說的,就是「投資聖經」,即使現在很多外國〈如華爾街〉投資銀行的「神主牌」已倒塌,台灣媒體還是每天把他們的話放大引用,做為權威的象徵。而且只要外國有的商品,台灣也都要有,什麼Reits、什麼期指、什麼衍生性金融商品,經由外商做媒介,堂而皇之上市銷售。前陣子,還有不少政客提倡「成立主權獨立基金,救台股」。到底國家會不會倒,要不要成立主權基金,看看最近的金融風暴新聞,其實就有答案。國家財政,就像個人財務,衝得太過、太猛,都有危險!

冰島破產啟示錄

一場冰島的金融風暴,英國地方稅要提高二.五%,每一位納稅人,平均要為冰島背負六十英鎊的債務。到底怎麼一回事?又是「投資理財」惹的禍!這一次,不是個人、而是政府造成的!

冰島在這一波全球金融危機中,不支倒地,國家財政破產、銀行倒閉、外匯市場停擺,進口物資斷絕,大批民眾湧進超商搶購、囤積民生用品。冰島政府一方面忙於尋求外援,重建瓦解的金融體系;另一方面,又要忙於和鄰近的大英帝國打冷戰。英國首相布朗譴責冰島銀行拒絕歸還英國客戶存款,是「非法」的行為;冰島總理則指控,英國欺負「弱小鄰邦」,不該祭出「反恐法」,凍結冰島銀行在英國的資產。

英國在冰島政府相繼接管三家銀行後,竟發現損失總金額高達二百億英鎊,成為冰島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國。英國有三十萬在冰島銀行網路存款「冰儲〈IceSave〉」的存戶,無法取回存款。更嚴重的是,全英國從英格蘭、威爾斯到蘇格蘭,有上百個地方政府、慈善機構、消防隊、警察局和倫敦公共運輸部,把預算經費存放或投資在利率較高的冰島銀行,金額至少有十億英鎊以上。

倫敦市長強森坦承,在冰島的存款損失,將影響倫敦公共運輸系統的更新計畫,地方建設和社區服務都將受到衝擊。英國的地方稅,將因此調漲二.五%;每位納稅人平均將多支付六十英鎊。

人口只有三十萬的冰島,地處世界邊緣,該國的銀行為了把觸角伸往海外,大量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在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沒有發生以前,拜貨幣升值之賜,冰島債券成了搶手貨。不過,一場全球金融風暴,讓所有的妙曼的樂章,開始走調,貨幣大幅貶值,使冰島贖回債券的成本,大為增加,很快就演變成銀行倒閉的危機。

為了紓解國內的資金荒,冰島政府要求將投資海外的「退休基金」抽回,先匯兩千億克朗,回國救急。冰島的退休基金,總金額高達一兆八千億克朗,其中有五千億投資外國證券,現在它準備出脫一半的外國證券。稍有投資知識的人都知道,現在無論賣那一國的股市,少說也要虧個四成以上,如果投資台灣股市,跌得更慘。

投資公司 帳面失血

彭博社近日的報導,負責操作「中國主權基金」的「中國投資公司」,因投資美國貨幣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失利,高達五十四億美元恐將遭凍結。截至今年九月一日止,中國投資公司旗下的華寶投資集團,是這檔基金的最大股東,在「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後,這檔有六二五億美元的基金,面臨四百億元的強大贖回壓力,暫停贖回。

另中國投資公司去年投資「摩根士丹利」五十億美元;並以每股二九.六美元的價格〈現在每股只剩約十七美元〉,投資「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三十億美元,這兩個原來相當被看好的投資,目前帳面損失高達七十%。中國工商銀行購買「南非標準銀行」的帳面價值,也因信貸危機蒸發二三%。

中國拜經濟突飛猛進之賜,近年累計了高居世界第一位的外匯存底。有媒體報導指出,中國從原本購買美國公債的一.八兆美元中,去年悄悄抽出二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成立中國投資公司,轉進風險較高、獲利較好的股票或公司債等投資標的。

南韓外債多 融資成本升高

記得上一波亞洲金融危機中,熱血的南韓人,為了與國家共體時艱,慨然捐出個人的「黃金」,南韓果然是亞洲區中最快度過九七年金融風暴的國家。近日,一下南韓總統李明博呼籲「不要搶購美元」,一下「大國家黨〈執政黨〉」又發起「全國美元籌措運動」。

過去幾年來,韓國銀行業積累了大規模的「短期外債」,二○○六年初,韓國的外債規模,還不到八百億美元,今年,已高達一千八百億美元,兩年內增加了兩倍多。美國金融危機,全球流動資金吃緊,韓國銀行的外匯融資需求,壓力大增,導致南韓銀行和企業出現「美元枯竭」現象。這也意味著,韓國的銀行業為了應付即將到期的借款,再融資愈來愈困難,融資成本也越墊越高。

一場金融風暴,就像照妖鏡,將很多高明的騙術,一一拆穿。不幸的是,騙術實在太高明了,結構性地將全球串連起來,少有人能倖免。這場金融風暴,也是最好的借鏡,如果政府的成員缺乏理想,貪婪「亂搞」〈他們總會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拿納稅人的血汗錢,滿足他們的國際金錢遊戲慾望或大玩利益輸送遊戲,會造成什麼樣的風險,從這些例子看,已經很明顯。玩得太過火,不但納稅人荷包失血、影響地方建設、金融體系崩潰、甚至國家也可能破產。

──原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周宜靜:非洲  新興的黑色鑽石
林麗美:糧價三級跳 全球大作戰
周宜靜:投資印度 停看聽
魏楚陽:高油價風暴 現代人無所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