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甚麼是「炒作」

梁文道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1月6日訊】如果要區別大陸人和台灣人,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可能就是前者有比較強的爭鬥心,而後者的善心相對而言更濃厚。在中共奉行的唯物主義人生觀中,鬥爭哲學貫穿始終,並被披上崇高的外衣而植入每個中國人的腦海中,以至於每個人都成了「小鬥雞」而不自覺。凡事要奮鬥一番、要戰勝困難、要同各種不正確的思想做鬥爭,要批評與自我批評,一切都要用強勢的鬥爭方式來解決。

假如悶熱的房間裏沒有開窗戶,台灣人進來後會問:我把窗戶打開,你介意嗎?大陸人則說:這麼熱的天,怎麼不打開窗戶?!祈使句與反詰句體現出說話人的處世態度的不同:是處低位謙卑的詢問,還是居高臨下教訓人?大凡爭鬥心強的人都自認為高人一等,至少在這一個問題上有資格責備他人。

按照鬥爭哲學的邏輯,只有提出批評,對方才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加以改正,所謂:批評使人進步。於是潛意識中總想用手指著他人,美其名曰「幫助別人」。理智的人會發現,人的天性並不喜歡接受批評,批評帶來的更多的是彼此的隔閡和負面情緒。人是很難被指責好的,人的提高只有依賴於他自己的修為,外界的作用畢竟不是主導力量。

體現在孩子教育上。面對逆反心強的孩子,特別是大陸獨生子,很多家長苦惱於教子無方,指責成了家長們的普遍態度,父母與孩子間的心靈距離越來越遠。體現在夫妻朋友間,指責也成了人們的首選,「天涯無知音」成了當今中國人的常態,更不要說那些販賣毒奶粉之類的奸商,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喪盡天良。爭鬥心發展下去必然就是人人為敵,活而無樂。

當人用一個指頭指著別人時,還有三個指頭正指向自己。古人常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利用批評的方式使人進步,很可能是一廂情願,適得其反,而用愛心和善心來感化別人,才是醫治爭鬥心的良藥。當我們學會包容不同的想法時,我們的愛心就在擴大;當我們善意的去幫助別人彌補一件事時,那種無聲的力量勝過指責千萬倍。

我時常痛心自己就是一個被黨文化毒害深重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自以為是,無形中傷害了很多人。最近我給自己定下一個規矩:絕不再指責別人。遇到問題只想自己的錯,用善心去體貼理解他人。我相信愛心善心是能改變一切的。◇

──轉自作者博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面試中切忌的十八話題
張漢文:王永慶大陸堅守製造業為台商表率
哈警打死人的輿論炒作暴露了民眾的無知與盲從
歸宇斌:呼籲張丹紅及挺張名人們瞭解中共真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