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H-1B簽證使用不當 印度公司用去大半

【大紀元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實真編譯報導)長久以來,美國高科技公司以本土高科技人才不足為借口,游說國會增加H-1B簽證的數目,但據移民局最新的數據顯示,2007年H-1B配額高度集中在印度外包公司,而非美國的高科技公司,使這個問題更具爭議。

據《商業週刊》5日報導,H-1B非移民簽證始於1990年「移民和國籍法案」(Immigration Act),允許美國公司聘僱高技術性員工到美國,原意是引進在科技、工程和其他領域中的菁英到美國進行短暫的工作。

但是據聯邦政府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海外外包公司(offshore outsourcing),特別是印度公司,佔用了2007年度H-1B簽證額度的很大部份,例如:在前十名的H-1B簽證僱主中,印度外包公司佔去了H-1B簽證名額的80%。

這個報告引起向來對此法案不滿的共和黨參議員格瑞斯利(Chuck Grassley)和德賓(Richard J. Durbin)的強烈批評:「此法案已失去它的原意。」

根據移民局統計,在2007年獲得的H-1B簽證數目最多的,是設於印度邦加羅爾(Bangalore)的Infosys 科技公司和Wipro公司,分別佔用了4,559和 2,567個H-1B簽證名額。這兩家公司派印度籍工程師到美國來,提供美國公司技術支援和其他服務。

總體而言,在2007年獲得H-1B簽證最多的前10名公司,有六家設在印度,其中Cognizant Technology Solutions和UST Global這兩家公司雖然設在美國,但是主要的運作都在印度,而兩家傳統美國科技工司是微軟和英特爾,分別獲得的H-1B簽證數目是959人和369人,數量少的可憐。

格瑞斯利和德賓認為這些外包公司是在濫用H-1B工作簽證計畫,這種工作簽證應該讓傳統的美國公司,利用它來聘僱具有特殊技能的高科技人才,做科技研發創新以改善競爭力,進而支持美國的經濟。

他們批評,像Infosys and Wipro這種公司,囊括了大部分的工作簽證,引進廉價勞工在美國進行訓練,過一兩年後便回國,再從境外向美國提供技術支援和其他服務,使得美國高科技工作流向海外。

這些外包公司否認濫用H-1B工作簽證的指控,因為此法案是對所有美國公司開放的,不論該公總部設於何處都有權申請。更重要的是,他們透過這種方式降低美國公司的成本,集中精力在核心高附加價值的方面,反而讓美國公司維持競爭力。

雖然,H-1B簽證在高科技,特別是在資訊業,充滿爭議。但在移民局公佈的前200名H-1B僱主中,52所美國大學及研究機構利用這個簽證,聘僱了近6,000名頂尖的海外科學家。

此外,5個美國公立學區也透過這個簽證,聘請了829名海外師資,解決公立學校的教師荒。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高科技電視日漸普遍但消費者瞭解不多
美籍人士申辦赴台簽證處理費調整
密西根州禁非法移民獲駕照
正確填寫H-1B申請 美移民局提忠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