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解散國會 四月中改選

【大紀元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礦春羅馬六日專電)在納波里塔諾總統宣佈解散國會之後,由即將卸任的普羅迪總理領導的看守內閣隨即於今天開會決定,將於四月十三日至十四日舉行下屆國會參、眾兩院議員選舉。

普羅迪在內閣會議之後的記者會中表示,他將不再參選下屆國會議員,但將全力支持他領導成立的民主黨。普羅迪目前仍是民主黨主席。

至於原訂於四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五日之間舉行的局部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是否提前,與下屆國會議員選舉同時舉行,普羅迪說,為節約公共開支,他將全力促成二合一選舉,但有些技術問題尚待克服,目前無法確定。

另一方面,目前執政的中間偏左「團結」聯盟已經確定將分開參選。民主黨實際領導人,黨秘書長維特羅尼說,民主黨將單獨參加大選,自己提名國會議員候選人名單。

甫卸任的眾議院議長柏提諾帝表示,他尊重維特羅尼的決定。至於左派政黨將如何參選,他表示尚待協商決定。

以前總理貝魯斯柯尼為首的中間偏右「自由之家」聯盟則表現出較為團結的態勢。民調顯示,貝魯斯柯尼目前領先維特羅尼約十六個百分點,可望在四月大選之後第三度執政。

納波里塔諾在普羅迪總理於元月二十四日因未能贏得參議院信任投票而辭職之後,曾試圖讓參院議長馬利尼尋求各界對組織臨時政府以修改選舉法的共識,以避免提前解散國會,但經過兩輪的政治諮商仍無法如願。

根據義國憲法規定,政府須於國會解散之後七十天內舉行大選,組織新的國會,同時決定隨後五年的行政權誰屬。

納波里塔諾在宣佈解散國會時表示,他很遺憾在各政黨無法就修改選舉法達成共識的情況下被迫提前解散國會,但強調「這是一個必要的選擇,以免國家繼續陷於無法治理的狀態」。

納波里塔諾原希望先修改選舉法,之後再舉行大選,因為現行採百分之百政黨比率代表制的選舉方式,被認為是造成普羅迪領導的政府自前年五月就任以來一直不安定,以及行政效能不彰的主要原因。

相關新聞
義大利司法部長辭職 總理普羅迪暫代
義大利總理普羅迪面臨倒閣危機
司法危機  義總理要求國會對政府信任投票
義國會議員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